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重要的,林總可以自己事後浏覽工作郵件,或是在新創業系企業内網,可以了解到相關的事項。
而在雙十一策劃和籌備事情彙報告一段落後,小雷又将關于邵氏院線的國内首家影院開業的簡報遞給林棋過目。
國内的電影發行機制改革的文件,這次的改革,直接跳過了原本曆史上93年的過度改革,讓電影發型制度更加市場化。
從建國到上世紀90年代初,國内電影發行放映都延續一種統購包銷加層級發行的模式,即每部片子都由中影公司一次性以固定價格買斷,然後按照省市縣的行政層級依次派發到各地電影院。這種模式,非常不市場化,賣的好的電影和賣的差的電影,收入并沒有多少區别,這樣一來,嚴重壓抑的電影投資的熱情。比如,《少林寺》當年那麽火爆,但實際上,制片商和發行商,僅能拿到賣拷貝的錢,相當于普通産品在賣,而不是文化産品,也體現不出,《少林寺》拍火了之後,能給影視制作方,帶來的利潤。
反倒是香港那邊《少林寺》僅有一千多萬出頭的票房,卻是遠遠比國内2億以上票房帶來的利潤要大的多。
因爲,國内《少林寺》火爆,不過是火了底下的影院,購買了拷貝之後,不會再支付更多的票房銷售分成了。更過分的是,一個地區的影院放映過了之後,再把二手拷貝賣給下面的放映單位。一份拷貝,可能被十家以上甚至更多的影院放映幾年之久,一直放映到電影拷貝作廢,不能再放映爲止。然而放映了可能超過上千次,卻僅支付了購買拷貝一次的錢。
而香港采取的是市場化的票房分成,即使是再不好的分成制度,也比那種大鍋飯,熱門的電影和冷門的電影,都是賣拷貝。頂多是冷門電影賣幾十個拷貝,熱門電影賣了一百多個拷貝的區别。
也正是因爲,過去的制度壓抑了電影的投資熱情,投資方知道,最多全國的收入加起來,不可能超過200萬。所以,投資電影一般也就幾十萬至一百萬到頭了。成本一直壓的這麽低,自然導緻改革開放初,國内根本沒有所謂的大片。
别說的跟好萊塢大片比,就是跟香港的電影比,不說其他就是成本方面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這也導緻,改革之後,觀衆紛紛的看港台和海外的影片,國産片短暫的高潮之後,迅速的開始回落。
所以,到了90年代,進行了一次發行制度改革,不再是由中影公司一家單位作爲發行方。也取消了那種一個拷貝多少錢的買斷制度,而是開始試行電影票房分成制度。不過,90年代的分成制度,并不是太成熟,管理方面有嚴重的漏洞,瞞報票房很普遍,比如,試行院線制度之後國内票房不進反退,倒退到10億元一年的水平,停滞了多年。
一直到2003年左右,院線制度改革成熟之後,電影票房市場才迎來了十多年時間增長了近50倍,也使得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成爲僅次于北美的超級大市場。
而之後的國産電影,固然是有不少爛片,但是《戰狼2》、《紅海行動》這樣這種意義上的大制作、大場面,也是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爲,院線分成制度,讓一些真正好看賣座的電影,是有收入和利潤的。
總的來說,國内電影想要源源不斷的擁有大片,主要應該是靠國内電影院線市場的開發。海外的票房分成,僅僅是補充。
即使是好萊塢電影巨頭,也是先重視美國的本土院線分成市場,之後,才是海外的發行業務的收入。因爲,本土市場的渠道,能分到的收入是更多,也減少了關稅等等開支。所以,本土市場的一塊錢的票房,至少等同于海外三四塊錢的票房的分賬收入。
理想的情況下,就是本土市場就可以賺回一部大片的投資。之後,出口到海外市場,無論産生多少收入分賬,都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也正是因此,林棋将國内電影票房市場正式的試行院線制度,視爲華語電影市場,真正開始騰飛的物質基礎。
相對于國内的市場而言,香港和海外的華語片市場的想象力空間,都是太小了。
“邵氏院線在國内市場已經開業了?”林棋很的驚喜。
“是的!”小雷拿着報告說道,“深圳邵氏影城,投資了1億元,擁有21個放映廳,最多可以容納5000名觀衆。并且,影城内設立購物商場、咖啡廳、網吧、圖書館和查克芝士餐廳等等不同的場景,開業一周以内,每天吸引超過十萬人才進入消費。一周積累超過百萬人次,人氣可謂紅的發紫。目前,平均票價5塊錢一張,但卻是不斷放映最新的電影,分爲不同的觀影廳,既提供了社交氛圍,又有不同影片題材選擇。所以,極大的擴大了市場。”
随後,小雷在林棋的電腦上操作,輸入邵氏院線的網址,将新聞資料放大給林棋過目:“這個……”
林棋看看新聞之後,看到每天收入超過8萬元的效益,不由點了點頭。票價不太高的情況下,居然能收入這麽多票房,說明了人氣是不菲的。
更何況,這麽大規模的影城,是會形成巨大的人流量,進出影城,會帶動周邊的生意增長。也正是因此,深圳邵氏影城,自己選址開發,整個影城大部分的場景,都是自主經營,實際上,收入可不僅僅是依賴于電影票房本身。
實際上,香港電影市場在92年已經觸頂,之後,就開始盛極而衰。原因有很多,其中,香港本地的電影院線數量不斷的減少萎縮,造成電影票房市場迅速的縮水,從原本是10億港元規模的市場,跌破4億港元。本地票房市場失守,而海外票房遇到越來越強大的好萊塢,更是全面潰敗。
香港電影黃金年代,一度是代表華語片的巅峰之作水平。在亞洲市場,也長期是第一。而華語電影想要再度複興,最好的是在香港市場遇冷的時期,有新的市場可以補上這個缺口,乘着老一輩商業電影人才還未凋零,重新把這些人的經驗,複制到更大的市場。
這樣一來,市場才能在香港的經驗基礎上,發展到更高的水平和規模,減少了華語商業電影發展的商業積累。
而後世的很多華語商業電影,演技浮誇、特效五毛、劇情扯淡,更多主要是因爲,經驗的問題。如果是有更多的經驗積累,投資、劇本、劇組、市場都不存在短闆,也是能夠制作出好萊塢那樣的工業級水平的電影。而不再是停留在,小作坊,手工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