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家可愛的小妹,閻行哈哈大笑,彎下腰捏了捏她那粉撲撲的臉蛋,卻故意繃緊了臉,假裝不悅地說:
“大兄才剛忙完正事回來,手腳正酸痛着呢,琬兒也不幫忙捶捶。還有上次投壺輸給大兄的一個香囊,琬兒到現在還沒有繡好,讓大兄怎麽帶你去騎小紅馬。”
“哼!”少女聽完俏鼻一皺,背過身不理睬閻行,隻是小手還緊緊攥着閻行的衣袖不肯放松。
閻行從側面看到小女孩氣鼓鼓的腮子,會心一笑,彎身将臉湊了過去,小女孩别了别嘴,不去看他。
閻行見狀,有些無奈,隻好用讨好的語氣哄說道:
“琬兒真生氣啦,好啦好啦,大兄故意騙你的啦,别生氣了!”
“哼!”小女孩扭過頭不看閻行,小嘴氣嘟嘟地說:
“前幾天阿父也跟琬兒說大兄有正事要忙,不要整天老是纏着兄長,你們都隻要正事不要琬兒了!阿父壞,大兄也壞,不!大兄更壞!”
說道這裏,小女孩又偷偷轉過來瞥了閻行一眼,剛好碰上閻行迎過來的眼光,小臉一紅,急忙又轉了過去。
“額”閻行倒是沒有想到自家的父親對小妹說了這樣的話,平日裏父親雖然對這個唯一的女兒當成掌上明珠一樣捧在手裏,但也确實不太喜歡她和自己膩歪,隻是自己不太在意罷了。
不過現下還是要好好哄一哄小妹,于是閻行又捏了捏她的小臉,說道:
“好好好,是大兄壞。來,打壞人,打壞人!”
說完,抓起小姑娘的粉拳朝自己胸口打來,小姑娘打了幾拳氣也就消了,咯咯笑着掙開手又攥住了閻行的衣袖。
“不氣啦,那大兄就帶琬兒去騎小紅馬咯!”閻行笑着将小妹抱起來在頭上轉了幾圈,逗得她又發出一陣清脆的笑聲。
将她放下來後,小姑娘一邊整理自己剛剛在空中飛轉時飄散的幾縷秀發,一邊試探着問:
“大兄還有正事要忙,真願意陪琬兒去騎小紅馬?”
“哪裏有什麽正事大事,在大兄眼裏,琬兒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走,我們騎小紅馬去咯!”
“好嘞,大兄要帶琬兒騎小紅馬咯!”
閻行拉着自己最寵溺的小妹,哈哈笑着向院子外跑去。
···
漢陽郡冀城
漢陽太守傅燮此刻頂盔貫甲,正扶着城頭上一塊牆垛,面帶憂愁地看着城外一隊隊耀武揚威的叛軍騎兵繞過城池,絕塵而去。
自從十幾天前就有陸陸續續從狄道逃回來的士兵,他們帶回來了一個個駭人聽聞的消息:耗費舉州之力糾集起來的六郡兵馬在狄道叛變了,方伯、治中雙雙殉難,王國、馬騰聯合韓遂的兵馬直撲冀城而來······
傅燮自幼長在北地,又從軍平定黃巾之亂,可謂久經戰陣,雖然剛開始也被這個噩耗吓到,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一面派出多組斥候向西探聽消息,一面開始加緊修繕城防,整頓兵馬。因爲耿鄙、程球出征幾乎帶走了冀城所有的兵馬,所有急切之間傅燮也召集不到足夠的士兵,隻能夠臨時從城中大族和黔首中抽調壯丁協助守城。
不料就在兩天前的夜晚,城中發生騷亂,竟然有豪強大族和叛軍暗通款曲,聚集人馬暗圖奪城,雖然騷亂很快就被傅燮用鐵血的手腕鎮壓下來,帶頭的豪強也已經授首。但是城中經過這次變亂,再加上這些日子一直在街頭巷尾偷偷流傳的方伯已死,叛軍很快就要兵臨城下的小道消息,整個冀城的百姓已經陷入到了恐慌不安、一日三驚的境地,就連郡府裏有些僚屬也在私下裏商議如何在叛軍破城後保全自家性命财産。
面對這種危如累卵的形勢,傅燮卻愈發憤激昂揚。他年少求學于大儒劉寬門下,接受過傳統經學的熏陶,羨慕孔子的弟子南容三複白圭的典故,将自己的字“幼起”改爲“南容”,以此激勵自己效法先賢,磨砺名節。
壯年從軍,不避鋒芒,在平定黃巾之亂中屢建功勳。身居廟堂,面對當朝司徒崔烈提出的棄守涼州之地的主張他大聲呵斥,直言“斬司徒,天下乃安”,當氣焰嚣張的中常侍趙忠對他伸出橄榄枝,作出了“南容少答我常侍,萬戶侯不足得也”的封侯許諾時,他正色拒絕,堅決不向宦官低頭。數十年間求學、從軍的遭遇和堅守的士人氣節,不僅鍛造傅燮堅毅的外表,更熔鑄了一顆甯死不屈的碧血丹心。
已經抱着與冀城共存亡的傅燮趁着叛軍大部隊合圍之前向三輔派出了最後一批求救信使,然後召集城中僅剩的丁壯上城,準備死守城牆。
可惜王國、韓遂沒有草率強攻冀城,他們在狄道合兵一處後就趁勝沿着渭水北岸東進,并派出前鋒人馬直撲冀城。前鋒的人馬看到城頭上僅剩的守軍都面色死寂,打算死守城牆,再加上顧慮到傅燮在北地的威名,權衡之下明智地選擇了按兵不動,一面派出了部分兵馬四下抄掠,一面準備和後方大軍彙合齊攻冀城。而城中的傅燮因爲兵馬稀少,面對叛軍的分兵抄掠,隻能在城牆上眼睜睜地看着,卻沒有辦法去阻止叛軍的行動。
突然,城牆西北角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傅燮聞聲一驚,擔心叛軍趁虛攻城,急忙往該處趕去。
當傅燮趕到近處的時候,發現原來不是叛軍要攻城。而是有大約兩千胡騎正隔着護城河跪拜在地,對着城牆大聲呼叫。傅燮心中狐疑,側耳一聽,原來是胡騎在呼喊自己出城,由他們護送,将自己送回北地的家鄉。
傅燮善于撫順羌胡,自從到任漢陽之後就一直在招降叛軍,不少羌胡懷其恩化,紛紛前來降附。傅燮也和顔悅色安撫他們安居下來,并廣開屯田,将歸順的人馬列置爲四十幾個營。雖然因爲叛軍的兵臨城下,原來歸順的人馬很快再次加入叛軍或者逃散各地,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感激傅燮往日的恩德,決意要護送傅燮歸家。
羌胡之人雖然反複叛變,但是生長在北地的傅燮知道,他們也對榮耀、傳統、信義有着自己的見解和堅守。如中平元年北宮伯玉、李文侯起兵的時候,涼州遍地狼煙,蓋勳時任漢陽長史,叛羌在畜官圍困護羌校尉夏育,蓋勳和州郡合兵前往救援,中途遭到叛軍大部的伏擊,蓋勳沖鋒在前,身被數創,奈何寡不敵衆,終究兵敗,但是句就種羌的部落大人滇吾佩服蓋勳的勇武忠義,認爲“蓋長史賢人,汝曹殺之者爲負天”,戰後将重傷的蓋勳護送回漢陽。現在這些胡騎也是因爲敬佩傅燮的忠勇,想要護送傅燮返鄉。
望着城外衣飾各異的羌、胡之人跪拜在地,高聲請求自己棄城歸家,傅燮一時間也是内心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身後響起了一陣腳步聲,傅燮沒有回頭,這個時候還能站在城頭上來去自如的除了自己的幾個親信家人,也沒有其他人了。
來的正是主簿楊會和自家年僅十三歲的兒子傅幹,看到城外千人共一呼的聲勢,傅幹稚嫩的臉上不禁變色。等到他反應過來後,連忙看了楊會一眼,發現楊會的眼光已經從城外轉向自己,傅幹臉頰一紅,連忙轉向城頭上淵渟嶽峙的父親,看着自家父親那挺直的腰杆,想起父親那剛烈不屈的性子,他歎了一口氣,獨自一個人上前幾步走到父親的身邊。
“國家昏亂,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鄉裏羌胡先被恩德,欲令棄郡而歸,願必許之。徐至鄉裏,率厲義徒,見有道而輔之,以濟天下——”
這些天傅幹和楊會一直在擔心以自家父親一貫剛直的性子,必定要與冀城共存亡。今天趁着城外的胡騎想要擁護傅燮還鄉的機會,傅幹心裏一直憋着的話再也忍不住了,想一股腦全部說出來勸谏自家的父親,自羌亂以來,棄守郡縣的官員不可勝數,自家父親戰功赫赫卻不得封侯,耿鄙、程球貪功冒進自取其禍,大夥實在是沒必要再爲這個朝廷死守這座危城。
可惜話到一半,就被傅燮嚴詞打斷了。
“别成,汝知吾必死邪?”
傅燮轉過身來,面對傅幹和楊會,目光炯炯,大義凜然,威嚴的聲音也擡高了幾分。
“蓋‘聖達節,次守節’。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稱其賢。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豈絕伯夷?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這一番話義正辭嚴,再加上傅燮已經存了以死報國之心,就連主簿楊會也無從反駁勸說,城頭上一時陷入了無語的沉默。傅燮又看了看傅幹那稚嫩的臉龐,歎了口氣,望着自家還未及冠的孩子,語重心長地說:
“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楊會,吾之程嬰也。”
程嬰和公孫杵臼相傳都是拯救趙氏孤兒的晉國義士,将自己的主簿比成程嬰,這就是在私底下正式地托孤了。
傅燮伸出大手,輕輕摩挲着傅幹的頭發,虎眼含淚,輕聲歎道:
“癡兒,癡兒!”
傅幹、楊會拜倒在地,涕泗橫流,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