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率先嚎啕大哭起來,隻要有人帶頭壯膽,其它人立即覺得有了主心骨,于是也跟着大哭起來,然後哭聲就像是傳染病一樣在靈堂大殿前的小空場上蔓延開來。皇上在暢春園清溪書屋寝宮前經曆的那一幕,在紫禁城的後宮的靈堂前一模一樣地上演:有些人是真心悲痛,有些人是假意哀傷,還有些人則是借機生事。
雖然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然而當真正身臨其境地面對如此混亂不堪、尴尬無比的場景,王府女眷們仍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顯然,這些太嫔太妃們根本沒有将她們這些小字輩們放在眼中,如何處理好這種微妙的關系,拿捏好尺度,實在是考驗這幾個新人。
在這些爲數衆多的太嫔太妃中,大部分人是對于自己即将失去原有的一宮之主的身份和地位,不得不讓位于王府女眷們,由于既得利益的喪失而心有不甘、發洩不滿。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竟是違背了“女人不得幹政”的祖制,出于對皇上繼承大統之事心懷不滿甚至是心懷憎恨,俗話說仇人相見份外眼紅,雅思琦三個人的到來簡直就是在瞬間點燃了她們仇恨的火焰。
雖說冤有頭債有主,皇上繼承大統這件事情并不是雅思琦她們這幾個兒媳婦能夠決定的,可是誰讓那些心懷不滿的太嫔太妃們見不到皇上,見不到冤頭債主呢?現在雅思琦幾個人正好撞到了槍口上,朝這幾個人發難不就是向皇上表達她們的強烈不滿嗎?她們豈止是表達強烈不滿,她們甚至天真地幻想,妄圖憑借一已些微之力奮起反抗,後宮鬧個天翻地覆,在後宮這個舞台上挑起事端,從而實現裏應外合、内外勾結,最終達到推翻新生皇權,扭轉乾坤、另換新君的目的。
在這些帶頭兒挑事人的人當中最主要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宜太妃,一個是德太妃。
宜太妃是九阿哥的生母,她的挑頭鬧事當然是爲了自家阿哥,然而這德太妃可是皇上的生母,她怎麽也無事生非、拆起自家阿哥的台來了?她這又是唱的哪一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