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難不成二爺,二爺真就沒得法子了嗎?”
如果有法子,冰凝當然是比月影更加希望她二哥生命無憂,一生平安,隻是她太過聰慧,看透了這世間的一切。隻要皇上在位一天,年二公子就是他的心頭大患,一日不除一日不得安生。因此二公子是絕對沒有活路的,不如早死早托生,如此羞辱煎熬對于心高氣傲的二公子來講,真真的是生不如死,因此現在若是問他有什麽要求,冰凝不用問都知道,她二哥一定是要求“給一個痛快”,而皇上卻是偏偏不會讓他如願以償,明明可以給個痛快,卻一定是要一刀一刀地淩遲,折磨的不是他的肉體,而是他的靈魂。
冰凝之所以萬分肯定皇上現在遲遲不肯對年二公子下令行刑就是爲了羞辱這位曾經威風凜凜、孤傲一世的年大将軍,一則是她對皇上的了解。畢竟兩個人成親已有十六年的光景,期間又度過了五六年相親相愛的日子,冰凝那麽聰慧之人,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他的心性本質呢?
除了對皇上性情了如指掌之外,年二公子獲罪的這大半年來的遭遇更是充分印證了冰凝的判斷。
一則是時間拖得非常長。皇上對年羹堯早有殺心,但是像他這樣的急性子這一回居然這麽有耐心地與一個臣子兜這麽大的圈子,爲的是什麽?爲了搜羅罪狀嗎?他一個帝王欲加臣子之罪,何患無詞?更何況皇上還是那麽頭腦敏捷思路清晰之人,那些所謂搜羅上來的罪狀,恐怕全都是出自他的授意,隻是從别人的口中說出來的。爲了确鑿罪狀以免冤枉了二公子嗎?皇上絕對不會有婦人之仁,殺意是從他準備對年羹堯動手的那一刻就确定下來的,哪裏還會給二公子活命的機會?所以,這個案子來來回回折騰了這麽長的時間,唯一的解釋就是皇上不想讓二公子痛痛快快地死,而是要受盡羞辱受盡折磨再死,痛痛快快地死去實在是便宜了二公子,不足以發洩他的心頭之恨。
二則是從年羹堯的處境來看,也充分證明了他隻有遭受足夠的羞辱與折磨,才能夠得到解脫。先說說二公子被貶杭州城守門人一職說起。杭州城有十座城門,其中9座都是由滿人把守,隻有一座城門由漢人把守,這府城門就是“太平門”,現在稱之爲“慶春門”。爲什麽唯有這座城門由漢人把守呢?原來太平門外是菜地,古時對果蔬施肥唯有糞肥一種,因而種果蔬的地方必然有糞水,有糞水的地方必然是腌臜之地,于是太平門也被人稱之爲“污穢之門”,所以這座城門才交由漢兵把守。年二公子被捕之前,最後一個職位就是守城兵卒,守的正是這個臭氣醺天的太平門。想他曾經威風八面的年大将軍,現如今整日守職在這污穢之地,不是對他的羞辱還能是什麽?
再說說二公子被捕入牢的情形。皇上下達了密捕年羹堯的聖旨後,執行者不是别人,正是拉錫。對于拉錫這個人應該不會陌生,不錯,正是三年前先皇駕崩,十四阿哥回京奔喪在壽皇殿上與皇上怒目而視惡言相向的時候,一個皇家侍衛看不過眼,上前一步欲讓十四阿哥向皇上行臣子跪拜之禮,從而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沖突,那個皇家侍衛就是拉錫。按理說拉錫與十四阿哥結下了梁子,與年二公子又是什麽關系?
原來這拉錫既不是漢人也不是滿人,而是蒙古人。首先年二公子與十四阿哥以及廉親王曾經身處同一陣營之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拉錫又是皇上的親信,他與年二公子當然不可能是一條線上的。其次在平定青海叛亂的問題上,拉錫與年二公子的意見相左,且由于叛亂分子大部分都是蒙古人,當皇上後來采納了年二公子的方案之後,在平定叛亂的時候被殺的幾乎全都是蒙古人,因此身爲蒙古人的拉錫與二公子自然是結下了民族仇恨。
年二公子與拉錫之間的恩怨矛盾由來已久,皇上也是心知肚明,現如今年二公子失勢成爲階下囚,竟特意差遣拉錫不遠千裏從京城特意趕赴杭州執行這一聖旨,不難看出他這是故意爲之。畢竟被捕的時候,是一個人最爲落魄難堪之時,而皇上特意讓年二公子的落魄與難堪毫無半點遮掩,悉數落入政敵的眼中,成爲政敵的笑柄,這還不是對曾經的年大将軍的最大羞辱嗎?
還好,年二公子畢生都是桀骜不訓,即便是落魄到如此境地,即便是被羞辱得體無膚,仍是沒有半點奴顔屈膝與媚骨,不得不說,或許這就是天性,二公子如此,冰凝也是如此,兄妹二人的性子實在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按照常理,一個官員不管是榮升還是遭貶,不管是出于真情還是假意,都要向帝王書寫一道“感恩奏折”,或是感謝皇上對自己的提拔日後必将報答,或是感謝皇上對自己的教誨日後必将痛改前非不再重犯。年二公子在官場多年,豈能不知這個?然而他任職杭州将軍的快要一個月了,仍是沒有動筆寫這個謝恩折,對此,他的随從簡直是心急如焚。
“爺,雖然您就職的這個杭州将軍與撫遠大将軍不可同日而語,不過怎麽說也是萬歲爺的恩典,可是您來杭州都快一個月了,是不是也該給萬歲爺寫一個謝恩折呢?”
“寫什麽寫?小人當道、忠臣遭陷,難道爺還要感謝這不公的世道嗎?”
“爺,您請息怒,您請息怒,話說哪個大人不都要寫嗎?如果就您一個人不寫,豈不是更要被萬歲爺誤會您心口不服……”
“誰愛寫誰寫去,反正我是不寫,二爺我就是這個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