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
早朝已經開始好一會了,翰林院侍讀張溥和吳偉業心神不甯,時不時擡頭看着禦辇之上的皇上,可惜兩人在大殿之内站立的位置靠後,根本就看不清皇上。
吳偉業是崇祯四年殿試榜眼,張溥是殿試二甲進士,相比其他的同年,兩人還是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殿試結束,兩人同時進入翰林院,吳偉業敕封翰林編修,張溥敕封翰林院庶吉士,崇祯九年,兩人同時被敕封爲翰林院侍讀。
翰林院侍讀盡管隻是六品的品階,但身份尊貴,前途無量,若幹年之後,經曆充足的磨砺,翰林院侍讀都會進入内閣,成爲内閣大臣。
張溥依舊是複社的領袖,吳偉業依舊是複社的骨幹,隻不過兩人入朝爲官之後,在複社的事情上面,表現的稍微隐蔽和低調一些罷了。
複社在南直隸以及江浙一帶發展還是不錯的,成員衆多,其中不少人都是朝廷中的官員,這就讓複社的勢力慢慢壯大起來,甚至不弱于東林黨,朝廷對于複社的态度頗爲暧昧,沒有表示支持,但也沒有公開的反對。
進入翰林院之後,張溥和吳偉業兩人也沒有閑着,他們不斷鼓吹複社的觀念,期盼朝中更多的官員加入複社之中,因爲他們的身份特殊,不少人也真的成爲複社成員。
張溥和吳偉業很聰明,他們知道皇上痛恨黨争,所以有意無意劃清複社與東林黨之間的關系,不過複社的骨幹成員都知道,複社與東林黨是緊密相連的,兩者是一體的。
複社這些年的發展,也得到了東林黨人大力的支持。
其實張溥和吳偉業等人,大量借鑒了東林黨發展壯大的經驗,一方面,他們非常注意複社的組織構架,注重組織上的聯合與統一,認爲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壯大複社的力量,另外一方面,他們注重權威的形成,在複社組建以及壯大的過程之中,始終突出張溥領袖的作用,而且不斷将複社的思想和觀念灌注到張溥身上,讓張溥形成權威,最後一個方面,複社最終的目的,就是對朝政直接的幹預,甚至能夠達到左右朝政的局面。
這一切,都是借鑒東林黨的做法,複社不僅做到了,還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味道。
當然,複社在發展的過程之中,遭受到了重創,而這一切都拜吳宗睿所賜。
從地位和身份來說,張溥和吳偉業等人遠不能夠與吳宗睿比較,雖然他們身爲翰林院侍讀,身份尊貴,前途無量,可人家吳宗睿已經是太子少保、督查院右副都禦史,薊遼督師,領兵部尚書銜,其身份與内閣大臣沒有多大的差别,直接進入内閣是完全可行的。
從權威方面來說,張溥與吳偉業等人更是沒有可比性,雖然複社正在發展壯大,可是複社所做的一切,與吳宗睿不在一個檔次上面,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數次打敗後金鞑子,不僅穩固了登州和萊州,也穩定了遼東和大明的邊關,不要說朝中的大人,就連不少的讀書人,多多少少都知曉吳宗睿的厲害。
從影響朝政方面來說,張溥和吳偉業等人差的太遠,人家吳宗睿直接掌控登萊新軍,管轄的地方包括遼東以及登州萊州等地,非常時期,還可以管轄宣大和延綏等邊關之地,屬于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足以影響到朝政,複社的成員盡管在不斷增加,其中也有不少的官員,但是尚不足以幹涉朝政,不大可能對皇上和内閣産生多大的影響。
所以說,盡管吳宗睿曾經毫不留情的打壓複社,張溥和吳偉業等人也沒有多大的辦法,隻要人家不繼續打壓,他們就感覺到萬幸。
但是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吳宗睿未經請旨,居然在遼東做了一件大事情,足以毀掉自身的一件大事情,張溥和吳偉業當然要抓住機會,毫不留情的展開進攻了。
。。。
早朝散去了,張溥和吳偉業相互看了看,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彈劾奏折早就遞上去,相信皇上一定看見了,爲什麽沒有在早朝的時候拿出來商議。
“天如兄,皇上爲什麽在早朝沒有提到你我的彈劾奏折啊。。。”
“駿公,不用擔心,也許是被内閣暫時壓住了,你我時常觐見皇上,皇上在早朝沒有提及此事,那你我就想辦法在觐見皇上的時候,再提此事。。。”
吳偉業看着張溥,不無憂慮的開口了。
“天如兄,我還是有些擔心,吳大人率領登萊新軍,在遼東打敗了後金鞑子,其影響力如日中天,皇上爲此還專門召見,吳大人在遼東的所作所爲,督查院也知曉,不願意出面彈劾,你我如此嚴厲彈劾,會不會引發皇上的不滿,或者是吳大人的反彈。。。”
張溥微微冷笑,帶着不屑的神情開口了。
“駿公,不用擔心,此事你我分析好幾次了,你想想,皇上若是真的信任吳宗睿,遼東之戰勝利之後,豈會不賞賜,再說了,京城裏面頌揚此次的遼東之戰,壓根就沒有說到他吳宗睿,而是皇上和朝廷之功勞,若是皇上真的信任吳宗睿,怎會出現這等的情況,至于說吳宗睿知曉你我彈劾,試圖報複,我就不相信了,他吳宗睿能夠一手遮天。。。”
其實在彈劾吳宗睿的事情上面,吳偉業和張溥的意見是不統一的,兩人雖然都認爲吳宗睿做的不對,但吳偉業是憑着臣子的本分彈劾吳宗睿,重點還是要求吳宗睿向皇上和朝廷承認錯誤,不能夠繼續亂來,可張溥不一樣,認爲吳宗睿大逆不道,有勾結後金鞑子的圖謀,試圖謀反,必須要罷免一切職務,關進大牢之中,由督查院、刑部以及大理寺會審。
張溥的言辭激烈,恨不得将吳宗睿碎屍萬段。
吳偉業本就是張溥的學生,最終還是屈服了,在張溥的彈劾奏折上面署名。
吳宗睿對複社有過打壓,但那是有前提的,是複社首先招惹了吳宗睿,人家出手反擊,讓複社遭受重創,後來吳宗睿離開南京,前往淮安府出任知府,再也沒有關注複社的任何事宜,隻是吳宗睿與複社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絕對談不上支持複社。
吳宗睿在登州和萊州主政,以及出任五省總督和薊遼督師的時候,所轄的地方,複社根本無法擴充自身的勢力。
這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法,吳偉業雖然感覺到不舒服,但能夠理解。
可張溥作爲複社的領袖,卻不是這樣想的。
張溥的想法很激進,對于那些阻礙複社發展之人,就是趕盡殺絕,絕不讓這些人影響到複社,在這個過程之中,張溥不會考慮對方是什麽身份。
實實在在的說,原内閣首輔溫體仁被皇上罷免,張溥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溫體仁被迫緻仕,張溥極大的增強了信心。
這一次彈劾吳宗睿,張溥更是下定決心,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和分析,與吳偉業兩人詳細商議之後,毅然決定将吳宗睿拉下馬,至于說遼東的防禦,不是什麽難事情,朝中有的是人選,兵部左侍郎洪承疇,就是不錯的人選。
張溥說完之後,吳偉業沒有馬上開口。
張溥有些着急,緊接着開口了。
“駿公,你是不是後悔了,或者說害怕了,你要是害怕,此事由我獨立承擔,皇上若是問及此事,我就說此事與你沒有關系,他日萬一吳宗睿報複,我也會說清楚,此事與你沒有任何的關系,想要如何沖着我一個人來。。。”
張溥可能是着急了,也可能是與吳偉業之間的關系不一般,所以說的有些尖刻,完全沒有考慮吳偉業是不是能夠承受。
果然,吳偉業憋紅了臉,好一會才開口。
“天如兄,我不是害怕,也不會害怕,你我爲此事商議了足足一天的時間,我可曾有過絲毫的害怕,我隻是擔憂,對于皇上和朝廷來說,吳大人是有功之臣,至于他在遼東的所作所爲,肯定不合适,所以我也主張彈劾,但如何的彈劾,你我之間有分歧,最終我也是服從了你的意見,剛剛天如兄爲何會如此說啊。。。”
張溥楞了一下,臉色也微微發紅。
“這個,駿公,你不要多想,我也是一時心急,才說出剛剛的那些話語,這彈劾吳宗睿的事宜,你我都将彈劾奏折呈奏上去,就不要想那麽多的了,我相信,吳宗睿此舉,一定會引發衆怒。。。”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到翰林院的門口。
其實張溥也擔心,按照他的理解,皇上應該在早朝的時候提及此事,讓諸多的大人商議,可皇上偏偏沒有提及此事,難道這裏面真的有什麽變故。
張溥已經是破釜沉舟了,絕頂聰明的他,早就想明白當年在南京發生的一切事情了,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次抓住了機會,就一定要不遺餘力,徹底打垮吳宗睿,不管是對于複社,還是對于張溥自身,這樣做都是必須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