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儀嗯了一聲,将擡腳要走,又回頭問了句,“李五前兒又問了一回,他大伯下一任,有什麽信兒沒有。”
“就秦鳳路吧,做一任安撫使。”秦王臉色微冷,“李學璋這個人,心眼太活了些,他那隻腳,恨不能踩齊所有的船。放到秦鳳路看看吧,要是這一任還定不下心,哼。”
陸儀被秦王這似有似無的一聲冷哼,哼的心裏一緊,忙低頭應了,退了兩步,轉身走了。
……………………
徐太太一直病到臘月二十九,大夫來診了脈,說脈象平和了,藥不用再吃,隻是不能太辛苦,還是要好好将養一陣子,畢竟久病初愈麽。
姚老夫人也是臘月二十九這天,看了這一年裏的最後一趟脈,就說她好了。
她倒不是爲了大家過年過的舒心,而是,大年三十請大夫,這可不吉利,一直到正月十五,她都一定要好好兒的,大夫無論如何是不能上門的,到她這個年紀,最忌諱這樣的不吉利。
大年三十一大早,永甯伯李老太爺帶着二兒子和五個孫子,先從伯府大門起,新桃換舊符,挨門貼春聯,伯府不算小,要貼的門多,換了桃符春聯,李老太爺又帶着兒子孫子,往族裏幾個長輩族老家中,送了桃符門神,直忙了整整一天。
姚老夫人也不能閑着,坐着轎子到府裏各處拜各種神,再到廚房轉一圈,回來再親手擺好初一祭祖先祭神的幾樣最主要供品,忙完,這一天也差不多了。
臨近傍晚,永甯伯府上上下下燈火通明,到處是亮堂的、喜慶的大紅大綠,丫頭婆子們個個喜氣盈腮,腳步輕快,走路帶風,處處都要洋溢着年節應有的喜氣和吉慶才行呢。
一年中用不了幾回的榮禧堂裏,外面擺了一桌,李老太爺高居上首,二老爺李學珏坐在老太爺左邊,李老太爺招手叫了大孫子李章顯,讓他坐到自己右手邊,李學珏下首是二爺李文栎,對面是三爺李文林,李文山和李文岚坐了最下首。
二老爺一幅看笑話模樣,不停的瞄着李文山和李文岚。
李文山和李文岚卻渾然無覺,老太爺疼孫子,李章顯又小,緊挨老太爺坐着,很正常啊,他們家裏,有好事兒,從來都是阿夏排在最前的。除了顯哥兒,兄弟中間,他倆最小,不陪末座,還能坐哪兒?
二少爺李章明跟着阿娘趙大奶奶,在裏面一桌。
裏面也是一桌,和平時用飯一樣,從嚴夫人到姚四奶奶,全都站着侍候,坐着的,還是平時那幾個,還是一樣的位置。
郭二太太避開嚴夫人,時不時狠剜徐太太一眼,她嫁過來這些年,年夜飯不坐着吃,倒要站着侍候,這是頭一回,都是小三房,多餘出來的一房人,非得腆着臉往府裏擠,偏還擠進來了,老祖宗的心情,她覺得她比老祖宗更加感同身受。
趙大奶奶時不時瞄一眼徐太太,再瞄一眼不停的狠剜徐太太的郭二太太,保持着臉上得體的微笑,心裏卻跳動着一團幸災樂禍,雖說站着,心情卻還不錯。
她總覺得,那年春闱,老五沒下場,一定是從王爺那裏得了什麽信兒,他得了信兒,自己躲遠了,卻一聲不響的看着他大哥下場考試,讓他大哥從此沒有前程,這人,怎麽能壞成這樣呢?
阿娘說的對,這人哪,爲了往上爬,什麽黑心爛肺的事做不出來?庶出子有幾個不是壞的腳底闆流膿的!
可她那一對舅姑,偏偏瞎了眼,豬油蒙了心,這麽個壞種,她們還能紅口白牙說他什麽忠厚,真就是一個呸字!
黃二奶奶外面台上一台大戲,屋裏連台大戲看着,原本應該挺高興的,可這會兒,她既高興不起來,也沒有看戲的心情。
夫人回來之後,她就被派了管事的活兒,到現在,要緊的事越管越多,不說壓過大嫂,至少不比她權輕了,大嫂和二太太已經把她歸到巴結小三房那一堆裏,隻要見面,就時不時譏諷她幾句,平時撥火使絆子就更不用說了。
她這個被拖上了台的,開始還能跑跑龍套,現在……還看什麽戲啊,現在是她演給别人看了!唉,她這一肚皮接一肚皮的煩惱啊。
沈三奶奶嫁過來這兩三年,這是頭一回年夜飯要站着侍候,不過她倒無所謂,老一輩三個媳婦兒都站着呢,她心氣平和的很。
姚家是大族,姚四奶奶在家裏當姑娘時,從家到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常聽嫁出去的姑姑、姐姐們說當媳婦的苦,她這門親事,就小家來說,很是高攀,她這個婆婆,又是出了名的精明強幹,眼裏不容沙子。
從定了親,她就悄悄兒的請教族裏的姐姐們,苦練侍候婆婆立規矩的各項基本功,以及中等高等各種這個那個,嫁過來前,就做好了吃足媳婦苦的技能和心理準備。
可到現在,她那些功夫竟然沒機會施展,也就是今天這年夜飯上,比做姑娘時委屈了,可作爲老一代小一代七個媳婦中最小的那個,今天這苦,也就是一直站着罷了,站的竟然有點兒累了,她苦練的基本功,好象已經荒廢了,姚四奶奶剛剛昂揚起來的鬥志很快疲軟下來,有點兒分心的盤算起了初二回娘家這件大事……
徐太太好好歇了這幾天,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這會兒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跟在嚴夫人後面,用心侍候。
今年這年夜飯氣氛不對,連玉姐兒都覺出來了,乖巧無比的坐在椅子上,時不時拉一拉緊挨她坐着的李夏,“九姑姑,我想吃那個糖……”
“噓!”李夏瞄了眼已經一個眼刀沖她飛過來的姚老夫人,俯到玉姐兒耳邊,低低道:“現在不能吃糖,你看太太婆生氣了。”
玉姐兒看了眼姚老夫人,連連點頭,不敢再說話,太太婆最近兇得很。
内外兩桌,都是一片安靜,外面戲台上小唱微微一點顫聲,都清晰入耳。
那個,看留言有說阿夏庶出什麽的怎麽入宮之類,這一句裏牽涉到好多好多,一件一件說,先說庶出這個話題。
極端歧視庶出,這是韓國那邊的事,我大中華,沒有過。
庶出和嫡出的法律分界,終于唐,到宋,從法律上來說,庶出嫡出,是完全一樣一樣的法律地位,承爵襲官恩蔭什麽什麽都完全一樣,更不用說什麽分财産之類了,一樣一樣的!
至于區别,大約就是母族的區别,雖說庶出子的外家,也就是嫡母的外家,但有沒有血脈關系,那是完全不同的,庶出子,隻有父親一方的人脈和資源,而缺少來自生母一方的,這才是,結親什麽啊,以及官場上,庶出不如嫡出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自己實力夠強,這些,統統不是問題。不存在任何什麽沾上庶出不能這個那個的,都行!我大中華,父系啊親愛的,以爹論事兒。
别強調庶出哪能哪能了,那是棒子規矩,一股子泡菜味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