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佳的講訴娓娓而來,是對母親整個人生的詠歎,也是對母親的一種懷念。
而所有的念隻能在這些逐漸淡化的記憶中去尋求心靈安慰。
……我媽爲了還債也爲了一家人的生活,聽說在磚窯上班工資高一些,于是就去窯廠裏幫人出磚。
就是那種土窯,一般退火兩三天裏面的溫度才會降下,不過磚廠爲了趕時間,隻一天就要把磚弄出來,然後填上新的磚坯。
我媽在那裏做了半年,因爲是計件算工錢,都說雖然是女流之輩,可是比好多男子還吃得苦下得力,每月能有三千多。
後來窯廠來了個新人,做事冒失說話還很沖,那天就跟另一個工人起了争執,把一堵磚牆撞倒了,我媽正好站後面,雙腳被砸斷了。醫治雖然保住了腿,可始終落下殘疾,不能站太久,也不能做重活。
倪佳不覺中雙眼垂淚,素辛默默把紙巾遞給她。
她用紙巾輕輕汲去臉龐淚水,看着素辛,眉心微微蹙起,神情中帶着一絲疑惑,“後來我聽我媽說,那堵磚牆有将近兩人多高,垮下來把她整個人都埋住了,可是卻隻傷到腳踝地方,其它地方隻有些擦傷,所有人都覺得很神奇。”
素辛哦了一聲。
就在這時,她的左眼中,在倪佳身後的那團能量發出輕顫的能量波動。
神識輕輕觸碰,先前就像一層結界的屏障,突然間出現一幅幅畫面。
畫面中:在一個如同巨大陶罐的磚窯内部,一個滿面塵灰,臉被烤的黑紅黑紅的婦人正不停把裏面滾燙的磚搬到外面。對周圍的争吵全然不顧,在她眼裏,自己每多搬一塊磚就多五分錢。就在這時,那兩個打鬧的人其中一個突然把另一人推了一把,身體一下子撞在後面的磚牆上。
這隻是臨時壘砌的台子,并不穩。于是整個磚牆一下子垮塌下來,把婦人全部埋了進去。
就在那刹那間,婦人身上亮起一道白光。
素辛注意到,那是一個人影,準确地說是一個男人的身影。
心中一動,莫不是倪佳的父親?他雖然死了,卻一直因爲執念而滞留人間,在暗中守護着自己的妻兒?
他幫妻子擋了緻命的地方,獨留腳的地方,想來也是不想讓妻子那麽辛苦,腳受傷并不是不能走路,隻是不适合久站和幹重活而已。
素辛看向倪佳,問道:“倪姐,你爸和你媽的感情很好吧?”
倪佳此時心情低沉,聽素辛這麽問,應道:“其實我爸走的時候我才六七歲,所有的記憶隻是騎在他脖子上的畫面。不過我聽奶奶說,我爸對我媽的确很好,地裏的活從不讓媽去,每個月那幾天也不讓摸冷水,還會煮紅糖蛋給我媽。奶奶說我爸剛走,我媽就要跟着去,他們怎麽勸都勸不住,後來突然一天就好了,然後變得非常堅強,獨自一人把家撐起來……”
倪佳臉上的淚痕未幹,新淚又落,素辛也禁不住眼眶濕潤。
看來剛才那個人影就是倪佳的父親,愛妻子,可是對父母對孩子也有責任。所以,恐怕倪佳母親轉變的那一晚就是他托夢的關系。妻子苦,他也在旁邊陪着苦。
素辛見倪佳杯子裏的水少了,借口添水,緩了緩自己情緒。雖然弄得眼睛濕潤,卻莫名覺得心中有種溫暖的感覺。
素辛重新給倪佳倒了水,倪佳的情緒也漸漸平緩下來。
素辛道:“後來呢?”
倪佳繼續講訴:
後來,我媽便去縫紉廠裏接需要收工縫制的活賺錢養家,一個月最多兩三百,對于我們一家人的生活費以及我和弟弟的學雜費根本是杯水車薪。
于是我選擇退學,跟村裏的人去當服務員。我幫工的那家店主是個好心人,她有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兒,不僅讓我住他們家還讓我跟她女兒一起學習。我白天在店裏做事,晚上就跟着看看書,不懂的就問她,順便幫着把家裏收拾一下。
三年後我自學了電腦,然後應聘當了前台文員,自學考了成|人大學。
當我拿到會計證,也順利在應聘到公司當出納,一切都順風順水,一路上都有貴人相助。
我在城裏正式落腳後,就把媽接來一起住。
所以,除了我剛開始出去打工的幾年,後來這二十多年來都是和媽一起的。
兩年前,我弟弟也結婚安家,就想接媽過去住。
我知道我媽也很想弟弟,反正就看她的意思,想在我家就住我家,想去弟弟那兒我就送她過去。
這樣有一年多,我看媽也挺高興,我也就高興。半年前,公司安排我去分公司裏給新人做培訓,實際上也幫着理一下賬目之類,恰好那幾天老公也出差,我怕媽一個人在家裏無聊,于是就跟弟弟商量,把媽送去他家住兩天。
可是第二天我就接到弟弟電話,說媽突然得了急性腦溢血。
我當時培訓沒做完就請假離開,領導也非常體恤,另外找人把剩下的做完。我趕到醫院的時候我媽已經不行了,完全說不出來話了,就緊緊抓着我的手……緊緊的……
倪佳着重說了幾次“緊緊的”,“我媽的手緊緊抓着我的手,那般的不舍,就像曾經趕集時,在人群中她牽着我的手怕我走丢一樣,抓的緊緊的……可是,可是最後她的手還是松了,松開了……嗚嗚……身體逐漸冰冷。我撲到她身上,就像曾經撲進她懷裏蹭着她豐腴而溫暖的胸口,可是我隻擁抱了一具瘦骨嶙峋的冷冷的軀體。”
“于是我把母親抱進懷裏,就像她曾經抱我一樣。那一刻,我突然才意識到,在自己印象中那個高大堅強甚至無所不能的母親,單薄的柔弱的就像一個孩子一樣。”
“我沒有請喪葬公司,我親自給媽擦洗身體,然後換上新衣裳……那是我第一次給我媽擦身體,也是第一次給媽穿衣裳。”
“然後辦了手續,把靈柩運回老家,和爸的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