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不考慮她自己的因素,佟太皇貴妃也要爲她的親弟弟隆科多想一想。要知道隆科多可是選擇了堅定地站在皇上這一邊,現在都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能夠憑借額娘的身份跟皇上講規矩,以不能逾越皇太後爲由一口回絕了他,然而隆科多就沒有她這麽得天獨厚的條件了,他隻是皇上的心腹大臣罷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是親密無間的忠臣,明天就有可能是反目成仇的逆臣。
宜太妃之所以膽敢與皇上公然爲敵,依仗不就是她那個“母妃”的身份,皇上奈何不了她任何嗎?然而她卻真的是有些忘乎所以了,雖然皇上奈何不了她什麽,但是從皇上嚴懲了她的奴才不就極其有力地證明了皇上還是有法子的。宜太妃是“母妃”,但九阿哥不過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罷了,連十四阿哥這個親弟弟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證自己性命無憂,更不要說九阿哥了。
佟太皇貴妃不想爲自己謀劃什麽好處,但是對于隆科多,她的親弟弟,就完全不一樣了。她當然希望通過她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爲她們佟家保得一世平安與榮華富貴。這是人之常情,無可非厚。此外,佟太皇貴妃因爲特殊的身份,在面對皇上的時候還有一個巨大的心理障礙,那就是孝懿皇後。
孝懿皇後是她的親姐姐,想當年姐妹兩人在宮中相依爲命,特别是孝懿皇後臨終托孤的場景,佟太皇貴妃一輩子都忘不掉,如果她不全力支持皇上,豈不是違背了當初對她姐姐的承諾,将來百年之後,她還有什麽臉面去見九泉之下的孝懿皇後?
此外,由于皇上是孝懿皇後的養子,而初入皇宮的佟太皇貴妃品級不高,與姐姐共處一宮,因此她可以說是親眼看着皇上一天天地長大的,與孝懿皇後一樣,也拿他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看,因爲她自己也是膝下無子,當然更是視皇上爲己出。現在自己的兒子有困難,她這個自然自家人不支持自家人,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盡管佟太皇貴妃身處兩難境地,然而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講,都是隻剩下了這一條路可走。既然同舟就要共濟,爲了她的這個外甥皇上順利度過難關,爲了求得自己的良心上的安甯,爲了她們佟家老老少少的光明前程,就算是擔上逾越的罪名她也是心甘情願、在所不惜,否則她就是對不住逝去的孝懿皇後,對不住佟家的列祖列宗,下半生就真的是要在無盡的悔恨與愧疚中度過了。
念及此,佟太皇貴妃稍稍理了理思路,畢竟剛才她已經一口回絕了,現地又回心轉意,總歸還是要找個借口和台階給自己。
“皇上,我知道你也有難處,既然皇太後姐姐有意謙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你放心吧,這次搬到慈甯宮的事情,你就不必多慮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本宮自會有分寸。旁人若是有什麽說三道四的,你大可不必往心裏去,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萬不要被這些瑣事束縛了手腳,誤了國家大事。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了,想必你皇額娘如果在世,也會說這般話的。”
佟太皇貴妃一席話仿佛是給了已經陷入絕望之中的皇上一根救命的稻草!“皇太後姐姐有意謙讓”?皇上是如此聰明之人,怎麽聽不出來這幾個字的弦外之音?既然祖制不可違,那就隻能是另想辦法。皇太後不是堅守永和宮絕不讓步嗎?那是皇太後的一廂情願罷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不是憑人的一張嘴?皇太後拒不遷往慈甯宮,在這個人眼中可以看做是皇太後與皇上勢不兩立,在另個一個人的眼中當然也可以看作是謙讓曾經的後宮之首佟太皇貴妃之舉。
老天爺給皇上關上了一扇窗,同時又給他打開了另外一窗子。佟佳太貴妃冒着違逆祖訓宮規的風險給了他毫無保留的支持,這讓他如何不深受感動?而且還心細如發地爲他尋出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太後謙讓于她。面對這個既有膽量又有膽識的女人,皇上也是由衷地贊歎不已:難怪皇阿瑪會如此信任她、器重她,若不是前面三個皇後都是紅顔薄命,皇阿哥擔心再立皇後又要命奪佳人一命而不敢再立的話,安布額娘一定會成爲大清朝皇後的不二人選。
對于太皇貴妃義無反顧的選擇,皇上在贊賞有加的同時當然更是深受感動。面對如此深明大義的佟佳太皇貴妃,皇上知道現在的他無論說什麽,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盡在不言中。太皇貴妃的大恩大德,今日他全都領下了,而且是沒齒難忘,然而身爲天子,除了極盡孝道之外,他竟是無以爲報,這又令他更是愧疚不已。
從長春宮出來之後,皇上默默地在心中念了至少二十遍的“阿彌陀佛”,心中既是感激又是慶幸,更是愧疚,五味雜陳不一而足。一事許兩家,他也不想是這樣的結果,最終不得不逼近自己铤而走險,而皇上之所以敢于冒這個風險,主要還是建立在以他對密太嫔和勤太嫔的了解之上。久居深宮多年,兩位循規蹈矩的太嫔應該知道宮裏的規矩是什麽,更不會因爲十六和十七阿哥的飛黃騰達而忘乎所以,因此在佟佳太貴妃,和太妃等人沒有遷宮之前,她們怎麽可能輕舉妄動?
此次前來,皇上原本隻是想要就即将開始的後宮搬遷事項提前跟佟佳太貴妃打聲招呼,結果就像在延嬉宮一樣,又是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果,太貴妃竟然一口答應率先遷宮。盡管成果喜人,可是皇上的心中竟是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爲他總是感覺太過愧對這個姨娘,而他就算是竭盡孝道,也仍是難以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在佟佳太貴妃、密太嫔、勤太嫔等人的推動下,遷宮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佟佳太貴妃第一天遷至慈甯宮,和太妃緊随其後,密太嫔和勤太嫔,帶頭示範效應立即顯現出來。眼看着大局已定,那些不夠資格出宮,隻能留在宮中由皇帝繼續敬孝侍奉的妃嫔們,全都識實務地開始了默不作聲的搬遷,雖然也有幾個喜歡争些繩頭小利之人因爲房間安排問題鬧出一些動靜,但是這些隻是浩大搬遷工程中的小小插曲罷了,無礙整個大局。
随着宜太妃、惠太妃、榮太妃等一些高品級的具備實力與皇上一較高低的主宮娘娘們自願搬離皇宮,就養于各自兒子的府邸頤養天年,鍾粹宮、儲秀宮、翊坤宮的正殿早已人去房空多時。那些沒有兒子或是自己不夠年歲的太嫔太妃們隻能是依靠皇上盡孝心、養天年,那些低品級的答應常在們需要看皇上的臉色讨生活,她們原本與皇上就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隻是随波逐流,現如今在大勢所趨之下,她們自是沒有半點讨價還價,相反還要極其主動地配合内務府的各項安排,最終也都順順當當地搬至慈甯宮,于是延嬉宮、景仁宮、承乾宮也清靜下來。
當一座又一座的宮殿被清空,面對每日蘇培盛喜滋滋地向他禀報這些巨大成果,皇上心中懸了半個多月的那塊大石頭終于踏踏實實地落了地。
以宜太妃爲首的後宮敵對勢力自覺自願地退出了與皇上唱反調的舞台之後,落單的皇太後雖然依舊堅守永和宮,但已呈孤掌難鳴之勢,至此後宮對于皇上的制肘威脅明顯降低,驚濤駭浪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安然平息,後宮的反對勢力得到了極大削弱和有效遏制。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繁華已落盡,空餘深宮怨,往昔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三宮六院登時冷清了下來,變成了一座座的空城,除了偶爾有奴才定時定點前來打掃之外,大部分的時間裏都是一把銅鎖,滿目荒涼。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昔日冷冷清清的慈甯宮仿佛隻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變得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一般。随着孝惠皇太後——這座太後宮的最後一位主宮娘娘的過世,慈甯宮從此變成了一座空城,沒有人料得到,五年之後,這裏竟成了整個後宮最爲熱鬧非凡之處,比東西六宮還要熱鬧。東西六宮中隻住了一位主宮娘娘,而慈甯宮竟住了幾十位娘娘,幾乎達到了人滿人患的程度。
或許是先皇早就預料到了在他身後這裏的混亂局面,才會早早拟就了那份遺旨,令宜太妃等幾位高品級的太嫔太妃可以出宮就養于兒子的府邸,否則那些妃位品級的娘娘必定要占據更多的房間和空間,慈甯宮的擁擠程度更是要超乎于常人的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