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告别劉景,在劉宗的護送下沿淯水北上,途經家鄉新野時,鄧芝特地回了一趟鄧氏族地。
由于曹操、劉表近年不再針鋒相對,新野的局勢勉強還算安定,加上疫情有所緩和,之前四散逃亡的鄧氏族人紛紛返回家鄉,隻是氣象卻不及昔日百一。
南陽鄧氏自太傅鄧禹始,世代官祿,興盛至極,成爲天下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族,可惜盛極而衰,在繁榮昌盛了百餘年後,終究還是不可避免的衰敗下來。
鄧芝勸宗人出仕輔佐劉宗,亦可南下投奔劉景,有鄧瑗這層關系,南陽鄧氏必能再度興盛。
鄧芝祭拜完祖墳,在劉宗的護送下繼續北上,直至棘陽縣。
棘陽縣位于章陵郡最北端,與曹操轄區宛縣地界接壤,如今的宛縣令,正是劉景好友杜襲。
杜襲之前爲南陽郡西鄂縣長,他上任之初,西鄂縣外有劉表爲患,内有寇盜作亂,百姓離散,田野荒蕪,處境十分艱難。
所幸不久之後,劉景崛起于荊南,全殲劉表南下之軍,從此劉表專心南方,不再北寇。
沒有了劉表的掣肘,杜襲征募壯士,很快剿滅境内賊寇,繼而勸課農業,恢複生産,四方百姓多歸之,兩年間至五千餘家,政能爲曹操所歎,遷爲宛縣令。
鄧芝隊伍才進入宛縣地界不久,城中的杜襲就收到了消息,當即心急如火的出城相迎。
劉景盡管一直嚴密封鎖消息,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杜襲近日聽到不少南方傳來的消息,有說劉表、劉備擊退了劉景,也有說劉景已成功奪取襄陽……
杜襲急切想要知道答案,聽說有傳車自南而來,哪還坐得住。
車隊抵達宛縣城下,鄧芝鑽出車廂,見一位高冠華服,佩戴印绶的官吏迎于城門,揚聲問道:“足下可是颍川杜子緒?”
杜襲聞言心中一動,颔首道:“正是,敢問足下是?”
鄧芝從容道:“在下南陽鄧伯苗,爲安遠将軍右司馬,此番特奉将軍之命,入京職貢。”
坐實了心中的猜想,杜襲喜不自勝,道:“這麽說來,傳言不虛,劉仲達真已奪取襄陽?”
鄧芝點頭道:“将軍自三月舉兵北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北軍死、降略盡,劉表憂病而死,劉琮不戰而降,荊州諸郡,黃祖等輩莫不望風歸順,現今整個荊州盡爲将軍所有。”
杜襲聽得一臉震驚,所謂荊州盡降雲雲,可能并非實情,但劉表病死,劉琮投降當是事實。
劉表雄踞江、漢十餘載,曹公亦不敢輕之,視爲平生大敵,沒想到面對劉景的進攻,竟然一戰敗亡,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鄧芝随後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杜襲,口中說道:“這是将軍寫給足下的信。”
杜襲沒有急着看信,将鄧芝邀入縣寺,才打開信箋,不想越看越是震驚,原來近期滅亡于劉景之手的除了劉表,還有張津。
僅僅半年時間,劉景連滅張津、劉表兩大諸侯,吞并交、荊二州,莫說他感到震驚,就算曹公聽說後,也要寝食難安了吧?
杜襲久久無言,當年他北歸時,劉景還隻是長沙一百石吏,次年,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人先後成爲一縣之長,可謂起點相當,并無差距。
一晃五年過去,杜襲隻是由西鄂縣長遷爲宛縣令,增秩幾百石而已,仕途之路不及預期。
相比之下,劉景卻搖身一變,成爲荊、交二州之主,兩人如今差距大到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對于劉景所取得的成就,杜襲并無嫉妒之情,發自内心爲好友感到高興,隻是高興之餘,他心裏亦不免生出幾許憂慮。
杜襲實在太了解劉景了,他性情極其自負,昔日寄身市井時,便視天下群雄如無物,常有鞭笞天下之心,澄清天下之志。
偏偏他又有着與之匹配的才智,志大才疏的人天下多矣,董卓、袁術,莫不如是。劉景則不同,其英明神武,略不世出,用兵如神,簡直就是光武第二。
劉景、曹公皆爲超世之傑,志在天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二人相遇,豈能相安無事?
劉景不知杜襲的擔憂,他此刻正在将軍府中,接見五業從事宋忠、綦毋闿、司馬徽三人。
三人雖然皆領州職,算是劉景的下屬,然宋忠乃劉景之師,綦毋闿、司馬徽亦爲耋德故老、清雅高士,不能以下屬視之,劉景親自出迎,引三人入室。
宋忠不等落座,便迫不及待的對劉景道:“射策考題已經全部拟好,将軍請看,若無問題,随時可以開考。”
劉景從宋忠手中接過厚厚一摞考題,笑道:“先生辛苦了。”
劉景認爲以茂才、孝廉爲代表的察舉制發展到現在,已然僵化,有意革新取士途經,所以一入襄陽,便巡視學校,公開表示要開甲、乙之科,取士百人,甲科供職州、府,乙科補郡、縣,并準備形成常制,兩年一考。
此番開科取士,一共三輪,即帖經、試義、會試。
第一、第二輪帖經、試義,主要考的是《五經》要義。
專業的事,自然要交給專業的人,劉景命宋忠、綦毋闿、司馬徽負責拟定考題,曆時半個月之久,而今總算完成了。
宋忠搖頭道:“此非我一人之功,綦毋廣明、司馬德操,乃至學校諸掾,無不殚精竭慮,廢寝忘食,遍閱《五經》,期間辛苦誠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
“皆賴先生及諸君之力。”劉景又道:“既然考題已定,自然是越快開考越好,不如就定在明日吧。”
有一天時間準備足夠了,宋忠問道:“明日将軍是否親臨考場?”
“首輪帖經,至關重要,我若現身考場,恐怕會令學子分心,影響考試。”劉景指了指身旁的諸葛亮、王粲二人,對宋忠道:“明日我會讓孔明、仲宣代我前往學校,巡視考場。”
宋忠點點頭,諸葛亮、王粲皆爲劉景麾下重臣,他們出現在考場,足以表明劉景的重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