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很堅定:“此人必須死!”
夏商皺眉,倒不是擔心浮生能不能殺死對方。而是浮生這一走不知何時能回來?畢竟夏商身邊有浮生保護會安穩許多,短短的一月多以來,浮生便救了夏商無數次,從心底裏來講,夏商已把這個嫩嫩的小子當成了自己最大的依仗。
夏商想留,卻又不從留着,雖說在都察院的内部系統中夏商是浮生上司,但因部門的特殊性,成員相互之間是沒有直接的管轄關系的。思來想去,既然他決心要走,那便讓他走吧。
“小子,你這一去不知何時能還。你護我許久,我也不曾給過你什麽,你也不需要什麽身外物。那今日便送你一句話吧,許你出走江湖,歸來仍是少年。”
說罷,夏商嚴肅地朝對方拱了拱手。
浮生并不領情,或許并不知夏商的意思,腳尖一點,随着草燈消失的方向也去了。
院裏很快平靜,剛剛的打鬥在院裏留下一片狼藉,四周的禅房逐漸有燈亮起,很快有香客從房中出來,舉着油燈想看看外面究竟發生了什麽。
夏商沒有理會,将兩塊腰牌都收入衣裳,走入夜色,很快消失在了衆人的視野裏。
又是昨夜跟草燈論禅的禅房裏,迎面看到的是那尊氣派的金佛。
夏商拿出火折子,将房中蠟燭一一點燃,直到禅房内火光通明。然後走到佛前,靜靜跪在蒲團上,雙手放在膝蓋,低着頭,喃喃言道:“我不信佛,但敬佛。今日将一些俗世紅塵帶到了佛門,擾了佛門清淨。多少是有幾分不是,今日特來陪佛爺一夜,也當是廖表歉意,阿彌陀佛……”
夏商雙手合十,深深叩首,又往香爐中插上一炷香,正準備拿起木魚入定修禅,忽然發現香案上還擺着一物。
紅底金邊,正是那草燈和尚先前穿在身上的金線袈裟。
不知爲什麽,夏商看到金線袈裟的時候感覺有些怪異,同時也有些諷刺。
草燈此人修佛幾十年,自以爲超脫了世俗,沒想到卻終日被這金線袈裟所累。看着這金佛和這金線袈裟,草燈終究是走不出世俗凡物,始終免不了對金錢的貪念。也正是如此,他才隻能将心中惡念藏起來,而不是真正化解,一旦求佛之心稍有動搖,心中的惡念便會出現,才有了今夜的暴怒。
“癡也怨也……”夏商無奈搖頭,雖說草燈差點兒殺了自己,但想着草燈極端兩面的性格又覺得有些可憐,便歎了口氣,“罷了罷了,一切皆因此袈裟而起,我便幫你毀了這禍根吧。”
說着,夏商将加上拿起,放到了燭台火焰之上。
燭台火焰很小,想要讓袈裟完全燒起來還有些困難。
夏商默默地注視着,看着袈裟上的火苗越來越大,表情冷靜。
不多時,袈裟一角已經燒了起來,夏商順手扔在地上,讓其自身自滅。
在他随手一扔之時,夏商輕咦一聲,好像看到了什麽東西?
先是愣了片刻,随後臉色一變,趕緊走上前去手腳并用,将袈裟上的火焰撲滅。
火燒得不久,袈裟隻被燒掉了一個小角,其他地方也有些許的小洞。
夏商擰着眉頭,來不及管這些,将袈裟放到眼前仔細觀看。
紅底蠶絲是沒什麽特别,但是嵌在袈裟上的金線就不同了!
那些半指寬的金線上隐隐約約可以看出一串串密密麻麻的小字,是有人刻上去的。
“九河離心,天池拂雲月流風之持恒;三元其閉,玉樞解天元交橫之通達……”
“夫于神魄、靜海、赤水、滴露、翻霧、鬼念,集外道百家般不若竭蹶心經,鬼道、人心、天眼,三截大合離散,九變九合可通達天地制衡之氣……”
夏商擰眉念着,袈裟上的字句斷斷續續,又生澀難懂,不知所說何物。且又經火焰焚燒,已是殘缺不全。
文字講述的是什麽,夏商不懂。
但文字的内容一定非同小可。
此物是草燈和尚的,草燈和尚又是七十年前都察院創立之初的元老。
浮生說過,草燈名号笑面虎,是第一人虎門二号,因盜走了都察院一件重要之物才消失于世。
都察院爲了找他,過了五十年尚且留有卷宗,可見他盜走的東西何等重要!
不用說,那件重要之物肯定就是這些文字!
夏商心中一沉,不知是運氣好還是運氣差,都察院尋找了五十年的寶貝局居然有人放在了自己面前!
此間無人,夏商趕緊将袈裟收入囊中,也不在禅房内逗留,悄悄地回了秦懷柔的禅房。
本想在禅房内跟夫人多呆幾日,可身懷寶物始終有些不安。
第二天,夏商告辭回家,又嘗試讓秦懷柔跟随一同回去,可秦懷柔還是堅持要在寺廟中守足百日。
無奈之下,夏商隻有一人回去。
回到家中,一切如舊,隻是雅芝對夏商變得冷淡了許多。
夏商心裏裝這事兒,回家便将自己關在了屋中,拿出紙筆将袈裟上的文字逐字逐句地抄寫下來。
這一抄就是整整一天。
等夏商把所有内容都寫紙上再一看,發現這其中的問題不是一般多。
首先是生澀難懂,再有是殘缺不全。
還有個要命的問題,内容斷斷續續,找不到哪裏是開頭,哪裏是結尾。
袈裟上金線相互交錯,所抄寫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句子,根本不知道句子之間的先後順序。
有一些相對淺顯的句子,就算先後順序不對,組在一起所說的意思也是截然相反。
通篇來看,似乎沒有明顯的開篇,好似這袈裟上的内容本來就不完全,總覺得少了什麽。
不過,有一點可以确定,袈裟上的内容記載的是一種武功套路或是内功心法,其中多次提到天地之間的交替至理,想來不會是簡單的東西。
看了袈裟上的文字,夏商是思緒萬千,他雖是都察院首座,卻也不會傻乎乎地将袈裟交給朝廷。
肯定是先自己搞清楚内容之後再判斷如何處置。
此物出自都察院,想要有些眉目應該需要翻閱一些都察院的卷宗。
揚州城正好有都察院的分部,夏商決定去看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