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哈爾郡的名稱來自于郡西的安格哈爾大橋,這也是古卡拉德帝國的遺迹之一,橫跨烏克斯河溝通着曾經的卡拉德帝國大道,如今的國王大道。烏克斯河在北安格哈爾邑與南安格哈爾邑之間的這一段以淺灘爲主,整座安格哈爾大橋爲石、木混合結構,河道中等距橫布着數十座上窄下寬的圓柱形橋墩,皆由質地堅硬的石料砌成,橋面則是木制。安格哈爾大橋建于主誕200年前後,那是古卡拉德帝國的全盛時期,耗時十數年而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了,千年中木制的橋面曾多次毀于戰火,但堅固的橋墩卻始終不壞,其地基的牢固由此可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橋修建之初并不是現在的名字,而是叫做奧古斯都橋,以紀念下令修建此橋的凱撒王朝皇帝奧古斯都一世,可随着木制橋面的毀壞殆盡,再加上黑夜時代以來的荒廢和典籍失傳,人們逐漸遺忘了這個名字,而是以重修橋面時,于橋墩石料上發現的工匠名字來稱呼此橋,随着兩岸聚落的繁榮,逐漸形成了南、北安格哈爾。
進入南安格哈爾後,托尼和喬納森一行的速度加快了許多,這還得要歸功于國王大道。古卡拉德帝國随着領土的逐步擴張,爲了加強對各地的掌控以及運輸供應,陸續以首都蘇諾爲起點修建了四通八達的硬面道路。雖然曆經千年風雨,不少地段已經嚴重損毀,但卻仍維持并提供着通行。南安格哈爾至庫兒瑪堡這一段道路因爲商旅往來頻繁,又缺乏維護,早已破敗不堪,商人們往往會改用馱馬來運載貨物通過這一段路程,所以這一段道路也被戲稱爲馱馬大道。
喬納森一行的兩輛馬車因爲隻載了所有人的行李、帳篷、食、水等物,載重并不多,所以避免了更換牛車的麻煩,準備加緊行程趕在11月底大雪封關前通過庫兒瑪堡。因爲随着逐漸進入山區,溫度已經開始下降,據一路上遇見的下山商旅所說,山上已經陸陸續續下了幾場小雪了。
南安格哈爾通往庫兒瑪堡的一路上,道路兩旁遍布着不少由古卡拉德帝國時代的驿站演變而來的村鎮,當地人的主要生計除了耕種外就是爲往來商隊、旅人提供補給的車馬店,旅店周圍等待雇傭的修車匠、力工随處可見。另外,在道旁比較醒目的地方,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見到一處石柱,上面用卡拉德語文字刻着沿途将要到達的下一個城鎮和距離,除此之外還有修建的年代和古卡拉德帝國時期路段所屬的轄區,甚至是當時在位的皇帝及修建者的名字,這是古卡拉德帝國時代留下的裏程碑,至今仍爲過往行人提供着便利。
雖然并未攜帶貨物,但托尼和喬納森一行在通過庫兒瑪堡的關卡時,仍是在繳納了過關稅後才被放行,不過在曆經大半個月的旅途勞累之後,這點不快相比将要見識到羅多克同盟下繁榮商業城鎮的興奮,根本不值一提。
整個庫兒瑪堡實際上是由分布在庫兒瑪峰東北側與霍爾德峰西南側之間,諸多大小不一的城堡所組成的堡壘群。位于山間通道正中的主堡年久失修基本上已經崩塌大半,如今的城關是在主堡所殘留的地基上,由當地的“領主”山姆.圖羅恩斯利用崩塌散落的石料重新壘起來的,之所以要将領主二字打上引号,那是因爲他隻能算是當地的領主之一。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庫兒瑪堡所在的這塊地方夾在兩座山峰之間,形成一個兩頭寬中間窄的地形,除了關口的主堡之外,兩側的山崖和峭壁上還有着諸多輔堡。當地人以氏族爲區分,分别占據了這些大小不一的輔堡,山姆.圖羅恩斯之所以能占據主堡,隻是因爲他的人口丁壯最多。當然,山姆.圖羅恩斯也無法獨占收取過關稅收的利益,因爲無論是出于防禦目的,還是想要維持住過往的商旅規模獲取稅收,他都需仰仗這些鄉黨的配合。所以依循羅多克地區自古以來的議會傳統,庫兒瑪堡地區的“堡主”們爲了公平的劃分關稅收入,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堡主”聯盟。
在芮爾典王國和羅多克地區内部,之所以能容忍當地人這種占山爲王的行徑,很大程度是因爲庫兒瑪堡的地形易守難攻,這裏的堡壘群本來就是出于防禦目的而修建的,特别是那種利用峭壁上的天然凹陷進一步開鑿後建就的壁壘,高低錯落,大的能容納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小的隻能容納幾個人。這些輔堡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人員、物資補給全都依靠吊索和層層向上的小型升降機,隻要有足夠的物資儲備,根本不懼任何攻擊。先不提需要仰攻的地形,光是兩側成互相掩護态勢的堡壘群,再加上狹窄的地形,這些都注定了攻擊的軍隊無法從容展開以發揮人數優勢,人員和攻城器械更是直接暴露在對方的矢、石之下。而且每年三個月的大雪封山,任何想要攻擊庫兒瑪堡的軍隊都會因補給困難,不得不在冬季到來前撤軍,否則就隻能凍死在山上。所以,庫兒瑪堡這個小小的“堡主”聯盟中的成員因爲無需太多付出,就能坐收關稅之利,即便是在以貴族、豪商爲首羅多克同盟想要謀求自治的情況下,他們在羅多克人内部也一向是維持中立,是最不希望看到動蕩發生的人,因爲那會影響到他們自身的收入,更何況即使達成自治他們這些小人物也分不到什麽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