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難民,訓練隊伍,忙的腳朝天,剛剛脫離餓死的人不可能立即訓練,陳子強把後世的軍隊隊列拿出來,讓大家訓練。
對于不知道左右方向的百姓,他想出的辦法是每人左胳膊上系一根帶子,對于不聽号令的桀骜之人也不體罰,而是關禁閉。
幾次後沒有人敢犯錯,關禁閉其實比打罵更有效,沒人跟你說話,黑乎乎的小屋子一個人呆着,能呆上一天的人意志力都算好的。
毛有順等人看着他這辦法,開始不以爲意,自己進去半天後,對陳子強敬若天人,黃狗子悄聲對毛有順說:“毛大哥,這頭乳虎太可怕了,我甯願被揍一頓也不想去小黑屋啊。”
毛有順深以爲然,點頭附和道:“陳大人厲害啊,不愧是讀書人,想出的辦法即不傷了士卒,又讓人不敢犯事,我也不想進那黑屋子。”
将養了一個月後,這些士卒體力全都恢複了,陳子強開始訓練了,對着士卒大聲問道:“兄弟們,戰場上打不過敵人怎麽辦。”
地下人不敢交頭接耳,這一個月的隊列訓練練出來了,紛紛舉手發言,無非是死戰不退,大丈夫豈能當怕死鬼等等,當然這也是他教出來的。
陳子強笑道:“你們說的都不錯,但有時候不是死戰能解決問題的,保存自身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會跑,跑的比别人快,我們才能活下來。”
士兵們紛紛點頭,能活着誰想死啊,陳子強接着說道:“要能跑咱們要幹嘛啊,隻有一個字,練。”
嘉定城的人從此看到一個奇景,挂着聖上親自命名軍号的虎軍士兵,每天雷打不動的早晚兩次跑步訓練。
從開始的五裏地到定型的十裏地,并且邊跑還邊唱歌,唱的還是文绉绉卻激昂壯烈的滿江紅,一些老秀才紛紛搖頭感歎,乳虎這是幹什麽啊,把嶽武穆的詩詞拿來給那些兵油子糟蹋,但有見識的人卻看到,随着歌聲那些士兵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樣了。
陳子強可是把紅軍當年教育軍隊的手段拿來用了,除了訓練還教他們識字,定時讓大家憶苦思甜。
對于長在新時代的人沒有感觸,但同樣經曆苦難的明末,那些人哪個沒有經曆過死亡線的掙紮,對于陳子強的活命之恩,那是感恩戴德的。
這一番思想教育極爲成功,到了第二年春天,脫去寒衣的士卒,一個個精神飽滿,足夠的食物,不間斷的體能訓練,已經讓他們有了軍隊的氣質。
對于戰場上的殺敵本領,陳子強沒有教他們複雜的武技,每個人除了學過一套簡單實用的短打套路外,隻有刀槍兩種兵器。
也不用複雜的刀法槍法,刀法隻有劈,撩,刺三招,槍法隻有紮,拿,攔三式,全軍不用火器,而是全部配上弩機。
這是當年他在徐光啓那就準備的,火器花費太大,他無法裝備那麽多,少量的火器形不成戰鬥力,還不如不用。
他畫下圖紙讓匠戶打造,當然這是通過皇帝的批準的,一色的連弩,連發五支箭矢,原本的連弩是十發連射的,但影響了射程,他改爲五發,大大提高了射程。
所要訓練的不是準頭,而是整齊,士兵們列隊站立,三千人分爲五隊,前後站立,第一列單腿跪地蹲着。
射擊完成全體向後轉,從第二隊隊員中穿過,返回最後一列裝填弩機,如此形成不間斷的箭雨,攻擊力不弱于火槍的密集射擊。
在線膛槍沒大批量出現前,弩的作用不會遜色與火槍排射,即使線膛槍成對列,射程其實也遠不了弩多少。
熱武器真正對冷兵器造成壓倒性勝利的,不是當時的火器,而是到了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除,當年滿清康熙時跟沙俄的戰鬥,完全能說明,沙俄的火器并不能壓倒滿清的弓弩,戰争是滿清勝利而告終的。
當然火炮對隊列造成的威脅極大,但那時的火炮笨重,搬移不易,極容易被對手打突擊,用于攻堅很好,但野戰實用性不大,除非對手沒防備。
來自現代的陳子強不用火槍,不等于他摒棄所有的火器,神神叨叨地讓人制造密封性強的小瓷瓶,用于自己研究大殺器。
土制手榴彈,這是他所能想到,而且也是當時社會能做到的殺傷性武器,隻是沒有觸發性的引信和延時的技術,用的是老套的點火扔彈方式罷了。
明末的火藥已經可以制造威力不錯的手榴彈了,目前所要解決的除了引信,還有儲存運輸的問題。
陳子強很快就制作出試驗品,試用後效果不錯,但瓷瓶不便與運輸,磕磕碰碰的難免會碎裂,雖然沒有高溫火花不會爆炸,但辛苦做出來的破了瓶子就不能用了。
要是用鐵築的外殼怕火藥的威力不夠,炸不開或炸開了威力減小了,石頭制造卻又太笨重,愁得他整天皺眉頭。
這時代沒有海綿,沒有化工産品,能做爲緩沖物的外包都是價格不菲的東西,麥稭倒是不用錢,但這東西一旦被水汽侵浸極容易發熱燃燒,那後果就嚴重了。
這天回到金陵去兵部辦公事,趁着回來的機會吳家兄弟兩撺掇着去看妹妹,于是來到媚香樓,李香君也不避嫌,請進閨房奉茶。
因爲起得遲了還在梳妝,陳子強第一次到女孩子閨房,好奇地東張西望,突然間看見她的梳妝盒,眼神一亮,疾步上前拿起來就端詳着。
唬的李香君嬌嗔道:“子強哥哥,吓了人家一跳呢。”
陳子強哈哈大笑,對着她一拱手道;“好妹妹,你可幫了哥哥大忙了,這回要是成功了,哥一定奏明皇上給你請功。”
吳宜松兄弟知道這些天他在愁什麽,連聲問道:“公子找到辦法了?”
陳子強點頭笑道:“咱們妹妹這梳妝盒讓我茅塞大開啊,你們看那格子,若是做成恰好大小,不讓裏面的東西動彈,你說會不會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