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議定之後,征兵命令立刻轉到官府,傳令、宣傳、征兵、人員調配、物資籌備……各部門爲保障大軍出征都快速運轉起來,
兵部的征兵命令下發到了各村邑,大夥都知道跟着侯主打仗有暴利可圖,家有餘力的國民積極應征,國民老兵很快就征夠了。
奴隸兵的征發有些困難。因爲他們現在都是各家的财産,隻有主人允許才能征用。而戶主也不想自家财産受到損失,都不願意釋放奴隸。
針對這個問題,官府還是按照慣例,抽一補二。征用一個奴隸,戰後給戶主還兩個,或者相應價值的物資。
盡管這樣,戶主的積極性還是不高。因爲征用的奴隸都是身體強健的成年男人,大都會種田、做工,質量非常高。
誰知道補回來的奴隸是什麽樣的?很大可能是兩個歪瓜裂棗、笨手笨腳的夷人奴隸。
官府見民間響應寥寥,隻好再出政策:奴隸兵出征後,按自由人對待,可以獲得的戰利。各家奴隸之收獲,戶主可得一半!
能被征用的奴隸,以前都是強兵,他們有很大幾率能在戰場上賺回大量的财物。能分一半,再加上兩個奴隸,這筆交易不吃虧!
此策一出,總算說動了戶主,紛紛将在自家的強壯奴隸報了上來。兵部官員很快就挑選出來了八百個身體強壯又有戰鬥經驗的奴隸。
兵員夠了,糧草物資車馬也在籌集中,接下來是部隊整編集訓。
有大大小小的軍事貴族做骨幹,各自領地的從屬做枝條。再補入國民老兵,最後把奴隸兵填充進去,一支等級分明的軍隊就成型了。
聶傷趁此機會對軍隊進行了改編。
最大的改變就是戰車的作用。
以前的鬥耆國和現今各方國一樣,都把戰車當做一個小陣的核心。貴族乘坐戰車,豎起家族旗幟,指揮自己所屬的一衆徒卒,同時也可以驅動戰車作戰。
這種模式,其實是方國内部家族力量無法消化的一種體現。
不論國主還是家族,都是各家出兵員,各自指揮,風險和收益也是各自承擔,各部之間的配合自然不會太好。
這樣的軍隊顯然是不合理的。
它的核心——戰車,絕大部分時間都隻是作爲指揮台和箭樓使用。除了在追擊潰兵時,戰車的機動性根本就沒有展現的機會。
戰車分散混雜在徒卒隊伍裏,不但自身難以活動和沖擊,還會影響徒卒的機動性。
正面作戰時,徒卒都是圍繞戰車行動的,而不論形勢如何,戰車上的軍官大概率是死也不會下車的,徒卒們隻能跟着。
可以想象這樣的隊伍有多呆闆。
如果戰車和其上的貴族在戰鬥中覆滅,那麽這一陣徒卒就會失去團隊核心。沒有戰車的副手和低級軍官很難控制隊伍,導緻的後果就是全陣崩潰。
雖然不合理,但它是由此時的社會關系決定的,很難改變。平時用來對付蠻夷野人綽綽有餘了,在各國之間互相厮殺時,大家都用習慣了,看起來也沒有改變的必要。
聶傷有着超越時代兩千年的眼光見識,自然知道軍事改革的重要性。他利用自己戰無不勝的威勢,強行推行軍隊改編。
鬥耆國現在從上到下無不敬服于他,沒人敢說發話反對,隻能按照他的辦法執行命令。
戰車獨立了出來,不再是小陣的指揮中心,而是當做騎兵一樣,作爲一支突擊力量使用。隻有千夫長以上才可以乘坐戰車,其餘戰車都調到戰車部隊,由專門的戰車軍官指揮。
大陣全部由徒卒組成,各小陣的指揮者,依舊是原來的貴族軍官。但他們不能再乘車,而是騎馬或步行在陣中指揮。另增衛兵和旗手,衛兵保護軍官,旗手扛陣旗。
很顯然,軍隊改制是要以徒卒爲主,戰車爲輔。
這樣一分下來,車戰就不再是貴族的遊戲了,軍事貴族們要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是在陣中指揮徒卒呢,還是繼續駕馭戰車沖鋒陷陣?
前者統領衆多徒卒,要求指揮能力,是真正的軍官,提升空間很大。
後者呢,明顯是個匹夫而已,除非能升任戰車部隊指揮官,否則一輩子都隻能駕駛自己的戰車沖殺在第一線。戰車部隊的編制又小,總共才幾個軍官位子,想從這條路上爬上去,太難了。
貴族們不是傻子,當然知道要選前者。可戰車曾經是軍事貴族們的榮耀,大家都習慣了乘車作戰,忽然要放棄戰車,很多人都難以接受。
聶傷也不逼他們立刻做決定。這次出征主要是在山地作戰,戰車派不上用場,他準備一輛戰車都不帶,全部使用徒卒。等戰鬥結束後,軍官們熟悉了步行作戰,再讓他們選擇。
這個決定有些冒險,因爲軍隊在短時間内很難适應沒有戰車的戰法。
但聶傷卻認爲問題不大。
作戰主力是世子受的王室精銳,如有需要戰車的時候,自有王室的戰車出動。自己隻是來助拳的,硬仗惡仗讓對方打就是了,正好借着此次戰争試驗步兵戰術。
新編部隊的訓練也要抓緊。
出戰軍隊都在南山大營集訓,主要訓練步兵陣戰之術。山地戰鬥耆國國士兵本就很擅長,練的倒不多。但也有練習,更加重視什、伍規模的小團體作戰。
還有号令旗語,聶傷也都重新整理改良過。各家的族旗現在還不好撤除,便由他們帶着,另外又增添了背旗。
各級軍官身後都要背一杆小旗,不同顔色代表不同級别,上面不畫圖案,隻書部隊編号,一、二、三、四等簡單數字。
陣中軍士不用認全全部旗幟,隻要跟着自己直屬軍官的旗子走就行了,哪怕是最笨的士兵也能做到。
待旗幟制作完畢,衆軍官背上旗子重新列陣時,聶傷在高處見了,不禁啞然無語。
原來他的軍隊,竟然成了本子戰國軍隊的模樣。
“好在我們的旗是方的,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背旗,否則真成了本子軍隊了。”
聶傷對本子沒好感,背旗純粹是自己想出來的,沒有一絲s本子的想法。
大陣裏,軍官們爲了步戰方便,大都換上了皮甲。他們對自己的新扮相感到很新奇,互相看着發笑,覺得插上旗後,自己更加威武了。
除了威風,衆人也曉得背旗的作用,絕大部分人都認爲侯主的這個主意很不錯。
還有一小部分人卻很不喜歡。這些人是戰車的忠實擁趸,覺得和徒卒一樣步行作戰,有辱身份。至于背後的旗子,在他們眼中,更如焦饒伶人一般可笑,後背都發癢。
正式訓練開始,響應号令旗幟,調動隊伍運轉幾次後,聰明一點的軍官就已經看到了步兵戰法的不凡之處。
隊列訓練幾天後,又另調一千人和十幾輛戰車模拟敵軍,訓練進退攻防。一部依然是戰車爲主的陣型,一部是步兵大陣。
第一次對戰時,步兵因爲不熟悉戰法,指揮混亂,陣型松散,被核心穩固的戰車陣擊散。
聶傷迅速進行調整,指導軍官,加大陣型密度,改變武器配置。
再一次對戰時,戰車陣就沾不到便宜了,雙方在一線僵持。因爲是模拟作戰,這種形勢下分不出勝負,便分開再戰。
第三戰又是平手,士卒也累了,一天的訓練到此爲止。
晚飯後,聶傷召集全體軍官開會,鼓勵大家踴躍發言,一起總結經驗。
衆軍官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提出了很多問題和改進辦法,最後由聶傷總結。
關鍵在于一點:要充分發揮徒卒陣型的靈活性。
正面戰場,要陣型緊密,前排多設長兵以據戰車,做到不動如山。然後以兩翼徒卒迅速機動,包抄敵軍側後,前後夾擊擊潰對方。
若無機動空間,則在前陣尋覓機會,找到敵軍陣型薄弱之處,派遣精銳迅猛突擊,直搗敵陣帥旗所在。
此外,在戰鬥中,軍官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也要把攻擊重點放在敵陣的戰車上,擒賊先擒王,隻要擊殺戰車武士,敵陣自潰。
還有改進各級部隊的指揮方法等等。
經過一晚上的培訓,軍官們對步兵戰法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了。
待到第二日再戰,衆人都氣勢昂揚,用運晚上學到的戰法,和戰車陣大戰在一起。
指揮戰車陣的是革叔,他這次要坐鎮國内,不會随軍出征,便統領‘敵軍’做步兵大陣的陪練。聶傷在商議對策時,革叔這邊也在尋找對方的弱點,思索戰術戰法。
所以在第四次戰鬥時,雙方都爲對手的應對感到吃驚。
革叔雖然做足了準備,臨陣指揮也遠勝聶傷,但戰車陣來來回回就那幾個老套路,玩不出什麽新花樣。
而步兵大陣這邊,因爲編制靈活,中下級軍官都有了主動性。每個小陣甚至每個伍的軍官,都能及時調整隊伍,陣型受創時可以迅速自我恢複,并适時發起反擊。
雙方接戰不久,戰車陣正面還在和步兵大戰密如竹林的長矛較勁,側後就已經遭到了打擊。革叔的戰車都來不及跑,就都被包圍了。
這一陣雖然輸了,但是戰車陣的軍士們都有些不服氣。都道是演習,以爲不能偷襲,己方沒有防備,所以才敗的。
于是第五場開打。
這次革叔在兩翼布置了部隊,專門迎戰對方的包抄隊伍。誰想中路作戰的主力部隊人數太少,又被對方找到漏洞,分割包圍,徹底擊潰。
戰車陣還是不服氣,這次把責任推到了革叔身上,認爲革叔在兩翼布置了太多兵力,才導緻大敗的。
第六場。
雙方兩翼繼續糾纏,戰車帶着步兵轉向太慢,攔不住快速跑動的步兵,他們又不敢散開,漸漸抵擋不住。
革叔在中路壓上重兵,希望能盡快突破敵陣。但是步兵大陣排列的太密集了,長兵密密麻麻如刺猬一樣,根本靠不上去。
時間一久,笨重的戰車陣又暴露出了漏洞,聶傷急令此處的百夫長突擊,一下就将對方陣型撕裂開了。
革叔忙命人補上漏洞。可是戰車陣速度太慢,還在調動時,聶傷派出的精銳徒卒已經從突破口沖出來了。
革叔再次被擒。
……
經過十幾場演習之後,步兵大陣的軍士們漸漸都熟悉了戰法,也算有了豐富的經驗,至少不會在實戰時茫然不知所措了。
衆軍官都見識到了步兵戰法的威力,有了深刻的認識:沒有戰車拖累的步兵,戰術靈活的可怕!
難道戰車已經無用了嗎?
當然不是!步兵大陣和戰車部隊配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改編後的戰車都是用來集團突擊的,奔馳時非常危險,不适合在演習上出現。所以在前期的演習中,一直都沒有出場。
戰象部隊也是一樣。爲了避免出現傷亡,節省食料,戰象沒來南山大營,都在馬山關外的林子裏放養待命。
直到演練雙方的軍士都對步兵戰法心服口服,不敢再出幺蛾子對抗時,聶傷才正式将戰車部隊擺了上來。
在南山大營演習的同時,戰車部隊也在鬥耆國北邊的平坦空地上訓練集團突擊戰術,已經很熟練了。
兩陣對圓,步兵大陣依舊是密集的長兵陣。陣與陣之間泾渭分明,每個小陣隔着兩步的距離,使指揮、調動和傳令更加快捷。
兩翼最邊緣各布置了十輛重甲戰車,分成三列排列,最前面的一輛是帶頭沖擊的分隊長的戰車。其間散着一些弓手,爲戰車部隊提供遠程火力支援。
戰鬥要開始了,模拟敵軍的戰車陣裏,人人垂頭喪氣。他們連沒有戰車的步兵都打不過,更别說對方現在又多了二十輛戰車。還打個屁啊!
但是侯主要演練步兵大陣和戰車的配合,自己一方作爲陪練,就算明知必敗,也得硬着頭皮上去挨打。
大戰爆發,革叔很清楚演習的目的,所以使用了商人最常用的排兵布陣和戰術。
雙方對攻,正面厮殺,兩翼纏鬥,戰車發動……
革叔‘戰死’!
(感謝書友小喬是臭豬的500點打賞,感謝書友橋豆麻袋的月票。大家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