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府衙,廂房。
楊嗣昌手中拿着朝廷的塘報發呆。
原山東巡撫宋學朱,調整到兵部出任兵部右侍郎,原工部右侍郎程識益,出任山東巡撫。
一次看似平常的調整,打亂了楊嗣昌的心神。
表面上看,宋學朱得到了提拔,能夠以山東巡撫的身份,出任兵部右侍郎,換做誰都是滿意的,至于說程識益,能夠從清水衙門的工部到山東出任巡撫,也是皆大歡喜。
但楊嗣昌從中察覺到了危機。
雖然離開了京城,出任兵馬大都督,負責剿滅流寇,但是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宜,楊嗣昌還是清楚的,且楊嗣昌所有的奏折,都是直接給皇上的,朝中有什麽消息,皇上也會想辦法以各種方式告知他楊嗣昌,但這一次調整山東巡撫宋學朱,楊嗣昌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宋學朱的身份有些特殊。
原任的山東巡撫朱大典,在山東有威望,穩定了地方的局勢,特别是後金鞑子入關作戰,橫掃北直隸,打算進入山東的時候,朱大典聯合薊遼督師吳宗睿,硬是打敗了後金鞑子,逼迫後金鞑子撤離了關内,回到沈陽去了,這是巨大的功勞。
可惜皇上擔憂登萊新軍的力量不斷的壯大,調整了親近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的朱大典,讓山東巡按禦史宋學朱出任山東巡撫。
楊嗣昌很清楚,皇上重用宋學朱,目的就是限制登萊新軍的不斷壯大,宋學朱是皇上的一枚棋子,專門用來對付吳宗睿。
楊嗣昌離開京城之前,主政兵部的時候,就看到了諸多彈劾宋學朱的奏折,不過内閣、兵部和吏部,都壓下了這些奏折,内閣諸多的大人,包括吏部尚書,都清楚皇上的态度,也知道宋學朱的作用,沒有誰會将這些奏折翻出來。
那個時候,楊嗣昌完全支持皇上的決定,暗地裏也對宋學朱表示了支持。
楊嗣昌與吳宗睿之間沒有什麽恩怨,也不熟悉吳宗睿,但是他很清楚,吳宗睿的實力不斷的壯大,而且不大聽從皇上和朝廷的調遣,這裏面暗藏危機,時間長了,吳宗睿必定成爲難以控制的藩鎮,這是皇上最爲擔憂的事宜,也是大明朝廷難以穩定的根源。
有了這樣的想法,楊嗣昌數次的支持宋學朱,在宋學朱遭遇諸多彈劾的時候,也旗幟鮮明的支持宋學朱,直接幫助宋學朱控制山東的局勢,插手登州和萊州的諸多事宜。
離開京城之後,楊嗣昌同樣關心山東的局勢,關注山東巡撫宋學朱是不是真正能夠幹涉登州和萊州的事宜,是不是真的能夠爲皇上和朝廷辦好這件重大的事情。
内心裏面,楊嗣昌無所謂山東巡撫的人選,隻是理解皇上的心思,對宋學朱表示了支持,這樣做,楊嗣昌能夠穩定自身的地位,能夠長久的掌控權力。
宋學朱突然離開了山東,進入兵部,出任兵部右侍郎,觸動了楊嗣昌敏感的神經。
通過一些手段,楊嗣昌知道了宋學朱爲什麽被調整,因爲兵部尚書傅宗龍公開了宋學朱被彈劾的諸多奏折,吏部對此表示了支持,内閣根據兵部和吏部的建議,向皇上提出了調整山東巡撫的建議,皇上采納了内閣的意見。
嚴格說起來,宋學朱雖然遭遇到了彈劾,但調整到京城出任兵部右侍郎,還是被提拔和重用了,皇上在這方面還是堅持了自身的決定,沒有虧待宋學朱。
兵部尚書傅宗龍是楊嗣昌直接推薦的,在這麽重大的事情上面,沒有任何的書信,也沒有告知宋學朱被調整的事宜,讓楊嗣昌感覺到了危機。
楊嗣昌依舊是内閣大臣,以内閣大臣的身份兼任兵馬大都督,但畢竟遠離京城,不知道京城的事宜,不知道内閣以及兵部的諸多事宜,盡管皇上有敕書和書信,但不能夠完全展現出來内閣的态勢。
遠離中樞,不知道朝中的事宜,時間長了,必定被排擠出去,無法參與朝中任何事宜。
這是楊嗣昌最爲擔心的事宜,而且他親自舉薦的兵部尚書傅宗龍,也改變了态度,如此重大的事情,都沒有通報。
更加關鍵的是皇上,這麽重大的事情,身爲内閣大臣、兵馬大都督的楊嗣昌,什麽都不知道,這說明了什麽。
這讓楊嗣昌不得不反思,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或許中原局勢的不穩定,是最大的原因。
楊嗣昌不願意去做過多的分析,甚至不願意猜想内閣是不是有人想着算計他,皇上的态度如此的暧昧,是不是對中原局勢的混亂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流寇李自成攻打洛陽府城有一段時間了,楊嗣昌得到的文書顯示,李自成減緩了對洛陽府城的進攻,這應該是李自成的實力不夠,無法攻陷洛陽府城。
洛陽的情形讓楊嗣昌略微的放心。
四川的局勢讓楊嗣昌抓狂,重慶以及夔州府一帶的地形太過于複雜,山峰林立,地勢險峻,不利于大軍展開作戰,張獻忠雖然有了進攻重慶府城的舉措,但遲遲沒有對重慶府城發起進攻,這讓守衛在重慶府城的楊嗣昌幹着急。
唯有徹底打敗和剿滅了張獻忠,楊嗣昌才能夠移師前往河南,剿滅李自成和羅汝才。
進退不能的局面,讓楊嗣昌惱火,卻無處發洩。
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早就進駐重慶府城,秦良玉還拿出了不少的糧草,保證楊嗣昌麾下大軍的開銷,但秦良玉不同意出兵追擊和圍剿張獻忠,畢竟重慶和夔州府一帶的地形過于的複雜,如果大軍前去圍剿,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秦良玉長期在石柱縣,白杆兵的軍士也大都是本地人,熟悉山林作戰,知曉在山林之中作戰的艱辛,秦良玉認爲大軍出擊前去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在這些地方作戰,糧草供給的難度很大,消耗也很大,還不如守在重慶府城,等待張獻忠進攻,抓住機會徹底打敗和剿滅張獻忠。
秦良玉的建議完全正确,楊嗣昌無法推翻與反駁,隻能苦等機會。
。。。
兩天之後,一道緊急的文書再次抵達重慶府城。
秦良玉進入廂房的時候,看見了臉色發白的楊嗣昌。
“秦将軍,這是本官剛剛收到的文書,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準備離開四川,朝着湖廣的方向而去了。。。”
秦良玉楞了一下,看着楊嗣昌,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下官要恭喜大人了,張獻忠一定是攝于大人的威嚴,不敢進攻重慶府城,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逃往湖廣去了。”
楊嗣昌可沒有心情聽這樣的恭維話語,他看着秦良玉直接開口了。
“秦将軍,張獻忠麾下有十多萬的流寇,隊伍龐大,既然其逃往湖廣,本官是一定要追上去的,本官希望秦将軍能夠予以支持,根本本官一道前往湖廣,圍剿張獻忠。。。”
秦良玉沒有猶豫,對着楊嗣昌抱拳開口了。
“大人的鈞令,下官一定服從,下官有一個建議,重慶府城需要有軍士駐守,四川各鎮的兵力不夠,下官留下一部分的軍士,暫時駐守重慶府城,以護衛重慶府城。”
楊嗣昌臉色平靜,他認爲重慶府城已經不需要駐守多少的兵力,如果朝廷大軍離開重慶府城,張獻忠聽到了風聲,趁機圍攻重慶府城,他完全可以率領大軍迅速馳援,這樣反而能夠圍住張獻忠的主力,徹底予以剿滅。
“秦将軍,本官以爲,重慶府城不需要留下太多的軍士駐守,這麽長時間過去,本官其實希望張獻忠能夠攻打重慶府城,那樣朝廷大軍就能夠與張獻忠面對面作戰,能夠圍住流寇,本官和秦将軍率領大軍離開重慶府城,還要大肆的宣揚,最好是讓張獻忠知道這個消息,那樣本官說不定能夠抓住機會,徹底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
秦良玉很快明白了楊嗣昌的用意。
“大人的這個建議很好,下官一直都沒有想到,大人率領大軍在重慶府城駐紮的這段時間,張獻忠遲遲不發起進攻,現在又打算流竄到湖廣,大人索性撤離重慶府城,将消息洩露出去,引誘張獻忠進攻重慶府城,那樣大人率領大軍回援,一定能夠圍住張獻忠。。。”
楊嗣昌點點頭,在秦良玉的面前,他的這個計謀沒有什麽值得隐瞞的。
“秦将軍,本官正是這個意思,我們領兵追擊張獻忠,看看其是不是真的想着離開四川進入湖廣,若是張獻忠和我們兜圈子,那麽我們就從中找尋機會,徹底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
。。。
僅僅一天的時間,大軍全部集結完畢。
離開重慶府城的時候,楊嗣昌回頭看了看高大的城牆,當初率領大軍馳援重慶府城,其實是皇上和朝廷的意思,現在看來,皇上和朝廷的決定是錯誤的,若是今後的作戰,皇上和朝廷都要插手其中,那還真的是大麻煩。
楊嗣昌再一次感覺到困惑與不自信,他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該怎麽做,是迅速的追擊張獻忠,還是率領大軍前往河南,圍剿李自成以及羅汝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