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彥在衆人面前講世祖起注之中關鍵的内容告知于衆人。
而一種的儒生,似乎還是難以相信,基本上都是愕然的表情。
王家彥繼續道。
“孔思誠和孔思晦皆是元世祖的子嗣,而曲阜孔家承繼孔思晦一脈,實爲蒙古王族孛兒隻斤氏也!”
“開美!你那本起注哪裏的?此事怎未曾聽聞?”
曲阜孔家根本不是正宗的孔聖人之後,這可是大事!絕逼是猛料。
但關鍵是不是真的?
如果說了解曆史的人,或許根本不用怎麽看,在聯系到曆史之後,也能發現這世祖起注中的真相,和正史上空白的部分有多麽的契合。
不了解曆史的人,或許還不太敢于相信此事的真假。
不過分對于朱慈來說,即使沒有世祖起注,他也知道孔家也基本上是蒙古人的後代。
如果有基因鑒定,就沒有這麽麻煩了。
孔子的後人,無論傳襲多少代,最起碼,他們的y染色體絕對是來源于孔子本尊。
這在基因層面是毫無疑問的。
哪怕這個過程中,睡了蒙古女人,睡了俄羅斯女人,甚至睡了黑人,生出的孩子,y染色體也必然是漢人的。
同樣,如果曲阜孔家是蒙古人的種,無論經過多少代漢族的基因優化,他們的y染色體,也仍然是蒙古人的。
所以說,當孔家人最後的基因檢測顯示是蒙古人的時候,也足以讓人難以接受。
當然,朱慈手頭上是沒法用基因層面來實錘孔家。
這所謂的世祖起注卻是至關重要,倒是省了朱慈僞造證據的過程。
孔興燮已經臉色煞白,甚至有些歇斯底裏的喊道。“那是假的!那一定是假的!”
他不顧一切的辯解,顯然能意識到,如果自己真的被認定爲蒙古人,那将帶來怎麽樣的災難。
“是不是假的,一窺便知。”王家彥說道。
大臣們和儒生之中,能夠查驗古物真僞的人,一撸一大把。
像孟兆祥,陳良谟都是其中的行家裏手,而在他們過來翻閱,婆娑片刻後,也很容易确定這本書的真假。
而在确定之後,幾乎和王家彥一般,聖人之後被蒙元竄種的事情,足以讓他們義憤填膺。
“聖人之後,被夷狄竄奪,實乃華夏不幸,聖人不幸啊!”孟兆祥看後,頓時大哭不止。
“此書用紙,行文正是出自前元内官之手,其中史實,足以爲信!”陳良谟看後,發表了看法。
當然,陳良谟和孟兆祥都是官員,立場怕是會偏向于朝廷。
王家彥爲了更加準确的讓衆人相信。
有是點名了幾個在野無職,又在儒生之間有些名望的大儒,上前查驗。
但這種東西,既然能被朱老大留給子孫,斷然不會坑子孫。
經的起推敲,證據堅挺。
隻要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定然能夠辨别真相。
而在緊随其後的查驗之後。
通曉古物的大儒,儒生們也很快一邊倒的将怒火傾瀉在了孔家之中。
甚至有人直接想越過守衛,上去和孔興燮肉戰。
但很快便被制止了。
這本前元的内史,徹底燃動了儒生們内心的火氣。
科舉改制這樣的事情與此相比,簡直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沒人再去提懲處奸侫,沒人再去維護孔興燮的生死,一種的儒生在王家彥所拿出的證據證實了曲阜孔家的身份後。
幾乎清一色的請求朱慈剝奪曲阜孔家的衍聖公爵位,将其滿門治罪,以慰藉他們那被欺騙的脆弱心靈。
這就是執政的小技巧。
當一個政策,或一個事件引起了阻礙的時候,最通常的做法,應當是轉移下面的注意力,将更大的矛盾覆蓋在原本的矛盾之下。
實錘孔家并非朱慈本來的目的,推行科舉改制,去除儒家影響讓大明接下來的發展更加容易才朱慈想要做的事情。
當下面的人,因爲孔家的事情,無比憤怒,忙于聲讨孔家的時候。
暗度陳倉般的将看起來難以接受的科舉改制貫徹下去,也自然而然的順利起來。
“請聖上将孔興燮治罪!”
“我等本不欲來京造勢,實乃孔興燮暗中指使,礙于衍聖公身份,不得不從之。”
當然,牆倒衆人推。
孔家在曲阜并非安安靜靜的祭祀孔子,他們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
在确定了孔家已經基本完蛋了之後。
又有人直接爆料孔家在這段事情做出來的缺德事情,以求能夠得到朝廷的諒解。
比如說,他們證實,孔家在天啓年間,大明在封鎖鞑清進行經濟戰的時候。
孔家與晉商合謀,以其地糧通與清虜,得銀巨億。
包括,晉商的囤積的糧食,銀錢也有一部分藏于孔家之中。
之所以沒人揭發,也是因爲孔家的身份過于敏感而已。
朱慈似乎想起了什麽。
記得是當初在張家口幹晉商的時候,他們說自己大部的錢糧存于山東之中。
當時還以爲是在應付,現在看來,還真有其事。
不過孔家賣國,并非什麽新鮮事,在僞元之後,孔家就已經變了味,既然是孛兒隻斤氏的種,那也談不上賣國,鸠占鵲巢,根本沒有華夏之心也是自然而然的。
爆料出來孔家的事情,還遠遠不止與此,像強迫百姓爲其服力役,像欺男霸女,強奪民田那些罪行都估計能寫下一本書了。
孔興燮隻看到局勢的變化,就已經吓的暈死了過去。
但他顯然逃不掉最終的懲戒。
帶出了宮城,去西市街口淩遲處死,沒有任何回轉的餘地。
當然孔家人也絕對不能放過。
準備派戚宗明出征,去曲阜将孔家人全盤拿下,替聖人清理門戶。
剩下的便是那些鬧事的儒生,也不可能直接放了。
不然真以爲朱慈暴君的名頭是鬧着玩的。
“朕本以爲你們熟讀詩書,能通曉明理,卻不料不辯是非,實在讓朕失望,本想來年科舉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現在看來,也便罷了。”
“來年科舉,便不再考經義,若是朝廷之中俱是汝等之輩,實在令朕寒心。”
聖上這麽做,似乎還是很有道理的樣子,也說的過去。
“聖上,儒生爲人蒙蔽,卻不可不顧,還應嚴罪,以明法理。”孟兆祥則在一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