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貂蟬一口答應時,王允卻又遲疑了,說:“事若洩漏,我滅門矣。”王允以小人之心度貂蟬之腹。
當貂蟬表示自己不報王允的大義,必将死于萬刃之下,王允才再次拜謝。
王允獻上貂蟬,是一場政治投機,萬一失敗,隻要将責任全部推到貂蟬身上即可。況且,王允獻上貂蟬,并非要貂蟬刺殺董卓,隻要貂蟬不洩密,而董卓和呂布之間不可能當堂對質,穿幫的幾率幾乎沒有。
而自己對貂蟬有養育之恩,有父女之情,有國家大義,貂蟬已經答應絕對遵守秘密。萬一成功,那自己必将成爲鏟除國賊的大功臣。
王允很幸運,有好色的呂布的勇武,有好利的李肅的利嘴,還有無數被董卓暴政欺壓到忍無可忍的朝廷官員的支持,王允成功除去董卓,成爲洛陽一把手。
董卓除去之後,貂蟬就銷聲匿迹。或許死亡,才是保守秘密的最好方式。
對于貂蟬最後的結局,史家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版本是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爲他人所玷污,隻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于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于燈下。
第二種版本是另一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爲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關羽心如磐石,爲了自己不受魅惑,殺死了貂蟬。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來,貂蟬和關羽的形象,日益貼近士紳階層的倫理标準。
第三種版本出自明劇《關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内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爲漢室除害的經曆,赢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爲複興漢室獻身,貂蟬隻好懷着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四種版本陳述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爲尼,曹操派人追捕,爲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随國家大義而去。
另外還有“善終系列”四個核心版本:
第一種版本:貂蟬本是曹操送給董卓用來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後來成爲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撥呂布殺死了董卓,在“長安兵變”呂布敗走後貂蟬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撥李傕與郭汜自相殘殺,在李傕被曹操擊敗後貂蟬最終回到了曹操身邊。這一版本相對來說比較有曆史依據。
第二種版本:貂蟬出家爲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裏壽終正寝。
第三種版本: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于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妪,被鄉人建廟祭奠。爲謀生和豐富群衆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曾是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
第四種版本:貂蟬被關羽納爲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再來說說王允,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權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權,爲人兇狠殘暴,除掉他,既是政治鬥争,也是爲民除害;而蔡邕是一個不問政治的文人,一個衆人仰慕的知識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後卻說什麽也不肯放過他。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爲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争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曆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爲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爲地方官勤政愛民,由于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爲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如果說王允的左右挑撥呂布董卓、兩面三刀是出于計謀的需要,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做的很正确,很成功。
但是,王允上台之後,其實和董卓也沒有什麽兩樣,居功自傲,把誰都不放在眼裏,以緻群下不甚附之。僅僅隻是換了個把持朝政的人而已。
參與殺董卓,也有皇帝的一份功勞,漢獻帝選擇殺董卓,是因爲可以從中獲得利益,即恢複部分損失的皇權,如果不殺董卓,漢獻帝的權利将永遠被董卓霸着不放。
所以,漢獻帝殺董卓是有利可圖的,但是,在殺了董卓之後,王允并沒有分一根一毫給漢獻帝。
在皇帝與衆官員的博弈中,皇帝的本錢早就玩完了,自從大将軍與太監同時被消滅後,劉家皇帝已經再沒有實力控制局面了,從那個時候起,就可以看作:
漢已滅亡,僅剩一個名号。
準确的說,是劉家皇帝喪失了對朝廷的控制權。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誰上台,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白送給劉家皇帝,即使有個體行爲發生,也絕不可能有群體行爲發生。
董卓如此,王允也如此,後面的人也同樣都是如此!因爲皇帝已經變成了弱者,無論你是否忠于皇帝,站在弱者一方總是很難鬥過強者的。
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權利全部交還給皇帝,再開曆史倒車,複辟到前期内朝外朝的秩序上去,那麽,可以肯定地說,王允馬上就會成爲衆矢之的,死的會更快,更慘。如果王允把董卓霸占的權利拿出來給大家分了,那麽,大家就都沒有意見。
因爲人的行爲總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線在走。所以在對待皇帝的問題上,奸臣董卓和忠臣王允的看法是一緻的,都不讓皇帝掌握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