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董卓叫嚣:“吾欲廢帝!”董卓說完之後,文武百官許久都沒敢出聲,出頭的橼子先爛嘛,不過也有人不怕,三國演義中記載,這時: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
“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爲篡逆耶?”
這人大膽不大膽?這是把桌子給掀了啊!
先是斷然否定,說“不可!不可!”。然後是質問:“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大語,大話、狂話的意思,這就等于指着手握重兵、挾持天子的董卓鼻子嘛啊!
更加了不得的是,他直接捅破了窗戶紙:“妄議廢立!汝欲爲篡逆耶?”,等于是炸彈連連,說:“你是自己想當皇帝,想謀反吧?”
誰這麽厲害,敢和此時威風不可一世的董卓叫闆、扳手腕?
三國演義中有說:“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
丁原,東漢末年人物,出身貧寒卑微,讀書不多,但年少的時候就有做官的才能。後爲南縣吏,當有賊寇來犯時,都會身先士卒,沖出追寇。之後任并州刺史、武猛都尉,武猛謂有武蓺而勇猛者。取其嘉名,因以名官也。屯兵在河内。
189年,漢靈帝駕崩,武猛都尉丁原受何進之召,燒孟津,火照城中,帶兵到洛陽誅殺宦官,但事情被何皇後制止,轉拜丁原爲執金吾,領并州刺史,漢靈帝駕崩後,受何進之邀,入洛陽誅殺十常侍,未至,何進已被宦官所殺。
之後,董卓把持朝政,丁原與董卓發生沖突,正是當下,隻是他怎麽有此勇氣呢?不,他是有底氣,因爲:董卓來京不久後,亦是接到何進密诏的并州刺史丁原,領着十幾萬并州大軍随後也趕來了洛陽。
手中有兵,心中不慌啊!所以丁原敢與董卓叫闆!而且丁原到來,這讓一直都惶恐不安的何太後立刻好似找到了支撐點,連夜召丁原入宮,先說她哥哥與其舊情,然後再說董卓攏權、無視君主、屯兵洛陽、橫行霸道的種種惡行,最後表示倚重丁原。
這讓丁原看到了“希望”,什麽希望!那就是此時董卓的位置,取而代之獨霸朝綱,至少也是赫赫功臣,官居極品!
丁原聽之當場大怒,更向何太後保證:“隻要有我丁建陽在的一日,必定不容董卓放肆。”
回說董卓一看文武百官都沒動靜,本以爲這事就定了,這威就立了,沒想到還真有人敢跳出來反對,他仔細一瞅,這不是并州刺史丁原丁建陽麽?
董卓入京後,事事順風順水,人人俱之,哪有過如此被人當面呵斥。氣得渾身的肥肉都在顫,細長的眼睛,殺意騰騰,死死地盯着,在筵前怒斥他的人。
丁原不甘示弱,滿目怒光,對于董卓眼内的滔天殺意絲毫不懼。
“砰”的一聲!
董卓踢翻面前桌案,拔出佩劍,怒叱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董卓的兵馬原本就比丁原多,這會他又收攏了何進兄弟的部下,哪裏還會把丁原放在眼裏?
如三國演義中劇情,此時他“遂掣佩劍欲斬丁原。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這人便是呂布!
“怎麽?董仲穎你不是要殺老夫嗎?盡管來殺,隻怕你這些屬下全部攻來,也非是吾兒奉先的對手!”
丁原冷笑連連,有呂布在他身邊,龍潭虎穴他都不怕。董卓聽丁原又是挑撥,頓時又是火氣上湧,恨不得立刻沖過去将丁原剁成肉醬。
董卓女婿兼軍師李儒是個明眼人,見呂布渾身似有破天踏海之力,一看就知是無雙悍将,不是好惹的,此時呂布正踏步走,倘若發生沖突,說不定董卓殺人不成,反而被殺都有可能,于是急忙勸道:
“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
“哼,老夫不屑與奸佞之輩同席飲宴。董仲穎,今日廢帝一說,足可見你之野心磅礴!你雖有二十八萬涼州軍,但老夫麾下亦有十二萬并州兒郎。你好自爲之,敢大逆不道老夫定然不會與你善罷甘休!”丁原說道。
話音一落,董卓腦裏的腦神經好似根根斷裂,再也止不住怒火,失去神智似地一把推開李儒,當即下令道:
“丁建陽欺人太甚,不殺你,難洩我心頭之恨,衆将士聽令,給我殺了他!”
董卓一聲令下,早已氣得渾身是火的牛輔、華雄、徐榮等将,立馬從席中沖了出來,皆拔出腰間利劍,朝着丁原就是砍去。
此時,呂布冷哼一聲,将丁原擋到身後,方天畫戟舞起,快若奔雷,一畫戟掃到牛輔面前,牛輔還未看清戟影,整個人就被遽然打飛,撞到窗邊,頓時撞飛無數木屑,龐大的身軀掉落了窗外。
随後,華雄、徐榮一左一右地揮劍往呂布殺來,呂布從容不迫,手若狂風,方天畫戟風馳電掣宛如暴雨般狂湧地刺了出去。
徐榮隻擋了不到三戟,手上利劍就被打飛出去,墜落的利劍差點殺死一個毫無防備的席上官員。而生得虎背熊腰的華雄尚且能站住陣腳,但也能迫于防守,根本毫無機會進攻。
董卓見呂布以一人之力,力戰他麾下三員猛将,絲毫不見其神色動容,好似輕松得就如與三個小孩在對戰。這時,才知李儒沒有騙他,此人當真有天下無雙的武藝。
說時遲那時快呂布一腳将徐榮踢飛,徐榮連撞翻數席,倒地不起,而華雄則被打斷了兵刃,連退好幾步,不敢觸及其威。董卓暗暗地留意到了這一幕,所以不得不強壓滔天怒火,将他臉上呲牙咧嘴的猙獰表情收起
董卓唯恐呂布解決牛輔、華雄、徐榮三人後,過來殺他,連忙扯着嗓子大呼門外将士來援。這時,守在門外的李催、郭汜聽到厮殺聲和董卓的吼叫,連忙領着數百守衛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