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事情基本托付給袁樞和閻應元來處理,已經被怼出腦溢血的建奴短時間内是無法積蓄力量繼續爲禍。
京畿附近,戰亂頻發,百姓苦不堪言,并且由于連續用兵,京城的親軍也疲憊不堪。
遠征遼東,徹底蕩平建奴之亂的事情,在目前看來還是爲時過早。
大軍遠征,對于後勤,對于民力需求可不是想當然的事情,建奴二十萬入關,實際調用的民夫後勤數量,是遠遠超過作戰部隊的數量。
所以說,目前朱慈所要所的是進行一定的休養生息,最近的目标是讓漢地十八省徹底臣服在大明的統治之下。
不過……這看起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鞑清退卻之後。
自然而然的是對于各部将領,和那些爲了大明浴血奮戰的士兵的論功行賞。
在軍會之上,朱慈和衆将讨論過後,拟定了每個主要參戰将領的功勞大小,以及可以獲得的相應封賞。
戰功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的是高傑無疑,當初允諾拿下李自成可封國公,高傑因此得封興國公。
雖說是國公,不過當時他的興國公之位是流爵,也就是他兒子是無法繼承的。
但是因爲這一次戰功累積下,流爵自然而然的提升爲世襲罔替的級别。
同時邢夫人憑夫而貴,加上這一次守城戰的出力,亦得封興義伯。
夫婦二人同時得爵,這在大明的曆史似乎還真沒有,當這樣的封賞下達後,高傑的忠誠度基本刷到了百分百。
高傑在家裏養傷的時候,接到封賞的聖旨,激動的連滾帶爬的朝着皇宮的方向跪拜,哭泣。
戰功第一是高傑毫無疑問。
但戰功第二就發生了一些争論,王先通作爲京城主将在這一次的京城守衛戰中表現的中規中矩,但是畢竟守到了最後,功勞也是不能懷疑的。
論其爲第二有理有據。
但是……閻應元在通州守衛戰的表現,似乎更加亮眼一些,以通州小城之力硬是抗住了多爾衮大軍的瘋狂噴射,長達一個多月之久。
如果沒有通州的超長發揮,京城恐怕很難在朱慈返回之後,能夠完璧歸朱。
所以關于誰是第二的問題,軍會之上,開始争執起來,不過說起來,王先通這人性子比較平靜,待人還是很和氣的,在軍閣之中有着極好的人緣和口碑。
支持王先通受爲戰功第二的人,似乎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況且閻應元已經被打發去了遼東,怎麽讨論他的功勞,他也不可能來争取的。
不過無論軍閣内的将領怎麽樣的表達态度,最終的拍闆定論仍然是朱慈。
這還是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
“京城雖得以保全,但實非臣之功勞,乃是衆将士戮力合心也,閻總兵以弱兵拒收通州,其才昭昭,功不可沒,臣不如甚多。”
王先通還是很識趣的,不論真心假意,這份謙遜就足以贊賞。
所謂的封賞,就必須讓衆人心服口服,朱慈大手一揮,那麽并爲第二好了。
王先通得封新國公,閻應元則封爲江陰伯。
剩下的封賞,則很快拟定完全,并敕封個人。
張慶臻(陣亡)追封爲惠國公,谥忠武。
鞏永固封爲宛平伯。
黃得功進爲靖南侯。
馬萬裏封衛南伯,另加其祖母秦良玉爲忠貞侯,以肯定秦馬兩家人在這些年來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以及表彰其在這一次不遠萬裏而來的勤王之舉。
馬萬裏在受封之後,便準備辭别朱慈,返回石柱,他手下的人在這一次的戰争中損失慘重。
所剩者寥寥無幾,他們基本上都是石柱附近的漢人和土家人,活着的人總歸希望早日回家,死去的人也應回歸故土安葬。
對于這個要求,朱慈沒有理由不答應。
石柱那邊是扼守大西軍的前線,如果石柱沒了,不僅僅是損失了白杆兵最爲優質的兵源地,更重要的是,大西軍将在西南無法無天。
張獻忠無疑是個徹頭徹尾的土匪,相比于李自成非常重視争取民心。
張獻忠在殘暴程度上也遠遠比李自成惡劣的多。
在他的統治之下,四川的人民随時都有生命危險,關于張獻忠屠川的問題,根據已有的線索推斷,張獻忠确實屠過川,但并不可能全部屠殺,應當是爲了自己的私欲和統治下的殺手,但如果說全是張獻忠幹的,實在是清廷把其他人都當了傻子。
作爲一個登基的皇帝,把自己領地的臣民全殺了是怎樣的操作?統治他們的亡魂麽?
如果說有一百個四川人,張獻忠最多隻能殺掉十個,剩下的九十個則應該算在鞑清頭上。
至于鞑清爲何屠殺四川人,其實也好理解。
在後期的時候,南明的軍事力量基本來自于大西軍餘部。
四川所謂大西軍曾經的立足點,雖然被鞑清占領,但當地的士紳一直在和南明眉來眼去。
于是乎,在某個西南的角落,鞑清的高層敲定了清洗整個四川的命令。
然後再往張獻忠身上潑髒水,反正他已經臭了,再臭一點也就那樣。
當然,以上都是扯遠了。
如今的大明内部,基本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西南的大西,西北的闖軍餘部,還有東南那幾個作死的貨色。
偌大的領土被分割成了一塊一塊的,有時候連道路也不通,政令很難下達地方。
石柱夾在張獻忠和左良玉之間,實在不好過。
即使如此不好過,也傾其所有的來京城勤王,這樣的忠誠度,說起來都令人淚目。
朱慈好言安撫馬萬裏,後者在京城修整後,也就呆了幾天,便重新返回石柱而去。
其他的将士們大多是軍銜上的晉升,以及一些将士得到了京營軍戶的戶籍。
京營在此時已經演變成了虛拟的編制,成爲所有将士想要争取并維持住的目标。
除此之外,便是忠烈祠建設。
聯系了工部,商議在京城以南,外城之中,修建一處忠烈祠堂,用以祭奠所有在爲大明抵禦外敵,維護統一的戰争中陣亡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