隻是想法是美好的,這一迎不要緊,他的刀直接就被磕飛了,不但如此,就連他的手都被震麻了,半天都沒有知覺。
不過幸好呂布這一戟是強弩之末,董卓的刀被磕飛的同時,他這一戟也未建功,最後董卓是化險爲夷,虛驚一場。
不過這也吓壞了董卓,暗道:這個呂布實在是勇不可擋,因此兵敗三十裏。
退了三十裏之後,董卓幹什麽了呢?首先就是“聚衆商議”。董卓說:
“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
帳前一人出曰:“主公勿憂。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乎?”
卓大喜,觀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肅也。
你說董卓這人什麽智商?“卓大喜”,他喜的是什麽?他喜歡“呂布非常人”,然而卻忽略了李肅口中之言“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你說,武将“勇而無謀”最多不能做獨當一面的大将,完全可以做沖鋒陷陣的猛将啊,找好定位就好!然而“見利忘義”這個标簽,還不需要警醒嗎?
或許董卓野心太大,“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以爲自己能夠駕馭呂布這頭虓虎,不會遭反噬,後來怎麽樣?
咱們不說這些,隻說呂布“見利忘義”是否屬實?李肅接下來要辦的事,似乎印證了他的說法:
虎贲中郎将李肅提出要去策反呂布,董卓大喜,給呂布備下了寶馬赤兔一匹、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下足了本錢。
尤其是那匹赤兔寶馬,絕對是限量版萬中無一的好馬,頭至尾長一丈,蹄至項高八尺,能日行千裏,登山渡水如履平地。
騎上它,進攻的時候殺人于無形,撤退的時候敵人追不上。印證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李肅帶着這些重寶來找呂布,呂布一直恥于開口說自己是丁原的幹兒子,提也沒提自己這個尴尬的官職,因爲猛如呂布,在丁原帳下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力,比後來曹操帳下的典韋還沒有存在感。
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想當個将軍,結果呢,成了文書,也就是主簿,羞于啓齒啊。所以他一再強調自己在丁原這裏,實出無奈。
三國演義中這樣寫道:
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陽處,亦出于無奈。”
丁建陽就是丁原,呂布的義父。
然後李肅說“良禽擇木而栖”,老闆不行,換個就行了,怎麽會無奈呢?
呂布對李肅剖析自己的想法:想跳槽,不知道哪位老闆慧眼識才。如果李肅有門路,還請李肅給介紹一個。
然後李肅就趁機說道:“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爲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然後把赤兔馬、金珠、玉帶交給呂布,說是董卓贈送給他呂布的。尤其是赤兔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後人有詩單道赤兔馬曰:“奔騰千裏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缰搖玉辔,火龍飛下九天來。”
呂布見了此馬,大喜曰:“董公如此見愛,某将何以報之?”
赤兔馬是千裏馬,正是呂布這樣沖鋒陷陣無雙猛将的最愛啊!他高興的同時,心裏也一酸,馬中赤兔有了明主,他人中呂布,也終于有了人賞識,那便是董卓。
如果說這時候呂布有了離開丁原之心,世人也不會罵他反複無常,見利忘義了,因爲三國時期,換老闆的不止他一位,比他名氣差不多的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劉備、關羽、張遼等等。
何以爲報?然而他傻就傻在接下來的行爲:
在李肅的循循善誘下,“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爲耳”,讓呂布主動說出:“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何如?”
李肅大喜,正中下懷:“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遲,在于速決。”
一失足成千古恨呢!
也難怪李肅說呂布“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了。其實見利忘義是小,“勇而無謀”是大,因爲勇而無謀在前,所以“見利忘義”在後,我們要知道:
首先,換老闆而不受批評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無奈的情況下力盡而降,比如張遼是在呂布已經徹底失敗,而自己也被曹操俘虜的情況下,才決定歸向曹操。
這種情況不僅能得到世人的支持,也能讓那些對自己有足夠自信的君主放心,比如曹操就是如此。
但是呂布更換“老闆”基本上都是在君主勢力仍然在發展的時候,比如在丁原實力能威脅董卓的時候殺死丁原,在董卓獨霸長安的時候刺殺董卓。
像呂布這種在發展時期就“跳槽”的員工,很難得到任何老闆的信任,也不會得到世人的支持。
其次,換老闆而不受批評的人,爲臣的底線基本上都守得很好,不會因爲一點點名利或者恩怨便背叛對自己有恩的君主,比如張郃離開袁紹轉投曹操。
這樣的降将不會輕易叛變,這也是曹操、劉備等明君敢于信任某些降将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呂布更換對自己有恩的老闆的時候,恰恰是因爲名利或者恩怨,比如背叛丁原投奔董卓是因爲董卓賞識他并贈送寶馬和官位,而背叛董卓是因爲董卓的暴脾氣和美女貂蟬。
“出售”自己的價格如此低廉,又有哪個君主敢信任呂布呢?
最後,換老闆而不受批評的人,都不會主動去危害自己的老闆。比如劉備一生四海飄零、幾易其主,但除了曹操和呂布,劉備對于其他投靠對象都是盡力輔佐,走人的時候也不危害舊主。
但是呂布換老闆的時候,都會自己之前的老闆帶來極爲慘重的危害。呂布由丁原轉投董卓的時候就直接殺了丁原,決定離開董卓的時候就直接殺了董卓。
難怪劉備隻說了一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就讓曹操下定了殺死呂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