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安靜如雞的等着。
當然,一時半會兒也等不到結果,畢竟羽絨服要到冬天才會開始賣。
晏時玥倒是順便簽出去許多酒樓,到時候大家應該可以品嘗到“鵝子的一百種吃法”和“鵝蛋的一百種吃法”什麽的。
這就顯得非常的“與民争利”了。
朝上有不少禦史彈劾,晏時玥隻道:“這是我要生産冬暖袍的副産品,宮裏用不了我才賣出去的,不然呢?扔了麽?還是白送給什麽人?”
她現在前頭沒了太子站着,直接站在百官首位。
她半轉身,彬彬有禮的道:“我覺得你們從始至終,就沒弄明白一件事兒,我做的這些,全都出自我的腦子,我并不是一定要交到商部來做,交到商部來做,是爲了讓這些銀子進國庫!國庫的意義不用我多說了吧?你們手上的銀錢調度,不都從這裏頭出?國庫允裕了你們也更從容不是麽?”
“又想要銀子,又想要面子,你們這些讀書人怎麽……那什麽什麽呢?”
百官:“……”
晏時玥續道:“總之,這冬暖袍,如果你們覺得不好,真不用多說什麽,我放到玥坊去做就是了!兩邊把帳目一交接,不費勁兒,正好玥坊也是做衣裳的,也挺對路。你們可以繼續彈劾我啊!我一個出嫁女,一堆兒女要養,賺點銀子補貼補貼家用也不行?你們是不是欺人太甚了啊?”
百官:“……”
這就不講理了吧!
百官就看上頭的承聖帝,心說皇上你管不管啊?
承聖帝挺悠閑的看着。
他體會到了當年明延帝的樂趣,你們吵吧,吵出一個結果來,朕不滿意就打回去繼續吵。
晏時玥繼續道:“再不然放錦繡司做也行,哎對啊,我覺得錦繡司可以诶,那誰……你媳婦兒也在我們錦繡司入股了,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大義參媳婦呀!拿出參我的勁頭兒來!不參不是男人!”
百官:“……”
怎麽覺得相爺現在越來越不講理了呢?
但是儀态萬方,微微帶笑……連聲音都溫雅悅耳。
所以現在相爺的路線,就是用最淑女的态度,做着最無賴的事情,是吧?
還真是。
畢竟她現在長開了,身段兒太浮凸,扮男人不帥了,所以隻能換個路線了。她也是很難的好吧!
話說到這份上,誰敢說把事情交到玥坊或者錦繡司?那不就等于把國庫的錢往外刨?哪怕這裏頭所有人都在想着,要是能交到錦繡司最好了,自家還能沾點兒便宜,但,也不敢說出來啊!
隻能紛紛表示暇不掩瑜,還是由商部自行決定就好。
然後承聖帝道:“這次是朕考慮不周,這樣罷,這些‘副産品’,刨除成本,所得銀兩,都由商部交入德善金。”
晏時玥施禮:“臣遵旨。”
眼看着就要到千秋節,明延帝表示不用慶祝,但承聖帝真不給他慶祝麽?隻是怎麽慶祝的問題。
于是又叫了幾個宗親過來,想着再去見見明延帝。
于是吵完下了朝,晏時玥就跟着承聖帝往裏走,然後晏時玥就跟他叨叨:“爲什麽賣吃的就沒面子?我始終弄不懂你們文人怎麽想的,不過你們要是真的這麽想,那下回我們商部不弄這個了就是。”
“不用,”承聖帝笑着點了她一下:“需要變的不是你,是他們,咱們慢慢來就好。”
後頭跟着的敦郡王默默的看了晏成淵一眼,心說這對兄妹的關系,真的有這麽好?
他還真不信。
到了興慶宮,大家各自坐了,承聖帝舊話重提,明延帝隻道:“不必大辦,亦不必招官員來,朕熱鬧了半輩子,如今隻求清靜,家裏人若有心,過來一趟就好。”
承聖帝隻好道:“那到時朕與七叔,十四叔、幾個弟弟和玥兒,帶着孩子過來擾父皇母後一日。”
明延帝随意的點了點頭。
外頭聽着孩童的說笑聲,然後幾個孩子一起進來,行了禮之後,二皇子揆兒直直走到晏時玥面前,仰起臉來道:“姑姑,古怪屋不許經倫進!你跟他們說一聲,讓他進吧!”
晏時玥挑了挑眉。
敦郡王的長孫叫晏經綸,據說極爲早慧,号稱四歲能詩,其實也就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孩子罷了,小時候被捧的太高,聽到的贊譽太多,現在好像有點下不來了。
結果來了上書房,發現他一點都不神,别人個個都比他會的多,這孩子受了打擊,就有點不對勁兒了。
然後也不知道是不是憋了火,去古怪屋的時候,跟同行的孩子吵了幾句,晏經倫擡手就抽了那人一巴掌,本來那人家世不及,也就吃了這個啞巴虧,結果下一刻,晏經倫就開始打砸裏頭的東西,打砸也就算了,還口口聲聲罵什麽奇技婬巧玩物喪志……
大帽子倒是扣的挺溜的。
她才不慣這臭毛病!然後就被蕭棠枝當着衆人拎了出來,自此之後禁止他再進來。
晏經倫丢了這麽個大人,在家裝了兩天病,然後又來上書房了,若無其事似的,結果,在這兒等着她呢?
承聖帝臉色微沉,晏時玥悄悄沖他擺了擺手,問他:“他做了什麽,你知不知道?”
揆兒這個孩子性子急,但不壞,還挺熱心腸的。才剛五歲的小人兒,這是被人當槍使了。
揆兒就道:“聽說他打壞了一些東西,我有銀子,我賠給你就是了。他是我的伴讀,是我的人,你不讓他去,豈不是不給我面子嗎?”
承聖帝皺眉道:“揆兒!”
晏時玥忽然捂着臉哭了,一邊哭一邊道:“揆兒!你怎麽能這樣呀!你隻想着你的面子,有沒有想過我的面子呀?!我這麽大人了我不要面子的麽?我前腳剛把他禁了,你就過來讓我收回成命,那我不是成了出爾反爾的小人了!”
她哭的超大聲:“揆兒你是不是不喜歡姑姑了!你不是說跟姑姑最好了,你是不是騙我的!你是不是不跟姑姑好,隻跟那個晏經綸好了!”
這一招就叫做“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