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類似的情況,在霓虹國、腐國等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國家中出現。
不過也如同山姆國一樣,他們在量子計算機項目投入的資金實在是太多了,已經不允許他們随意的撤消解散這個項目。
而且他們也知道,量子計算機項目作爲高端科技的重要一環,他們也絕對不允許這麽重要的一環,落入他人的手中。
所以即便是明知道虧本,他們也必須要研究下去。
隻期待能夠盡早的跟上華夏,跟上星辰集團。
各方的老闆想得倒是挺好的,但是在沒有任何技術支撐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不可能能夠在短時間内讓自己的技術得到巨大的飛躍。
幾乎所有項目的技術負責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同一件事情。
或許他們的老闆,都沒有想到,在壓力之下,下面的技術負責人選擇了放棄。
實際上也可以,很好理解。
對于這幾個國家的量子計算機項目的項目負責人來講,他們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人。
如果能夠研究成功,在他們的頭銜上面會挂上一連串的榮譽。
但如果研究失敗的話,對于他們來講,也并沒有太大的損失,甚至反而還能夠因此反撈一筆。
星辰集團一個月時間完成了量子計算機小型化這件事情,在科技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甚至還爲此引發了不小的動蕩。
不過這些動蕩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之後才能夠展現出來,現在暫時還不知道如何。
相對比國外的那些企業,國内的企業要暗自慶幸。
幸好自己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要不然的話,按照這種情況,肯定也是打水漂。
并不是說他們在量子計算機研究項目上面沒有花錢。
實際上,他們在這個項目上面花費的錢也不比其他公司少,甚至還過之而猶不及。
不過相對于國外的那些企業,他們這些企業或者是學院,則要好受多了。
在那些專家教授離開的時候,星辰集團也是答應了跟他們共享一定的技術成果。
但是這些技術成果并不一定是指量子計算機上面的技術,而是其他項目的技術。
畢竟對于已經放棄研究的學院和企業來講,拿着量子計算機技術,他們也沒有用。
還不如拿其他技術。
當然,想要通過這個方法挽回多少損失,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相對比其他國家的人來講,他們的最終遭遇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跟星辰集團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合作關系。
以後有什麽合作的話,也有一定的優先權。
星辰集團以一個月時間完成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的任務,向所有人展示了什麽叫做技術。
以前也不少人懷疑星辰集團,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的推陳出新各種産品,是因爲他們提前研究好,隻不過是沒有放出來。
然而,這一次一個月時間完成量子計算機小型化,把他們的臉打的啪啪響。
不過實際上确實如同他們所猜測的那樣,之前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的推陳出新,确實是因爲提前擁有相關技術,隻不過是按照階段放出來而已。
不過對于這這一次快速完成量子計算機小型化,還真的是他們本身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甚至劉明宇都沒有給予任何幫助。
不過,也不需要幫助。
因爲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劉明宇早在之前就已經把所有的技術給點亮了。
隻不過是張茂才他們還沒有把他們腦海中的技術給呈現出來而已。
有潘建國教授他們的加入,再加上旁邊有張永才在刺激,張茂才率領着團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的任務。
在這次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說感觸最深的,當屬潘建國等幾位教授,以及跟着他們一起過來的隊員們。
實際上他們參與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的任務,也隻不過用了半個月時間。
但是在這半個月時間裏面,他們真正的見識到了星辰集團研發人員的恐怖之處。
也終于明白了,星辰集團的産品,爲什麽推出得如此之快?
這跟研發人員日夜兼程的追趕進度有關,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們腦海中的靈感,就仿佛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樣。
每每到了一個難題,總會有人提出一個恰當的方案解決這個難題。
這半個月時間裏面,遇到的難題,根本不可能超過一個小時,就會得到最完美的解決方法。
潘建國等一行人,簡直是看傻眼了。
還有這種操作?
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當他們也加入研究團隊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仿佛也像是進入了一種特殊的模式。
如果硬要形容這種狀态。
潘建國願意稱之爲頓悟狀态。
一開始潘建國還以爲隻有自己一個人是如此,但是到了後面發現幾乎每個人都是如此。
各種精妙的技術,就仿佛天生生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一樣,随時可以使用。
劉明宇點亮科技樹的時候,有時候會選擇個人接納那些技術,有些時候則會選擇整個項目的研究人員接納相關技術。
潘建國一行人,雖然在開始的時候還沒有加入項目研發部,進入正式的研發工作,所以并沒有這種感覺。
然後當他們正式的加入研發工作之後,被默認爲成爲一名真正的研發人員。
所以劉明宇爲整個項目花費大量的積分的技術資料,則會主動的出現在每個人的腦海之中。
這也是爲什麽潘建國等人能夠感覺自己像是進入了頓悟狀态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實際上量子計算機這個項目,作爲劉明宇特别關注的重中之重的項目,除了極個别的核心技術之外,絕大部分資料都是整個項目部共享。
所以,潘建國一行人完成了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的任務之後,也基本上全面接收了關于量子計算機的絕大部分技術資料。
也就是說,隻用了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再加上一個項目。
就把潘建國等幾位教授的團隊所有成員的技術底子,拉升到了星辰集團的正常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