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一向是百戰百勝,可是這一次失手了,代價是慘重的。
“《紅樓夢》火了!那又怎麽樣?我寫的書,很多都是火了!”李清說道。
“這不一樣!”丁香說道:“你知道,是叫流行?”
“流行就是感冒,全國人民都感冒了!”李清說道。
“流行有兩種,一種叫至上而下,先是在上層社會中流行,得到了上層社會的追捧,然後下層社會開始模仿,從而在這個社會流行起來,這種流行叫高雅;而一種是自下而上,先是在底層社會得到追捧,波及整個民衆,然後流傳到了庯俗!”
丁香悠悠的說道。
“而很多的娛樂公司,都是走得後一條路線,先是得到了下層的認可,然後再得到上層的認可,甚至可能到了最後,上層依舊是不認可。而這一本書,卻是得到了東華貴族的認可,尤其是皇帝陛下,親自贊賞,說這一本書是好書!”
李清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有些歡喜,紅樓夢果然還是出名了。
很多書籍,一般的讀者看不懂,唯有那些上層人士才能看懂。可上層人士的宣傳,無疑是最好的廣告,比一般的廣告宣傳力更爲恐怖。
得到了底層百姓的認可,沒有得到上層人士的認可,頂多是流行小說。
可是得到了上層人士的認可,接着又是得到了下層人士的認可,才可能是經典名著。
這其中的差别,太大了!
“銷量如何?”李清問道。什麽都是假的,唯有金錢是真的。
“《金陵十二钗》的舞劇,連續上映了一百多場,賺錢不多,甚至有些賠錢,可是卻是打響了名聲;後來印制的光碟,賣出了五十萬,屬于不火不熱。而後來的音樂專輯,銷量在兩千萬!”
丁香說道。
“兩千萬!這個數字有些恐怖!”李清說道。
在東華,一般的音樂專輯,能買到一百萬以上,就算是不錯了。而能買到一千萬的,往往是出名的國際巨星,醞釀的時間也較長。而《紅樓夢》音樂專輯,能買到兩千萬,真的堪稱是奇迹了。
“那實體書,賣了多少?”李清又是問道。
“實體書!”丁香說道,“大約是六千萬!”
“六千萬,這個數字太恐怖了!”李清驚歎,“東華人口才三個億,可是就有六千萬的實體書銷售,意味着在東華,每五個人都有一個買下了《紅樓夢》。”
“這隻是東華而已。在諸華聯盟中,有中華古國,南華,北華,西華等十五個國家,都是華夏語區域,都是與東華的文化,習俗等等,相差不到,銷量也不再少數。隻是這些地區,無法具體的統計而已。不過我估算着,一年内銷量至少達到兩億銷量;十年内,達到八億的銷量,一點也沒有問題!”
“太恐怖了!”李清說道:“之前撲街至極,可是如今卻是火爆至極,一切種種,簡直是難以置信,簡直是無法言語!”
紅樓夢火了,隻是簡略的數據,就是能看出。
隻是李清,還想要問一下具體的數據,比如賺錢多少。
“對了,我能賺錢多少,音樂專輯賣了多少,這些到底是賺錢多少?”李清問道。
“這個數據不好統計,不過一個音樂專輯十五塊,當然一些豪華版的可能三十元,甚至是五十元;而實體書,便宜的可能二十元,而豪華版的可能五十元!”丁香思索道:“至今爲止,靠着《紅樓夢》各個方面的收入,我估計你至少能收入三個億!”
“三個億!”
李清立刻有些呼吸緊張,有些難以言語。
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萬萬不能。
金錢不能衡量所有事物,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可是金錢卻是能衡量絕大多數東西。
“三個億,是稅前收入,還是稅後收入?”李清問道。
“稅前收入!”丁香道。
“可惜了,又是要繳納一半的個人所得稅,至少要交一點五個億的稅收!”李清立刻感到了一絲絲牙疼。
“這隻是在音樂專輯,在實體書上,真正的大頭在電影,電視劇,看着這趨勢賺錢也不少!”丁香說道:“我估計,若是你至少收入十個億,這可是稅後的收入!”
“可惜了……”
李清悠悠說道。
《紅樓夢》大獲成功。
可是李清卻是不由的想到了曹雪芹,那才是真正的正牌作家。
而不像他這般,隻是文抄公一個。
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李清在歡喜之時,更多是悲傷。
曹雪芹生不逢時,活得歲月不對,他活着時,《紅樓夢》一直在撲街着;可是直到他死後若幹年,尤其是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之後,一舉封神。
而到了這個位面,他借着這位大神的作品,算是實現了封神的目标。
可惜了,曹雪芹生不逢時。
想當年,英國羅琳靠着《哈利波特》一舉封神,成爲世界作家排行榜首位,身價十億美元。
若是曹雪芹活着,正是好時代,收入将不遜色于羅琳,隻可惜了……
挂掉了電話,李清開始在網上查詢了起來,想要親自見識一些,《紅樓夢》到底是有多火,可是不查詢不知道,一查詢吓一跳,吓得裏焦外嫩,吓得不知所以然。
“在東華出現了一部小說,名叫《紅樓夢》,堪比《論語》《道德經》!”
“《紅樓夢》一部家族史書,一部描述東華興衰的小說!”
“《紅樓夢》看似在談情說愛,實際上在說着事實百态,說着生命與理想,說着文明的衰落。透過這本書,能看出東華在衰落,華夏文明在衰落!”
“《紅樓夢》很難讀,讀起來很是費勁,沒有一定的文學涵養,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曆,古典文化底蘊,根本看不懂。很多年輕人看不懂《紅樓夢》,是因爲古典文化底蘊淺薄,有些數典忘祖!”
“《紅樓夢》的文化内涵,太過深刻了,深刻的根本不像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寫出來的,我懷疑他在抄襲。可是仔細再一想想,東華沒有那個作家,值得他抄襲。或者說,在東華如今浮躁的時代,能寫出這樣的大作,幾乎是相當于沙漠中長出了荷花,難以置信!”
看着這個條目,李清立刻臉上,冒出了一絲絲冷汗,隻因爲一下子點中了他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