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大将軍特意抽出小半天的時間,早早便處理完公務并延後幾場會面,距離天黑還有一個多時辰的時候便離開行台,返回府邸。
這也是因爲家門有喜,他的幼妹沈琰今日歸甯回府。其實也不能算正式的歸甯禮, 因爲這一場喜事早在去年秋裏便已經完成。
當時台城的鍾雅去世未久,老爹沈充還須坐鎮江東,不可輕離,因是隻能返回江東成于禮數。沈哲子這個兄長便幹脆缺席,如今新婚燕爾的夫妻剛剛自江東返回洛陽,若還不出面見上一見,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沈氏嫡女出嫁, 放在時局中也是一樁不大不小的事務,此前幾年時間裏, 也是不乏風波。事情拖了幾年,總算有了定論,也算了卻時流人家一樁心事。至于成姻的對象,則是遠雍州刺史桓宣的族子桓伊。
對于這一樁婚事,沈哲子和老爹沈充也都比較滿意。沈哲子這一代的沈家男男女女,因爲家門正在一個高速攀升的階段,不乏高攀名門,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遺憾。哪怕是沈哲子,他雖然與興男公主素來夫妻和睦,但以如今沈家這樣一個勢位,落在旁人眼中還是覺得有些尴尬。
之後這些年,沈家婚嫁事宜已經不必再懷太強的目的性,倒有幾分随性。特别是沈琰這個小娘子,生人之際家門便已經雄姿流露,到如今反而是沈家自己需要擔心旁人目的性太強而不敢輕易約許。
谯國銍縣桓氏,門楣不算太高,但也不是完全的伧戶, 特别是近年來因爲桓宣的關系,勢位也漸趨顯赫。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于桓伊這個年輕人,沈哲子比較滿意,其人學成于馨士館,雖然還沒有曆事磨練,但才器大有可觀,也是之後行台将要重點培養的後進俊彥。
在離開行台之際,沈哲子專程繞道去看望了一下桓宣。
桓宣去年卸任雍州刺史,歸洛執掌勝武軍,如今已經開始全面接手事務,自然也在行台坐署,原奮武軍胡潤,則已經東去接替李闳擔任兖州刺史。
李闳年事漸高,已經不太适宜戎馬出行,特别年中時将要大進河北,軍事任務更加繁重。戎馬大半生,卻不能參加這最後意義重大的一戰,于李闳而言,也是一樁遺憾,不過他也不必擔心後繼無人,其子李炳如今已是大将軍麾下少壯代表人物,兼領河東、潼關等洛陽西線重防。
見大将軍駕臨,桓宣也是頗爲高興,親自起身相迎,彼此寒暄一番。對于自家能與沈氏結親,桓宣心裏也頗爲高興。這份喜悅也并非全是出自趨炎附勢,他本不是行台嫡系舊從,能夠與大将軍建立這樣一層親密,對于他早年從襄陽帶出的舊部完全融入行台部伍也有頗大好處。
小坐未久,沈哲子便起身告辭。勝武軍也在之後出征的序列中,桓宣同樣事務繁忙,因此并未遠出相送。
眼下大将軍府前,已是賓客盈門,甚至就連坊外長街上都多有時流盤桓,不乏人寄望于能夠途逢大将軍,趁機彰顯才學而得于青睐。
随着行台治土越來越廣闊,此一類入洛謀求晉身機會的四邊時流也越來越多,已經并不獨限一地。雖然行台下屬也有許多選拔人才的渠道,但求于捷徑也是人之常情,即便不能得于欣賞,能夠遠瞻一睹大将軍風采也是不虛此行。
不過這些人注定要失望了,大将軍往來行台與府邸之間自有專門的途徑,根本不會長街漫行。這倒不是沈哲子脫離群衆,一則可以降低警衛壓力,二來他連見自家新婿子都要提前幾天就調整事務,也實在沒有時間浪費在歸家途中。
寒士之中不乏美玉材質,這一點沈哲子是深知,但也沒有泛濫到長街上就俯拾皆是。而且如今他就算偶然發現什麽野中遺賢,也不會直接就予以選用,還是要通過行台的選才途徑,以此來推動這些途徑更加的深入人心。
當沈哲子由側門入府,早有一衆家人們于此等候。新結誼的妹婿桓伊自在此中,由沈玖、沈屹等幾個兄弟陪同。
眼見大将軍行入,桓伊也忙不疊趨行上前便要見禮,便被沈哲子擺手止住:“家門之内,不必拘禮。倒是我,常有俗務纏身,因是怠慢,還要請叔夏見諒。”
桓伊連忙擺手道是怎麽會,他們這一代的時流少進乃是在大将軍諸多雄壯事迹耳濡目染下長大,更兼出身馨士館,對大将軍敬慕自然更增幾分。
且桓伊雖然不曾外派任事,早前也通過行台考選爲秘書郎,雖然還不能接觸真正機密,但也多多少少了解行台的繁忙快節奏,更不會在這種小事上過分着眼。
“我家這一位新客,可是館院廣才之翹楚。能與同席論誼,可是你們的榮幸,你們這些淺才少流可不要自慚庸劣,便怯于請教。”
沈哲子上前執住桓伊的手,轉而對沈玖等幾個少弟說道。他們眼下仍在館院受業,算起來也真是桓伊的小學弟們。
沈家江東大族,雖然早年經曆過一場分宗風波,但之後又有東西兩宗的合流,況且沈充這一支勢大已經天下皆知,因是族人規模也是大漲。
随着行台的權威越來越堅實,自然也有越來越多的沈氏族人上洛,單單目下大将軍府内外,直系、近支的族人并家眷便有數百人。尋常時節,這些族人們也難得見大将軍,趁着今次新婿子登門,能回來的自然都要出席。
如是一邊走一邊寒暄,到達府邸中堂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賓主各自落座,沈哲子也是又打量桓伊一番。雖然往年馨士館學禮上也見過幾面,但那種場合下也難深入了解,況且如今關系又不相同,審視的目光自然也就不同了。
桓伊其人,姿容挺拔,姿容也稱俊美,舉止頗有雅态,言談中則少于年輕人的浮躁、沉靜有度。沈哲子這些年也多見南北俊彥後進,眼光自然不低,但就算用比較挑剔的标準,對這位新妹婿也是非常的滿意。
之所以有這一樁親事,還是緣起于去年春裏。當時自家小妹阿琰跟随母親魏氏于洛南伊阙的道觀中休養,偶然得見與一衆同窗遊園的桓伊,情窦初開的少女或在那時就芳心暗許。
當然這些少男少女情愫,沈哲子是不太清楚,也沒有精力去過問。了解這些,主要還是回家的時候,沈蒲生這個大嘴巴在後宅聽到一些婦人議論,轉回頭來向阿爺賣弄宣說,才得悉一點皮毛。至于真假如何,他也實在放不下架子親自去問。
但無論原因是什麽,這一樁婚事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權勢、豪富之外,沈家也乏清聲可誇,但沈哲子也不是妄自菲薄,他家小妹姿容可稱嬌美、性格上雖然有一些小小的嬌縱,但在大節上還算溫婉,天下何等英流少賢都可配得。
沈哲子小坐片刻,起身入内更衣,轉回時正式開宴。宴飲途中,自然難免與桓伊閑談一番。
但就算是家宴上,大将軍也算是随和、并不刻意彰顯威儀,桓伊又遠比同齡人要沉靜,但表現多多少少還是拘謹,更多時候還是大将軍在說,問到他的時候,他也隻是有問必答,并不窮發議論。
這一點頗令沈哲子感到滿意,倒不是說誇誇其談者便一定就乏于實幹的才能,但舊年江東玄談之風太盛,到如今雖然世風大有改觀,但也仍然不乏人仍然固執舊俗。年高者還倒罷了,年輕人嘴上想法太多的話,難免沉不下心來于實務細微中打磨才器。
沈哲子先是問了問此行江東成婚過程是否順利,他隻有沈琰這一個嫡親妹妹,雖然不常親近,但也是發自肺腑的喜歡,不能親自出席嫁禮,多多少少是有一些遺憾。
桓伊在回答的時候,也是小作斟酌。這一場婚事說順利也順利,但其中也的确不乏一些小事上的波折。
銍縣桓氏不算是什麽世道名門,在時流看來能夠與沈家結親,的确算是高攀了。這一點,桓家内部也是深有所感,因是從議婚的時候便發願要竭盡全力,不可見笑于人。
尤其過往這幾年間,南北人家不乏想要求此幸運,卻被一個并不顯山露水的桓氏搶得,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失落與嫉妒。一旦桓家失禮人前,不知會有多少人家等着譏諷笑話。
但有的事情,真不是努力就能做到。即便不論勢位的懸殊,單單沈家爲這一個嫡女準備的妝奁、當禮冊送到桓家的時候,上上下下都震驚不已,如果不是沈充豪爽之名已經傳遍南北,他們真要以爲這是沈家刻意擺出的一場下馬威。
沈家這些年,本就在刻意發散明面上的家财,沈充對這幼女也确是鍾愛,于此大事又怎麽會吝啬。而沈哲子雖然沒有過問此事,但家書中也示意公主要稍作補償。于是,沈琰的妝奁規模幾乎直追當年興男公主下嫁沈家。
要知道當年興男公主嫁入沈家的時候,肅祖爲自家小女壯勢,手筆是非常的大,就連當時江東豪首的沈家都大吃一驚。
如今沈家來上這麽一手,差點讓桓家親老們撓破頭皮。以至于就連桓宣原本還要在關中待上一段時間,等待陝北戰事的階段成果,都不得不在連番家書催促下提前離任歸洛。
沈家所準備的這份嫁妝,能夠逼得堂堂一個陝西方伯都不得不提前歸家,可想而知豐厚到了什麽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