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闆,很冒昧打擾,說來可能你會覺得掃興,我是來化緣的!”中央财政部的劉部長,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說來很慚愧,作爲财政部的部長,财政卻是窮到國庫跑耗子,赤字不斷擴大,還沒錢,更糟糕的是,想要發行國債借錢,也發不出多少國債!”
“現在國債發行利率多少?”林棋問道。
“三年期國債14%利率,一年期11.34%,不滿一年9.36%。兩年期12.42%。”劉部長說道。
“這個利率,沒多少吸引力啊!”林棋說道,“現在通脹率都快24%了,賺錢的生意也比較多,随便做點什麽,也比買國債強吧?”
“林先生,你好歹買一點吧,不然我們财政部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你買了國債,我們就有理由,去忽悠……不,說服其他的銀行和地方,購買中央的國債。”劉部長表示說道。
“好吧,不過,我覺得3年國債太短了,你要發行就發10年的。”林棋說道,“10年國債,固定利率15%,每年6月12月各支付7.5%的利息。這樣,新棋保險公司,可以買20億國債。除此之外,國債之所以賣不動,主要是債券不好交易,流動性不行。我建議财政部跟央行合作配合,搞國債逆回購的模式。”
“國債逆回購?”劉部長一愣。
“這個名詞是我發明的,但交易模式在發達國家很成熟。全世界主流發達國家,國債都可以當做僅次于貨币的準貨币使用。主要是因爲,國債在銀行和金融體系,真的可以當錢來用。而讓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企業,覺得國債能代替現金,且比現金保值,那麽,就容易吧國債發行出去了。逆回購,就是在公開的市場,比如股票債券市場,需要用錢的人,可以拿國債抵押來獲得貸款,希望借錢的人,報年化利率,按照排行榜從高到低排列,最優先成交的高利率借款的。而願意貸款的機構,看到有人拿國債抵押,就開始搶貸款的機會,報價利率越低,越容易成交。簡單說,就是以國債作爲跟錢差不多的保值的物品作爲抵押品,隻要這個市場成熟。那麽,就解決了購買國債的人流動性問題了,需要用錢,不需要等國債到期,而是在市場上質押國債就能獲得短期的借款。隻要不斷有人願意借錢,那麽,國債就會超過普通存款,迅速的獲得銀行和大規模的金融機構認購。”
“爲什麽要央行呢?”劉部長不解,“财政部發行國債,關央行什麽事?”
“……”林棋沉默半晌,“央行是托,沒有央行背書,國債逆回購這個遊戲規則,根本不會被市場買賬的。必須要央行來擔保,即使别的機構不出手借錢,央行也是絕對會出手的。财政部是給國債本金和利息安全性背書。而央行,則是給國債的流動性背書。到期才能拿回本金,流動性太弱,不适合現在的國情,經濟瞬息萬變,誰會放心拿着不到期就不能變現的債券?而隻要央行能保證,有人拿國債抵押拆借資金,央行最兜底,願意接受對方的抵押物,并且給出貸款,那麽,流動性問題就解決了,國債利率逐漸會變成無風險利率的參考值,銀行和央行未來有有可能參考國債利率來制定存款、貸款利率!做大國債市場,不僅僅對财政部、央行是有利的,實際上,對于國家金融領域市場化改革也是有利的。今後,發債的機構和銀行的利率都主要要參考國債的市場利率。比如,國債15%的利率發行,市場不認可,有可能跌破100元面值,使得實際利率超過15%。也有可能,市場利率變低,國債變得搶手了,于是15%年利率的國債會漲到110、120都有可能的!市場博弈來制定市場化的利率,利率制定會更及時和靈敏。”
“原來如此!”劉部長感慨說道,“這次還真是不虛此行,林先生挺懂經濟的,年後不如抽空給我們财政部講課吧!”
“算了!我經濟方面的書,看的并不多,更多經濟方面的名詞,還是跟新聞學的。”林棋笑道,“我最多提一點建議,不會講課!我又不是教師出生,喜歡沒事就給别人傳道受業。”
原本在80年代中期,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還在40%以上,但是到了90年代,逐漸到了中央财政僅占全國稅收比例卻是縮水到了22%。雖然,94年實行了分稅制改革,中央财政收入迅速的提升到了50%以上,但是,90年代國内經濟問題依然是很多。比如,物價瘋漲的情況下,想要賺到超過通脹的錢,是比較困難的。大量的國營企業,甚至是因爲市場反應遲鈍,在90年代這樣野蠻生長的過熱經濟周期裏面虧錢。
經濟整體過熱,各省冷熱不均不說,各地各部門都找财政部救急,而财政部可遠遠不如後來那麽财大氣粗,可以說,目前的财政部是有史以來最窮的一屆。不僅僅窮,而且,地方都擔心财政部借地方的錢不還,所以,中央提借錢,沒幾個地方相應,都是捂緊錢包,要錢絕對不借。93年,劉部長杠杆接任,在海南開财政會議,全國各省的财政代表都來了,劉部長直接自嘲:“李部長同志任财政部長時有上衣和長褲穿;王部長同志任部長時,還有襯衫;到我這兒隻剩下背心和褲衩了。”會上有同志跟他開玩笑說:“您可能連背心都沒有,隻剩下褲衩了。”可見,這個年代的中央财政是有多窮。
窮就算了,問題是借錢都困難,财政部發行的國債,都是響應了了,沒多少機構熱衷購買。
因爲,這年頭的國債利率高不假,但通脹瘋狂程度,比國債利率還要高的多。買國債就輸了,随便倒騰什麽商品,都可能比國債報紙。恩,這就是經濟理論裏面的過熱周期,過熱周期以投資者的角度分析,是商品爲王,你倒騰煤、倒騰鋼,倒騰有色金屬,倒騰石油,随便搞點什麽大宗商品,都是遠遠跑赢通脹。
過熱周期,GDP經濟增速快、通脹也高,很多人發現收入和利潤雖然在增長,卻遠遠跑不赢物價,甚至,90年代很多人生活比80年代更困難,因爲,通脹太過于嚴重,少數的時代弄潮兒,可能會在這個年代迅速攫取大量的财富,但是,大部分人其實很難在這個年代保證自己的收入增長超過通脹。
成熟的經濟體,過熱周期之後就是滞漲周期,滞漲周期的特點是,經濟增長停滞,且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可以說,滞漲期比之前的過熱期更痛苦。
過熱周期好歹還是收入和物價都在漲,滞漲周期則是收入漲的慢物價漲的快。
滞漲之後,則是衰退期,衰退期GDP爲主的經濟指标一年比一年低,但好在通脹也是一年比一年低,甚至有可能會進入通縮。雖然,衰退期可能會伴随着大量的裁員和失業,但是,由于通脹比較低。政府意識到經濟處于衰退之後,會實行減稅和貨币寬松、降息等等政策刺激。隻要不在衰退期失業,或者是被降薪,衰退期一開始不适應,等适應了之後,則會比之前過熱和滞漲更好一些。
更何況,衰退期是經濟一年四季的冬天,既然衰退期都來臨了,大量減稅和寬松政策,會改善很多企業的經營。
随着很多行業經濟複蘇,則是會迎來經濟發展最理想的周期——複蘇期!
複蘇周期,由于衰退時期大量的寬松貨币政策和減稅降低成本的政策依然延續。而且,經濟處于低通貨膨脹,GDP增速卻是不斷的回升。這種低通脹,高增長的周期,是經濟一年四季的春天。
但那種複蘇、過熱、滞漲、衰退四周期循環,是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規律,尤其是,美國的經濟規律,并不是放之四海都準的道理。
就如,南美洲的通脹一直很高,基本上,看不到衰退期、複蘇期,長期以來,南美洲的經濟隻存在兩個周期過熱期和滞漲期,過熱期是GDP和通脹都在快速漲,滞漲期的GDP不漲,通脹繼續漲。把歐美作爲模闆的周期理論,套用的全世界不同地區,會發現很多地區都跟歐美的周期不一樣,各國各地區都是有不同的國情和地區情況。
中國經濟如果以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周期循環理論分析的話,會發現非常混亂,可能一會兒是滞漲,一會兒又倒着回到過熱,一會兒又跳過去,變成滞漲、衰退。一會順時針,一會兒逆時針,周期完全是支離破碎,不規則運動的。
周期理論指導中國,有時候靈的跟神一般。有時候,根本就是瞎扯淡,根本就不靈。時靈時不靈,說明經典的周期理論,其實并不是爲中國量身定制的。
想要根據周期規模理論裏面的商品、債券、股票、通脹、GDP的階段性表現來定義中國的周期不是不可以,但是……照搬其他國家的經典理論,可能是不行的。這至少需要等,中國本土的經濟學家來研究出一套中國的經濟周期規律。
但是,林棋不希望中國出那麽牛逼的經濟學家,因爲,一個國家出了一批偉大而經典的經濟學家,多半證明一件事——該國經濟不行,經濟有病!
隻有國家經濟非常糟糕,才會遍地經濟學家,思想深度和理論深度都是很高。蘇聯解體之後,東歐各國苦逼的日子多了,經濟學家一堆。另外,南美洲國家,随便找一個人侃什麽貨币政策、彙率、經濟周期、庫存周期之類的都是了如指掌,經濟學對于南美國家,等于是常識,根本就不需要接受教育,就能深刻的懂各種經濟理論,且,個個都是人才,舉一反三能力,到其他國家,都可以當經濟學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