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雖然至今尚未有機會領軍,但他早在十年前,見天下将亂,便開始招合鄉裏少年,給其衣食,教射山中,陰相部勒,講武習兵,絕非不通軍事之人。
劉景軍行于國中,如在敵境,步軍沿江挾船,行進間井然有章法,魯肅站在敵人的角度審視,亦找不到半點可乘之機。
“軍是強軍,将亦爲良将……”魯肅不禁發出感慨道。他看到的這支大軍,正是從武陵返回之軍,督軍之人乃諸葛亮。
劉景本就治軍極嚴,而諸葛亮治軍之能,三國無出其右者,縱然放眼整個古典時期,也找不出幾人可與其比肩。眼下諸葛亮初出茅廬,領兵不過數月,卻已有了幾分武廟十哲的風采。
其領軍,行于敵境,秋毫無犯,如在國中;行于國中,戒備森嚴,如在敵境。環顧天下,能夠同時做到以上兩點的鳳毛麟角,也就不怪魯肅歎爲“良将”。
躲在車中,透過車窗暗暗觀察劉景軍的魯肅,眼眸忽地一凝,隻見劉景軍中突然沖出兩三百騎,飛一般向他這邊馳來。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中,劉景軍數百騎轉瞬即至,将魯肅及其部曲賓客團團圍住,騎士舉矛橫刀,彎弓搭箭,随時準備一擁而上,将魯肅等人斬盡殺絕。
魯肅從馬車中鑽出,示意左右驚慌失措的部曲賓客收起兵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魯肅言行冷靜沉着,可他的内心卻遠不似表面這般平靜。
這兩三百劉景軍騎士,個個體軀高大,壯健威武,更有些披頭散發者,身長腿短,臉膛紅潤,氣質粗野,不似漢人。其等所乘之馬皆膘肥體壯,四肢強健,一看就知是北方良馬。
魯肅精于騎射,江東亦有程普、韓當這等幽州騎将,二人麾下,皆有數十名由鄉人部曲、陪隸組成的騎兵隊伍。
他敢斷定,眼前這支騎兵,絕對是“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的精銳騎兵。
荊南和江東一樣,不産良馬,劉景麾下竟有這樣一支精銳騎兵,而且這未必就是全部,這讓魯肅怎能不感到震驚?他猜測這些北方良馬,多半是從劉表手中奪得。
“嗒、嗒、嗒……”
一員虎軀猿臂,相貌英武的年輕騎将脫群而出,策馬至魯肅面前。不知是不是魯肅的錯覺,他覺得對方的馬蹄聲尤爲響亮。
年輕騎将正是統帥二營騎士的劉亮,其安坐馬上,高高昂着頭,以馬鞭指魯肅,一臉驕矜地問道:“爾等何人?來自何方?欲往何處?”
魯肅從容答道:“在下下邳魯肅,來自江東,此番是奉讨虜将軍之命,出使長沙,欲見安遠将軍,商議大事。”
“江東、讨虜将軍……”劉亮聽罷眉毛一揚,脫口而出道:“你是代表孫權而來?”
“足下之言何其無禮!”魯肅聞言不禁臉色大變,按劍道,“不知足下尊姓大名,官拜何職,竟敢直呼将軍名諱?!”
魯肅已奉孫權爲主,劉亮當着臣子的面,直呼主君之名,世間最無禮之事,莫過于此。若非身負重任,魯肅就不是按劍怒視,而是直接拔劍出鞘了。
“我名劉亮,官拜騎都尉,何如?”劉亮一臉不屑道。
劉亮今年二十,與孫權同齡,其十六歲即上陣殺敵,親斬荊蠻首級。此後四年間,追随劉景南征北戰,白手起家打下荊南四郡基業。心裏自然看不上繼父、兄基業,坐享其成,素無建樹的孫權。當然也不乏嫉妒。
魯肅一聽對方姓劉,頓時斷定此人十有八九是劉景族中昆弟,心道原來是有所依仗,難怪如此目中無人。其實這并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孫權的那幫同姓兄弟,大多也都十分驕縱。
魯肅冷聲道:“足下姓劉,莫非是安遠将軍族親?”劉亮方一點頭承認,魯肅便出言諷道:“在下身在江淮,常聞長沙劉君,才器冠世,德行素著,乃荊楚士之冠冕,心甚向往之。足下身爲安遠将軍族親,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出言無狀,失禮之至,豈不知足下丢的不是自己的臉面,而是安遠将軍的臉面。”
魯肅這一番話說得劉亮面紅耳赤,羞惱不已,不過其性格固然驕骜,卻也不是無知之輩,心知魯肅此番前來,必有要事,不欲節外生枝,便沒有與魯肅逞口舌之争。
劉亮回頭對身後的部将劉羨道:“我去禀報軍師,你率兩隊人馬,給我牢牢看住他們,期間他們若敢有妄動,格殺勿論!”
“諾。”劉羨沉聲應道。
劉亮微微颔首,接着也不去看魯肅幾欲噬人的眼神,撥轉馬頭,揚長而去。
“豎子!欺人太甚!……”魯肅氣得臉色鐵青,心中怒罵道。
諸葛亮葛巾素袍,坐在一輛裝飾簡陋,樸實無華的車輿内,手持《左傳》,輕聲諷誦。
諸葛亮喜好讀書,卻不專研章句,觀大略而已,身在軍中,亦手不釋卷。
諸葛亮正讀得入神,劉亮策馬而來,在車外禀報道:“軍師,有江東使者,代表孫權,欲往臨湘求見從兄,說是有大事相商,軍師要見一見嗎?”
“江東使者?”諸葛亮聞言一怔,旋而笑道:“江東必是欲與我方結盟,共攻荊州。”
己方本就計劃明年北伐劉表,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表即便一敗再敗,實力大減,亦堪爲己方之勁敵,如能與孫權結盟,迫使劉表陷入兩線作戰,北伐必會取得更大的勝利成果。
諸葛亮道:“子明,勞請你再走一趟,将江東使者請來。”
“諾。”劉亮應命離去,沒過多久,便把魯肅帶了過來。
魯肅見諸葛亮站在車外相迎,十分有禮,臉色稍霁,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但觀其面相,不過二十出頭,魯肅心裏大感驚異。
劉景本人就已經夠年輕了,今年才二十三,不過年長孫權三歲而已,沒想到他麾下重臣大将如諸葛亮、劉亮,比他還年輕。
劉表已是六旬長者,面對年輕的劉景及臣屬,卻是連連敗北,實在是令人啞口無言。
魯肅摒棄雜念,抱拳道:“在下下邳魯肅,見過足下。”
諸葛亮含笑回禮,言道:“在下諸葛亮,字孔明,暫居安遠将軍軍師一職。說來也巧,我是琅琊人,與足下乃州裏人。”
兩人雖皆爲徐州人,但徐州五郡、國,諸葛亮家鄉琅琊國位于徐州最北,而魯肅家鄉下邳國位于徐州南端,雙方相隔甚遠,可謂是八竿子也打不着。
不過徐州先有黃巾之禍,後遭曹操屠戮,士庶紛紛棄祖墳,攜家眷,披草萊,南渡避亂。兩個徐州人在異國他鄉相遇,心中不免生出幾分親近之意。
魯肅心中一動,出言問道:“足下出自琅琊諸葛氏,不知諸葛子瑜,是足下何人?”
諸葛子瑜即諸葛瑾,諸葛亮面露溫情之色,說道:“正是家兄。”
魯肅恍然道:“原來足下是諸葛子瑜之弟。”
由于孫堅死于劉表之手,孫策奪取江東後,雙方勢成水火,交通斷絕,諸葛亮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收到兄長諸葛瑾的消息了。也不知道兄長現在在江東過得如何。諸葛亮問魯肅道:“敢問足下,家兄是否已經出仕江東?”
魯肅搖頭道:“令兄諸葛子瑜博通《詩經》《尚書》《左傳》,事繼母恭謹,甚得人望,眼下正與同州下邳步(骘)子山、彭城嚴(畯)曼才遊曆吳中,三人并爲英俊,聲名遠播,相信令兄很快便會出仕江東。”
諸葛亮道:“家兄敦仁弘雅,德才兼備,遠勝在下,孫會稽若能待以上賓,任居股肱,必會對治理江東,多有助益。”
魯肅頗以爲然,他雖與諸葛瑾交情不深,亦知其才器過人,諸葛亮年紀輕輕,就已擔任安遠将軍軍師,成爲劉景的左膀右臂,諸葛瑾必然也不會遜色。
諸葛亮邀魯肅登車詳談。
兩人相對而坐,因諸葛亮乃是劉景重臣,魯肅未對他有所隐瞞,娓娓道出結盟之意。
最近更新确實有些不像話,傷了不少書友的心,從今天開始,争取不斷更,每天至少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