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妃娘娘屬于第二種。由于是她的兒子繼承大統,成爲大清帝國的皇帝,按照大清律,她将正是所當然地被尊爲皇太後,以前與她平級,甚至級别比她還要高的佟貴妃、宜妃、惠妃等等,也隻能被尊爲太貴妃、太妃、太嫔。此乃“母憑子貴”。
籍此,德太妃也跻身于皇後的行列,生前享有至尊無上的皇太後殊榮,死後享有與先帝共葬一穴的特權,與先帝親自冊封的孝、孝昭、孝懿三位皇後共同陪伴在夫君的身邊。
皇上迫不急待地舉行了登基大典,于公,是出于政治鬥争的需要,是爲了防止政敵的反攻倒算、颠覆皇權;于私,是出于個人感情的需要,是爲了盡快将自己的額娘尊封爲皇太後。
按照禮制,紫禁城裏的東西六宮是皇帝妃嫔的住所,原先居住于此的大行皇帝的嫔妃們在被尊爲太後、太妃、太嫔之後,則需要另辟新居,或慈甯宮,或甯壽宮。這兩宮才是先皇後妃們應該居住的地方。
當皇上自己正式成爲一國之君,當德太妃正式成爲皇太後,先帝的女人們必須将東西六宮騰讓出來,以便皇帝的嫔妃們進住,成爲各個宮殿的新主人。皇上迫不急待地實施母後母妃們的遷居并不是急于爲他的女人們正名,而是醉翁之間不在酒,爲了将冰凝盡快從皇太後的軟禁中解救出來。
此等行事,他也是有充分的禮制依據,作爲皇帝嫔妃的冰凝不可能到甯壽宮或慈甯宮入住,因此皇太後遷往新宮的同時不可能一并将冰凝也遷過去,否則那樣的話,冰凝的身份豈不是要變成了先帝的女人?禮制大亂則天下大亂,皇太後再是與自己的親兒子過不去,也不可能拿大清帝國的江山社稷做賭注。
然而作爲計劃的第一步皇太後受封儀式就遭遇到了激烈的反抗,德太妃連皇太後的封号都拼死不能接受,作爲第二步的搬遷甯壽宮也就師出無名,不可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所謂一步慢步步慢。
雖然說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說母子連心,但是德太妃與四阿哥這對母子之間除了倚靠血緣關系維系以外,兩個人幾乎完全就是形同陌路,難以尋覓到母子親情,竟然與濃濃的父子親情形成了天壤之别。
這種結局是誰也不想看到的,可又是老天捉弄人的結果。按照宮規,隻有“嫔”以上的一宮主位才有資格撫育皇子公主。康熙十七年的德太妃還隻是德貴人,不得不将自己的長子交由剛剛遭受喪女之痛的孝懿皇後(當時的封号是佟佳貴妃)撫育。一方面,孝懿皇後對四阿哥這個養子傾注了全部的母愛,另一方面,德太妃此後又連續生育了六阿哥、七公主、九公主、十二公主、十四阿哥,有了新的感情寄托之後,曾經的心靈創傷漸漸愈合,她與四阿哥也逐步形同陌路。
因爲禮制,一對血緣母子活生生地被隔絕,成爲既陌生又熟悉,既理智又冷淡,既相互怨恨又偶爾彼此關注的一對怪人,他們原本是受宮規所傷害極深的受害者,然後他們又彼此地相互傷害,成爲了施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