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夏完淳收攏起來的潰兵,以及他作爲把總的部曲,并沒有立刻深入杜家屯,而是在外圍扯開嗓子大聲呼喊。
還沒有過河的陳明遇立刻就眼前一亮,暗道這辦法妙啊。
繼而吩咐所有的護糧隊,以及還沒有過河的其他明軍,跟着呼喊起來。
同時令其有組織的分散。
而對于正在杜家屯之中交火的多铎來說他聽到的就是越來越響亮的喊殺之聲,并且有種享受小米3d立體環繞音響的感覺。
“豫親王,雙台河對岸有明軍,并且已經開始過河了!”
“有多少……”
“他們沒打火把,都是黑影看不清。”
等到手下的人來報告。
多铎意識到,形勢對于他已經迫在眉睫。
從偷襲到現在,還不過一兩個時辰,就算明軍有反應,也不可能這麽快反應過來。
莫非是中了計?
沒錯,似乎還真有這個可能!
還打下去麽?!
多铎繼續看向遠處火庫外的戰團。
明軍顯然也意識到了援軍即将出現,個個都是越戰越勇。
相反。
明軍的援軍即将出現同樣是對于己方士氣的沖擊,一些八旗兵若有若無的回看他這裏,似乎在等待着撤退的命令。
被包圍了?要全軍覆沒了?
不,多铎覺得自己還不能這麽作死,雖然很不甘,但也唯有撤退。
下令全軍,收兵上馬,即刻撤離。
在短短的時間内,人去樓空。
明軍并沒有追擊,經曆了如此慘烈的戰鬥,每個人臉上都寫着疲憊。
總算是活了下來,雖然杜家屯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損失。
副将張明澤,更是累的想要一頭栽倒,在他坐下來氣喘籲籲的時候,終究是看到了明軍援軍的抵達。
“幸虧你們趕到的及時,這真是救了兄弟們的命啊!”傷亡還是有的,尤其那些皇衛營的将士,死一個都是很心疼的事情。
張明澤打量着那個帶頭過來的小将,身上染着血,卻還保持着懵懂單純的表情。
從他的頭盔上分辯,隻是一個小小的把總。
或許隻是先鋒官。
“你們是哪路軍,怎知杜家屯遇襲的?”
“吾隻是跟着陳明遇将軍,押送糧草至此,事先并不知道鞑子來了杜家屯。”夏完淳坦言道。
“陳明遇?五路軍的陳明遇?”張明澤還是記得一些人情世故,知道陳明遇是五路軍閻應元的心腹。
張明澤還是有些不太敢相信。“你們隻是五路軍派來護糧的?沒有其他的部隊?”
“沒錯啊……”夏完淳不明白,張明澤爲何這麽問。
“可本将剛才,明明聽到……”
“那都是驸馬想出來的計策罷了,虛張聲勢,吓跑鞑子。”陳明遇也過橋了。
在聽到他們的對話後,解釋道,從後面跟了過來。
張明澤這才反應過來。
這小子竟然是驸馬,之前隻是聽說,并沒有機會見過,如今這第一次看到驸馬,卻是在這種形勢威迫之下。
剛才,如果他們如果來晚一些,或者鞑子并沒有聽到那些呼喊的咆哮聲,或許杜家屯的守軍便會全軍覆沒,而堆放在杜家屯的戰略物資都将毀于一旦。
這一次,驸馬的功勞不小啊。
隻是區區的護糧隊,卻完成了将鞑子偷襲部隊吓走的壯舉。
即使不考慮關系的原因,這份功勞也值得上奏朝廷。
?抵達杜家屯的陳明遇并沒有立刻離開,這一次被偷襲,确實出乎意料,無論是人員還是物資,都有不小的損失。
但由于杜家屯并沒有陷落,損失也在可控的範圍内。
陳明遇和夏完淳留在杜家屯,一方面向三路五路軍彙報杜家屯的事态,一方面加強防守,收斂部曲,防止鞑子再一次的出現。
五路軍收到了軍情,閻應元調集五千人的部隊,前往杜家屯支援殘局。
另一方面,朱慈也在京城也時刻關注着遼東的戰況。
對于夏完淳的表現,朱慈也挺滿意的,如果不是刻意的吹噓,這夏完淳還真是值得培養的人才。
把夏完淳的消息拿給了坤興看,後者也表現出了些許欣喜。
“這還有兩封……”
朱慈另外兩封關于夏完淳的消息攤給坤興看,雖然他們成親時間很短,但坤興還是很挂念自己的夫君。
第一封是閻應元寫的,因爲夏完淳的功勞不小,建議連升三級,提議升爲遊擊将軍。
第二封是夏完淳自己寫的,他倒沒有誇耀自己的功勳,隻是抱怨在五路軍比較無聊,央求朱慈給前線的戚宗明施壓,讓他去别的路玩玩。
“你覺得如何……”
朱慈問坤興。
“妹隻是婦道人家,不敢參謀軍國大事,一切旦憑皇兄決斷。”坤興低着頭,小臉微紅的說道。
?“隻有經曆過生死,才配的上英雄,好男兒便應當舍身爲國,報效國家。”
坤興沒有說話,不知在想些什麽。
鑒于前線的塘報,朱慈也做了相應的回複。
……
遼東,戰事仍然在進行。
西平堡在強大的明軍火力下,三天之内被全線推平。
清軍兵敗如山倒,醞釀了幾個月的西平防線,幾乎在旦夕之間毀于一旦。
一切都太過于出人意料。
多爾衮可以預料到西平防線阻止不了明軍,但卻沒料到脆弱到如此的地步。
或許并非防線太過于脆弱,而是明軍的火力太過于強大,強大的根本不講道理。
這已經不是同一個次元的戰争。
哪怕是足智多謀的周瑜,也不可能用智慧來彌補戰力差距上的鴻溝。
明軍乘勝追擊,根本沒有給多爾衮任何喘息的機會。
遼河也不是一條小河,當清軍準備渡河逃回遼陽的時候,明軍的前部已經追了過來。
剛剛經曆過失敗的八旗兵,就是一群毫無鬥志的老鼠,急迫之間,征集來的船隻,根本來不及承載如此大量的逃兵上船。
多爾衮也隻能優先讓他的嫡系,兩白旗的軍兵和貴族上船。
差别的待遇又衍生出了内部的沖突和混亂。
清軍相互傾軋,更是導緻這一次潰敗,這是緻命的。
當明軍前部抵達後,又是收了大量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