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颠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 第565章 578.項羽的三萬人,全是清一色的騎

第565章 578.項羽的三萬人,全是清一色的騎

第565章 578.項羽的三萬人,全是清一色的騎兵!(求訂閱)

陳通此刻也是心血澎湃,他就最讨厭在曆史上裝神弄鬼的人。

爲了吹一些人,神話一些人,就才采用了春秋筆法,隐藏了重要的信息。

比如項羽的巨鹿之戰,你覺得是項羽五萬大破40多萬秦軍,可實際上,項羽隻是打了個先鋒,很快十幾萬的諸侯聯軍就參戰。

巨鹿之戰,也就是20萬諸侯聯軍對戰40萬秦軍,這還是在章邯掃滅六國叛逆,打的疲憊不堪的情況下。

這感覺是不是立刻就變了。

而彭城之戰,也是如此!

3萬精銳騎兵突襲56萬步兵,跟3萬步兵突襲56萬步兵那是兩個概念!

前者隻能說明項羽是一個厲害的軍事将領,後者直接讓項羽一戰封神,無人能及,也許隻有李世民的三千破十萬能與之相比了。

陳通:

“爲什麽我這麽肯定:項羽的3萬人全是清一色的騎兵呢?

第一,項羽的軍隊建制中本來就有騎兵,在對劉邦發動戰争的時候,他理所當然的會使用自己最爲精銳的部隊。

第二,項羽在彭城之戰中,使用的是閃電戰。

什麽是閃電戰。

那就是充分發揮軍隊的機動性優勢,快速切割敵軍主力,從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打擊效果。

如果項羽的三萬人是步兵的話,他根本不可能發動閃電戰,因爲步兵沒有這個機動速度。

達不到降維打擊的效果。”

李隆基搖搖頭,他還以爲陳通有什麽确鑿的證據,結果就這?

長生殿主李三郎:

“項羽是有騎兵沒錯,但你隻憑着項羽進攻劉邦的戰術,就推測項羽的3萬人都是騎兵。”

“這就有點太武斷了吧!”

“有騎兵跟全是騎兵,這能是一回事嗎?”

………………

朱棣也覺得陳通這理由不夠。

陳通笑了。

陳通:

“别着急啊!我這還有證據。

第三,項羽爲了追求速度,竟然放棄了部分兵力。

你要知道項羽前去齊地平亂,帶的可不止這3萬人,他隻是帶了3萬人回來攻打劉邦而已。

他有很大一部分軍隊是留在了齊地。

爲什麽要留下這些人呢?

難道帶着所有軍隊回來打劉邦不香嗎?

這就說明了項羽的其他軍隊,對項羽這次軍事行動沒有任何幫助。

他是要發動閃電戰,隻有騎兵才能夠支撐項羽的戰術構思,達到他想要的軍事效果。

第四,項羽回來馳援彭城,他是長途奔襲而來。

如果是步兵的話,長途奔襲,根本無法保證其戰力,3萬人急行軍,從山東跑到江蘇,累都能累死這些人。

而且,正是因爲項羽的行軍速度,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項羽出現在了他不該出現的地方。

這才讓張良,韓信,陳平等人都出乎意料,被項羽突襲成功。

爲什麽項羽馳援的速度,會超出所有人想象呢?

就是因爲别人都認爲項羽會帶領所有軍隊回來,那麽步兵一定會拖累騎兵的速度。

而如果隻是騎兵的話,那速度就跟所有人預想的不一樣了。

這才讓張良等人錯誤的預判了項羽回來的時間,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朱棣一拍大腿。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對呀,按理說項羽應該帶領所有軍隊回援,他爲什麽會留下一部分!”

“打仗時,自己的兵當然是越多越好!”

“尤其是,劉邦都有56萬大軍,項羽的軍隊本來就少,他竟然還留下一部分,這就說明項羽有着自己的戰術安排!”

“偷襲别人,那當然要有非常強的機動性,更要做到出其不意。”

“舍棄步兵,利用騎兵突襲,這種戰術構思,既符合項羽的作戰風格,又能跟曆史吻合。”

“這邏輯絕對沒毛病。”

…………………………

李隆基臉色難看,這陳通提出的理由,一個比一個尖銳啊。

長生殿主李三郎:

“當時齊地還有叛亂未平,起碼田橫就沒死。”

“也許在項羽認爲分兵兩路,把一部分兵力留在齊地更爲重要。”

………………

曹操撇了撇嘴。

人妻之友:

“老巢都要丢了,他還去管齊地?這一戰能不能赢,都是未知之數,你還兵分兩路,你智商嚴重欠費!”

“最重要的是,劉邦占領了彭城,項羽的老婆都在劉邦的手裏,項羽還能不着急,還有心思顧及齊國?”

“以劉邦的貪财好色品行,我都可以腦補下面的故事了。”

“項羽要真是這麽能夠隐忍,那他也不會敗的這麽慘!”

“要是你老婆落在了别人的手裏,你要是還能坐得住,那你簡直就比劉邦還苟!”

“我必須要跟你做朋友。”

………………

呂後此刻暗罵一聲無恥。

他都能想象劉邦會幹什麽事。

項羽的老婆可比她呂後年輕多了。

李隆基此刻咂摸了一下嘴,他也覺得項羽肯定忍不了,曆史中也沒有記載彭城之戰時,項羽的老婆有沒有跟随項羽一起出征齊地。

但大概率是沒有的!

因爲項羽打仗的時候一般帶的都是虞姬。

老婆當然是要守家的,小妾才帶出去一起浪啊。

突然之間,李隆基很想知道劉邦和項羽老婆之間的八卦。

長生殿主李三郎:

“陳通說的這隻是大概率,大概率的意思就是還有小概率事件。”

“反正我覺得,這還不足以證明:項羽帶來的3萬軍隊全部都是騎兵。”

“隻能說是有可能都是騎兵。”

……………………

李淵,楊廣的人都是臉色不善,這李隆基可真能擡杠,其實說到這裏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确定項羽這3萬軍隊全部都是騎兵。

要不然,項羽也不可能行軍速度超過張良,陳平,韓信的預料。

要是這些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謀聖兵仙,都無法預料别人的行軍速度,那幹脆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正是因爲他們覺得項羽全軍回歸,步兵夾雜騎兵,肯定會拖延速度,這才對項羽行軍的速度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而項羽的這種用兵方式,恰恰跟項羽喜歡破釜沉舟的戰争風格出奇的一緻。

他們很想怼李隆基,可是此刻卻沒有其他證據,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陳通身上。

而陳通,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陳通:

“既然你要杠,那麽咱們就繼續,你以爲這就是我的論據嗎?

不不不,剛才的那四條隻是開胃菜!

第五,項羽的三萬人的戰力,完全超出了步兵的極限。

彭城之戰是從早晨發起,直到中午的時候,劉邦的軍隊就發生了大規模的潰敗。

也就是說,項羽隻用了僅僅不到6個小時的時間,就全面擊潰了劉邦的56萬大軍。

如果項羽是步兵的話,光是軍隊夾纏在一起,56萬人就可以淹沒3萬人,一個項羽的士兵要同時對抗18個劉邦士兵。

項羽的這些士兵都是兵王戰神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第六,3萬對56萬,你知道結果是什麽嗎?

劉邦的軍隊大潰敗,所有的士兵都在瘋狂逃命,逃命的程度讓人不可思議。

他們爲了逃命,直接跳入了江中!

讓人無法置信的是,因爲跳入江中被淹死的士兵竟然高達十幾萬人。

我就問,如果是步兵對戰步兵,我打不過你,我還跑不過你嗎?

我不拿兵器,我什麽都不要,我就是四散奔逃,我還需要跳江逃生嗎?

很顯然,項羽軍隊的收割速度,已經遠遠超越了劉邦軍隊的逃亡速度!

讓這些四散奔逃的士兵已經感覺到生還無望,甚至都要跳入江中博取一線生機。

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了無論他們怎麽逃,都躲不過項羽軍隊的追殺,難道兩條腿真的跑不過兩條腿嗎?

我跟你跑的方向都不一樣,我還怕你追上我嗎?

你覺得步兵有這樣的收割能力嗎?

這樣的速度優勢,隻有騎兵對于步兵的才會造成。”

皇帝群中,嶽飛,朱棣等人這才意識到不對。

怒發沖冠:

“這絕對是騎兵對步兵才能造成的追擊效果!”

“要不然,這些士兵四面八方的逃跑,我就不相信,項羽的這些士兵們全都是飛毛腿嗎?”

“就算是飛毛腿,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他們都不會累嗎?”

“怎麽還有精力繼續追殺?而且追的劉邦士兵跳江逃生。”

……………………

朱棣恨恨的一捶桌子。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去,原來是這麽吹項羽的!”

“給我3萬騎兵,我一樣能夠把劉邦56萬諸侯聯軍的雜牌軍,給打的北都找不到!”

“騎兵沖鋒起來,隻要能夠切割步兵的陣型,那就是碾壓呀!”

“你限制不了的騎兵的速度,你來多少人都是白給。”

朱棣覺得,這曆史簡直太會騙人了,好像看起來3萬對56萬差距很大。

可是确定兵種後,這誰強誰弱還不一定呢。

……………………

李隆基也傻眼了,他沒有想到陳通依靠着史書裏面的細節,竟然能推測這麽多的東西。

你特麽的是作弊啊!

爲啥我們都是人,你就要如此的優秀呢?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些士兵跳江,也許是因爲地形的原因。”

“他們逃無可逃,隻能跳江。”

求訂閱,求支持,求月票!

今天的最後一章。

項羽被神話的太厲害了,彭城之戰,三萬騎兵對戰56萬步兵,還是突襲,到底算不算以弱勝強呢?

(本章完)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