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朕的皇後真是越來越秀外惠中了,難不成也是專門請了師傅潛心修學而來?”
“哎呀,萬歲爺這是拿臣妾開心麽?臣妾這三腳貓的功夫,不要說不及您的一星半點兒,就是連年妹妹面前都擡不起頭來呢。”
“噢?朕的皇後果然是讓朕越來越要刮目相看了,這般蘭心蕙質,那朕就再教你一個字詞兒,九牛一毛,若是你想謙虛地表達自己技不如人的話,就說不如人家的‘九牛一毛’,定是要比你剛剛用的那個‘一星半點兒’要有學問多了。”
“萬歲爺日理萬機還這番不惜賜教,臣妾實在是受益匪淺呢。”
“好,好,還記得朕從前跟你講過的‘不惜賜教’和‘受益匪淺’這兩個詞,很好,很好。”
眼前的這個情景令雅思琦突然之間就恍了神兒,以爲自己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回到了那個他悉心教授她學問的時候,他還是神采飛揚的翩翩美少年,她還是含羞帶怯的新嫁娘,兩個人新婚燕爾、情投意合。曾經這樣的場景永遠地定格在她的回憶中,隻有在夢中才可以重溫這段溫馨而又幸福瓣時光。可是她現在分明沒有做夢,眼前的他是如此的真實,自己掐在自己胳膊上的疼又是那麽的真切,他們這是兜兜轉轉,又重新回到了最甜蜜的從前嗎?
看着雅思琦這雙有些迷離的眼睛,皇上哪裏知道她心中在感慨什麽,還以爲自己講的這些雅思琦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禁不住打趣道:“你看看你,朕不過是教了你幾個成語,知道你腦筋不夠靈活,可也不至于又犯起糊塗吧?”
“萬歲爺您可真是,難道說臣妾在您心目中就這麽的不堪嗎?”
雅思琦被皇上說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嘴上悄聲辯駁,臉上也禁不起泛起了紅暈,見此情景,他的臉色不禁一怔。皇上與她之間從來都是公事公辦,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都會以爲他們彼此的身份不過就是君臣,根本不會有人認爲是夫妻,但是剛剛她的表情實在是讓他有一瞬間的恍神兒,也仿佛是一下子又提醒了他,自己這是有多久沒有享受過正常的家庭溫暖了?
雖然他名下的女人不算多,頂多也就七個半,可是堂堂一朝天子,竟然是連享受一下家庭溫暖都是奢侈之舉,這若是說出來,又有誰會相信呢?雖然這個局面連他自己都覺得羞于出口,但若是讓他做些什麽來切實改變這個現狀,卻又是做不出來。
他愛的女人隻有一個,卻是稀裏糊塗地走到了今天這個山窮水盡的境地,他不愛的女人一大把,卻是連讓他想要從她們中間汲取一些家庭溫暖的欲望都沒有,然而就算是此時的他是那麽的渴望來自家人的精神慰藉,也不願将就自己的情感。就好比現在,雅思琦再是他最尊貴的皇後,冰凝再是他最深惡痛絕的逆臣賊子的妹妹,他仍是無法放任自己的感情,爲了所謂的家庭溫暖從另外一個女人的身上獲取一點點心理安慰。
明白自己的心思,也隐約察覺了雅思琦的異樣,皇上登時覺得格外尴尬,氣氛也一下子微妙起來,于是不但雅思琦臉色布滿紅暈,就連皇上的臉上也有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紅悄悄泛起。
“咳,那個,你是朕的皇後,在朕的心目中,你永遠都是最好的,哪裏有什麽不堪呢,朕能有你這樣的皇後,簡直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份。”
“萬歲爺您這麽誇獎臣妾,臣妾真是要無地自容了,都說長孫皇後乃世人楷模,臣妾真是不及長孫皇後九牛一毛呢。”
“看看,看看,才跟朕學的這個成語,立即就會用了,隻是往後可是不要妄自菲薄了,你是朕的皇後,是朕獨一無二的皇後,倘若有朝一日你真是成了那長孫皇後,朕可就實在是無福消受呢。”
這句話确實是皇上的真心話。長孫皇後何許人也?那可是皇太宗李世民的皇後,素以輔佐夫君,勸谏帝王著稱,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爲政的失誤,并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然而這些美德對于當朝的皇上來講,卻是最深惡痛絕的“美德”,因爲皇上不是李世民,他獨斷專權、果斷決伐,從來都是一人說了算,哪裏能夠容得下一個多嘴舌的皇後在他的身邊指手劃腳?
雅思琦隻是道聽途說曆史上有這麽一個長孫皇後很是著名,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就不知道長孫皇後因何而著名就在皇上面前自比長孫皇後,結果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剛剛皇上還那般的和顔悅色,隻眨眼之間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又收斂起來那些無意間流露出的溫情,重新換上一副清冷無波的模樣,着實讓雅思琦深刻地體會了一回陰晴不定的感受,吓得她臉上的那些紅暈在瞬間變成了蒼白之色。
“回萬歲爺,臣妾謹記您的教誨。”
“嗯。”
總是好爲人師,教訓起人來滔滔不絕的皇上竟然惜字如金地隻給了她一個“嗯”字,實在是不知道爲什麽原本好好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這麽糟糕,雅思琦的心情也下子跟着糟糕起來,爲了不引火上身,她隻得是絞盡腦汁地轉移起話題來。
“那個,啓禀萬歲爺,年妹妹這次回府省親之事……,您看……”
皇上與雅思琦之間的談話突然一下子變了調子既是因爲牽扯到了長孫皇後,更是因爲令他想到了與冰凝糟糕透頂的關系而黯然神傷。這一次他是鐵了心要将年大将軍拉下馬來,甚至是動了殺機,可是那個女人怎麽辦?這一次之所以決定破例恩賜回府省親,還不是爲了要安撫她嗎?要知道皇上很少會破例,萬事總是要遵循先例,若是沒有先例也要在引經據典的基礎上想出變通的法子。而回府省親這件事情,不要說在雍正朝,就是在康熙朝也是絕無僅有的。
先皇的愛妃--密嫔娘娘(十五、十六、十八阿哥的生母)那麽受先皇的寵愛,而實際上除了榮華富貴之外,在親情方面卻是沒有享受到半點恩惠。密嫔是江南蘇州人士,當年密嫔的父親過世的時候,正是她受寵甚盛之時,但是先皇卻将這個消息強行地壓了下來,令密嫔因爲不知情,還跟個沒事兒人一樣在皇宮中歌舞升平、無所禁忌。雖說身爲帝王的嫔妃不能爲親生父親披麻戴孝情有可原,但若是連得知父親過世的消息都被嚴密封鎖,連心中緬懷一番的權利都被一并給剝奪,那就實在是有些不盡人情了。後來還是到了雍正朝,皇上對母妃們的管束不似先皇那般嚴格,密嫔這才獲悉自己的父親早在七年前就過世的消息,當即是悲痛欲絕,若說密嫔對先皇沒有絲毫怨恨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隻是先皇已經駕崩,親生父親也是永遠也不可能再起死複活,再有多大的怨恨也無從發洩與追究罷了。
對于密嫔的這些遭遇皇上當然是一清二楚,他也是實在不能夠理解自己的皇阿瑪爲何要對密嫔封鎖家父過世的消息,畢竟密嫔的父親做過的最大的官職不過也就是一個小小的知縣罷了,先皇爲何要跟這對父女過不去呢?如若密嫔的娘家是權高位重的封疆大臣該又會是何等命運?
皇上得不出任何答案,他雖然是先皇的兒子,但他更是他自己,雖然他不是兒女情長之人,但是對女人他也從來都沒有虧待過,就好比冰凝,愛她就給她力所能及範圍裏最尊貴最體面的身份和地位,而不是像密嫔那樣,從康熙二十幾年入宮,生了三個兒子,極盡榮寵卻一直都是庶妃的身份,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獲封爲“嫔”,才享有一宮之主的地位。這是皇上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事情,想反,如若實在是事出有因而虧待了哪個女人,他一定會想方設法補償回來。就好比現在,早早就想鏟除年大将軍的勢力,而且是斬草除根,卻因爲顧忌冰凝而遲遲沒有下定決心,以至一直拖到現在。
要知道年二公子早在七、八月份的時候就多次密奏皇上,提出進京谒見的請求,而皇上不是朱批“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者,大功告成,西邊平靜,君臣慶會,亦人間大樂事。所奏六月二十五日請旨前折,朕留案頭,俟朕主意定時,自然谕來)就是”覽卿奏謝,知道了。朕準卿來京,朕亦甚喜。大功告成多日,君臣慶會在迩,臨書不勝欣喜。特谕。”
每每皇上總是先大大誇贊一番,再又找出一堆借口推遲年大将軍的進京時間,這是爲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