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實行的是股東和員工身份重複,所有的員工未必都是股東,但所有的股東都是員工。
正常退休的情況下能夠持有股權,但是,去世的股東不能把股份讓其财産繼承人接受,而是折算現金,由公司收回股權。
離職的員工,也是一樣處理。一旦離職,手持的股權,都要賣給公司,不允許任何非公司員工持有公司的股權。
這種激勵機制固然留住了大部分的一流人才,在公司取得成績的員工,一般都不會輕易的離職跳槽,即使其能力已經不能負擔重要的職位,但也可以做也一些簡單的工作,隻獲得股東的權益,也可以讓其混的很滋潤。
當然了,這樣一來,公司的業績虧損,也必須要向員工,尤其是持有股權的骨幹員工解釋。
雖然,多了一層束縛,林棋不能做任何決策都不讓大家知情,但實際上,讓員工和股東參與決策,長遠而言,對公司是有利的。
尤其是,新創業電子公司這樣的企業,長遠而言,人才才是企業最大的财富。逐漸讓人才有“當家作主”的感覺,比自認爲是“打工”,完全沒有主人翁意識要好。
這種混合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激勵制度與一身的制度,成就了華爲。90年代的華爲還未很弱小的企業,其産品在國内也隻能是低端産品,主要向想鄉鎮市場銷售。但是轉眼到了21世紀,華爲畫風突變,逐漸成爲世界頂級的科技巨頭,電信設備行業的老大。這種科技含量很高的領域,也能獲得競争優勢,可見華爲的激勵制度,确實有獨到之處。
各大比方,後來全世界的同行都是懶懶散散,很少有更高科技公司拼命加班,隻爲了比競争對手領先一部。而華爲内部的員工,幾乎把加班拼命當作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要途徑,而且,有才華的人,拼命确實能獲取巨大的回報。這種狼性的做法,用利益激發内部有上進心的人拼搏。最終的結果,就是華爲的人比對手更辛苦更累,所以……在行業登頂,從很弱小的一家公司,成爲最強大的巨頭。
新創業公司制度的設計,不完全跟華爲一樣,有着大量的差異。比如,林棋目前持有股份超過98%,每年向内部出售1%股權。想要減持到華爲創始人任正非1%那麽少的股權的程度,還需要九十多年。
所以,林棋雖然讓員工有知情權,但是,真正拍闆還是他自己。隻不過,相當于是古代開明皇帝,通過早朝、奏折等等方式,讓手下大臣感覺自己能通過影響皇帝,從而影響國家大事。這樣,一些虛心接納大臣的良好建議的皇帝,會被認爲是明君。明君不需要顧及老百姓的利益,反正“民”不是老百姓,是這些官員、讀書人、地主、富商等等階層,這些基本盤如果穩住,局面肯定不會一下子徹底崩掉。而一些看的太透徹,太脫離統治階級的皇帝,則會被統治階級抛棄,并認爲其是昏君,然而統治階級離心,大部分這種昏君就崩盤了。
以公司的角度來看,統治階級自然就是這些股東和骨幹,留下上升通道,讓後備的優秀人才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并且獲得激勵,這就能保證公司基業長青。
“美元儲備留1億就夠了,其他的美元陸續通過市場交易,逐步賣給需要的人。”林棋在公司内部開會時候,對骨幹員工和股東們說道,“每天減持美元不低于1500萬!”
“老闆,真的這麽做?”雖然,提前一年把公司大量的現金換成了美元,甚至,借了20多億港元的貸款。之後,以不到1美元兌換6港元的成本,換回了超過5.47億美元的的儲備。
以1美元兌換8港元計,也能賺取超過近11億港元的利潤。實際上,現在1美元兌換港元,還9港元也并不是難事。
從這一點就足以讓整個公司高呼,老闆英明!
不過,如果現在把美元換成了港元之後,港元依然暴跌,并且,外商不接受港元的話,那麽,公司可就要虧慘了。
“當然!”林棋毫不猶豫的說道,“實際上,我們短期需要償還11億港元的債務和利息。長遠還陸續要償還10多億本息,按現在這個彙率換,絕對不虧。反正,遲早都是要還債的!另外,港府恢複聯系彙率制估計也快了,外商就會重新接受港元支付……總而言之,依據我個人的判斷,現在港元被低估了,未來聯系彙率制之後,會比現在的彙率要高!否則的話,彙豐銀行它持有外彙部分創造的收益,還不足以抵消其持有更多港元資産造成的損失,你覺得,政府會讓彙豐虧本嗎?”
“肯定不會!”在座的都知道,彙豐真實的影響力,可能在港督之上。
彙豐不僅僅是香港最大的銀行,也是準央行,而且,這家準央行還是上市公司,持有彙豐股權的股東不僅僅有傳統的英國資本,以及香港當地資本,更有很多股權是美國華爾街金融資本持有。
通過彙豐就能夠分潤大量的香港經濟成長紅利,這些資本怎麽會讓彙豐虧本呢?
普通的香港中小型銀行,想要不虧損,港元彙率要到1美元兌換7港元左右,所賺取的利差才能對沖掉彙兌損失。但是,彙豐、渣打之類的銀行,之前就大規模買入了美元,雖然不能完全對沖掉港元貶值虧本,至少,港元貶值到8,也一樣不會虧。
而考慮到這些大銀行的利益,讓其稍微賺一點,那麽,港元和美元的聯系彙率不會低于8!
這麽一來,衆多的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可能會陷入虧損,反而給大銀行提供了兼并和收購中小銀行的機會。
所以,港元彙率最終肯定是大部分的銀行會虧損,但少數有準備的大銀行的彙兌收益能對沖掉港元資産貶值的損失。
這個判斷,并不是林棋自己推敲出來的,而是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财務智庫,通過大量的資料和專業知識,從而推斷出來的。
結合林棋對于後來港元聯系彙率制所制定的固定彙率,也難免有點恍然大悟的味道。這些準央行級的銀行,果然是牛逼,可以通過自己當裁判員或幹涉裁判員的判決結果,制定出對自己有利,同時削弱競争對手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