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倫船甲闆上,德雷克皺着眉頭從桅杆上爬下來,喃喃自語:“今天風向不好。”
在他身後近海,由蓋倫船、武裝商船、商船組成的船隊正挂着半帆,準備駛向海灣。
他們有近三十條船,其中屬于英格蘭的主力戰船不多,多數爲武裝商船,除此之外還有一路走來德雷克向商人、海盜們借來的商船,其中有四條船被他改造爲火船。
戰鬥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們突襲沖進普利茅斯海港,如果敵人沒有防備就趁勢展開登陸進攻,配合城北的陸軍一起拿下城鎮。
如果敵人有所防備,就用火船燒掉船廠及港口停泊的船隻,爲下次襲擊創造機會。
由這一戰術着眼,今天的風向并不算最壞,海上吹着西南風,意味着駛入海灣後船艦很快就能靠近港口展開突襲。
壞處則是普利茅斯海灣的暗礁太多,對他們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艦隊有半數平時跑的都是東方航線,甚至有兩條船此前幾年一直在波羅的海和莫斯科公國貿易,對普利茅斯海灣的暗礁并不熟悉。
船隊已靠近海灣,德雷克扶着船舷對矮小的通信艇上水手喊道:“告訴伯爵,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是,明軍在港口船艦很多且有所防備,焚燒船廠後他們因風向無法原路返航,就順風駛入普利姆河,依靠狹窄的河道來擺脫敵軍——當然,沒人願意這麽做,一旦局面壞到那個程度,他們可能需要在河裏自沉一兩條船來堵塞河流。
其實德雷克這一路一直在心裏抱怨,抱怨女王的表弟爲什麽非要和岸上的陸軍協同作戰。
在二三百年後,協同作戰是一個褒義詞,它意味着不同組織、不同力量,在不同領域共同爲一個目标而努力作戰;但在這個信息溝通極爲不暢的時代,協同作戰是個傻主意,往往意味着一團混亂的災難。
開黑沒語音,溝通靠托夢。
前兩天船隊剛抵達普利茅斯附近海域,王弟當即單方面決定要和陸上的查爾斯伯爵來一場陸海協同作戰,派人告知圍城大營的伯爵,艦隊将于今日向普利茅斯港口發起進攻,讓貴族軍團準備好配合進攻。
這沒啥問題,可昨天海上刮得是西風,所有船都抛錨趴窩,根本沒辦法偵查海灣以西的情況;今天風向終于有一點兒變化,吹了西南風,倒是對進攻有利,但還是沒能做好偵查。
偏偏德雷克還不能說王弟半點兒不是,他到現在還沒個爵位呢,在倫敦的大貴族眼裏就是個善戰的海盜老兵,本來女王都打算授予爵位,普利茅斯就出了這事。
在倫敦,聽霍金斯說女王本打算開戰前授予他爵位,結果被剛從牢房裏放出去的楊高給攪合了……整個倫敦的人們都說女王不應該再在這個時候把楊高請進宮廷,即便他已經洗脫嫌疑,終究是個大明人。
但架不住楊高理直氣壯的要爲自己正名,大明帝國險些打斷了咱的老腿,疤還在呢,咱哪兒能再爲它效力,現在咱被英格蘭女王信任,自要爲英格蘭出力,出的第一個力,就是支持女王授予德雷克爵位,在宮廷與一衆舊貴族展開辯論。
出發點非常明确,德雷克能以功勳受爵,那英格蘭就比法蘭西強、就比西班牙強,假以時日西法兩國不受重用的人肯定都要到英格蘭來試試運氣——别的都不用說,這就新舊倆死對頭,就搔到了癢處,剛剛好。
本來霍金斯、德雷克看老頭這模樣還挺高興,一分析确實覺得老頭兒說的是真話,他話裏話外是爲德雷克好、爲英格蘭好,可實際上他真想說的在二人聽來,意思還是想讓英格蘭重用外國人。
誰是外國人?楊高就是外國人,聽明白這個再去聽他說的話,也就明白了楊高偷換的概念:假如今天德雷克能封爵,那明天他楊高立功就也能封爵。
别管外國人不外國人,霍、德二人當時是真覺得楊高跟自己是一條心。
結果前腳辯論赢了,後腳楊高就使出個大絆子,偷偷摸摸跟女王說他非常支持授予德雷克這樣的英雄爵位,但建議女王不要在現在授爵,說現在授爵位是什麽,是師出無名。
要授爵,就要在戰争結束後作爲戰功賞賜,以在今後激勵其他有才能的人爲王國效力。
女王一聽,是這麽回事,立即學習了來自大明的先進經驗,德雷克封爵的事兒就此擱淺。
把海盜頭子差點氣死還沒地方說理,那這仗要是輸了呢?輸了爵位不就沒了?反倒是他楊高要是什麽時候立個功,已經在女王心裏打下基礎,弄不好就真給他封爵了。
況且這關竅是,德雷克沒爵位,在軍中空受尊敬卻無實權,凡是都要聽那個沒打過幾場仗的王弟說了算——那這仗還有的赢麽?
讒言!
這老頭子壞得很,進讒言!
眼下陸軍收到王弟的消息,隻怕不敢不進攻,眼看着約定進攻時間已至,德雷克爲謹慎期間向王弟建議延緩進攻……延緩得了麽?這是協同作戰,他們自己說了不算。
海軍不進攻,陸軍打進城若不能一戰制勝,則是損兵折将白打一遭,誰又願意看見這般局面?
戰艦駛入海灣那一刻,風吹在臉頰很冷,德雷克又想起在倫敦時楊高爲女王分析普利茅斯明軍時提到的一個詞,騎虎難下。
當時他還不太懂,騎在老虎背上又能怎麽樣,該下來不還是要下來?
現在他明白了。
明白歸明白,駛入海灣意味着這場海戰已經開始,所有人都要打起精神來,随着水手長抽出細劍,座艦左舷在接連不斷的轟鳴聲中傳出一陣震動,六門荷蘭鍛鋼炮、十二門回旋炮發起轟擊。
他們在海灣西岸的礁石上斷斷續續看見明軍步兵,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麽,德雷克眯着眼睛搜尋着,沒有在那些人身旁的礁石上看見火炮,讓他松了口氣,不過其實就算在那看見火炮也沒什麽關系,礁石太小又不夠平坦,不足以成爲放置火炮的炮台。
不過他還是看見一些非比尋常的東西,那些明軍不知道在布置什麽,把一個個木箱小心翼翼地推下海,順着風向水流,飄飄蕩蕩地朝他們必經之地晃過去。
爲了躲避礁石,他們的艦隊排成線列,這麽看總會有船艦會撞到那些木箱。
那裏面會是什麽呢?
每個箱子裏藏着一個扛鋤頭的明軍士兵,靠近後打算把他們的船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