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蒙維爾兵團挺進黃銅山口的消息傳到亞爾夫海姆首府萊頓港,頓時在社會各界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原本一門心思等着看“北方佬”好戲的亞爾夫海姆人,怎麽也沒想到,斐真人對米德加德地區的入侵企圖還隻是停留在“嘴炮”階段,反倒是海藍人更狠,“咬人的狗不叫”,直接開幹!
昨天還在幸災樂禍的南方莊園主們,如今自己屁股下面也着了火,全都坐不住了!
面對步步進逼的海藍兵團,萊頓港的殖民地議會和總督閣下全都慌了手腳,連夜開會商讨對策。
次日上午,亞爾夫海姆總督約翰·諾福克爵士公開發表聲明,嚴厲譴責海藍人不宣而戰的強盜行徑,要求朱蒙維爾将軍懸崖勒馬,立刻撤出黃銅山區,以免引發兩國争端。
色厲内荏的宣言,非但沒有吓退朱蒙維爾将軍,反而引來一通奚落。
同一天下午,海藍當局公開了一份機密文件,準确的說是一份“投降書”。
投降書的簽署人喬治·瓦薩,是亞爾夫海姆殖民地的一位中校軍官。
去年10月,這位瓦薩中校曾率領一支部隊,越過亞爾夫海姆與穆斯貝爾海姆邊境的争議地區,進駐黃銅山口,并且在當地修建了一座軍事堡壘。
這種赤裸裸的挑釁行爲,立刻引起穆斯貝爾海姆殖民地當局警覺。
總督安東尼奧尼伯爵最初還指望和平解決邊境争端,在與亞爾夫海姆總督約翰·諾福克書信溝通過後,爲此派遣約瑟夫·朱蒙維爾爵士——也就是路易·朱蒙維爾将軍的兄長——出任特使,率領一支外交團隊前往萊頓港,出席邊境劃界談判。
這支旨在避免戰争的使節團,剛剛抵達德林河谷,就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到瓦薩兵團的襲擊,包括朱蒙維爾爵士在内的全體使團成員,無一例外慘遭屠殺,隻有一個随行護衛的騎兵少尉僥幸逃脫,并将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劇揭露出來。
慘案發生以後,從海藍本土到穆斯貝爾海姆殖民地,社會各界群情激憤,嚴詞聲讨謀殺朱蒙維爾爵士的兇手。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戰争中的一條基本原則,更何況被謀殺的外交官當中還有一位出身于名門貴族的爵士。
路易·朱蒙維爾将軍爲了替兄長複仇,率軍北上黃銅山口,在豺狼人一族和火巨人傭兵的協助下,于1620年10月初攻陷瓦薩兵團駐紮的尼塞西堡壘。
眼看突圍無望,瓦薩中校被迫率部投降。
朱蒙維爾爵士對喬治·瓦薩,這個謀殺自己兄長的兇手,恨之入骨,但是出于顧全大局考量,他沒有屠殺戰俘,強忍着仇恨接受了安東尼奧尼總督下達的命令,在瓦薩中校簽署投降書過後,釋放了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從而爲雙方和談奠定基礎。
在這份投降書中,喬治·瓦薩作爲亞爾夫海姆南下兵團的指揮官,承認是自己親口下令,謀殺了約瑟夫·朱蒙維爾爵士及其使團随員。
出于促成和談考慮,海藍一方沒有公布這份令亞爾夫海姆乃至帝國當局蒙羞的投降書。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時過境遷,海藍人爲何公布這份文件?
答案其實很簡單。
海藍一方當初釋放瓦薩中校等人,是想表達談判的誠意,可惜帝國一方出爾反爾,當初談判時簽署的條款,比如讓出在格拉貝倫殖民地的利益,至今也沒有完全兌現。
海藍人對帝國當局言而無信的行徑失去耐心,索性趁着迦南王國對帝國宣戰的契機,派遣朱蒙維爾将軍率軍北上,以武力保障和談條款得以落實。
配合朱蒙維爾将軍的軍事行動,公開曝光喬治·瓦薩一年前簽署的投降書,不隻是爲了打約頓海姆總督諾福克爵士的臉,更是爲了表明己方師出有名,争取輿論支持。
路易·朱蒙維爾無愧爲海藍名将,北上進軍勢如破竹,短短一周就拿下亞爾夫海姆軍方在德林河谷建立的營地,對坐落在河谷上遊的德林鎮形成包圍之勢。
德林鎮是亞爾夫海姆南方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農業重鎮,一旦德林鎮失守,朱蒙維爾兵團就可以在當地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據點,逐步征服周邊村鎮,進而打通一條進軍殖民地首府萊頓港的坦途。
萬一連萊頓港都守不住,神聖亞珊帝國在新大陸南方的殖民統治也就進入倒計時了。
南方席卷而來的戰火,使萊頓港的議員老爺和大莊園主們感受到巨大的威脅,眼瞅着自己的身家就要保不住了,哪還有心思隔岸觀火,一方面向母國政府緊急求援,同時也趕緊與北方同胞修好。
一夜之間,亞爾夫海姆的權貴們對米德加德人的态度發生了180度逆轉,由原本幸災樂禍敲詐勒索,變成笑面相迎,什麽生意都好商量,簡直比親兄弟更親。
态度轉變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亞爾夫海姆的權貴們心裏都很清楚,遠親不如近鄰,相比指望遠隔重洋的母國派兵增援,還是北方同胞的支持更靠譜一點。
1621年的多事之秋,神聖亞珊帝國在新大陸的兩塊殖民地同時被戰争的陰影所籠罩。
劍拔弩張的氣氛與日俱增,在戰争的威脅下,南北兩大殖民地空前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争分奪秒爲應對随時可能到來的劫難做準備。
在此之前,各殖民地老死不相往來,隻關心家門口的那點兒事兒。
現在人家海藍人和斐真人聯合起來了,母國的支援又遲遲不至,咱也不能坐着等死吧?
轉眼到了1622年1月初,亞爾夫海姆總督約翰·諾福克爵士,應米德加德總督威廉·尼克爾斯爵士之邀,親自率領一支使團北上米德加德城,出席新大陸有史以來第一屆總督級别的峰會。
除了兩大殖民地的軍政代表,南方和北方的阿薩族土著代表也齊聚米德嘉德城,共同參與這場旨在維持帝國在新大陸殖民統治的盛會。
對于多年來處于一盤散沙甚至相互仇視狀态的亞珊屬新大陸殖民者和阿薩族原住民而言,邁出這一步實屬不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