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固并沒有見過八卦陣,諸葛亮雖然有一個八陣圖,但這兩個人天南海北的,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
可是,作爲司州軍體系的一員,他卻有幸見識過李靖擺弄六花陣。
六花陣本就是根據八陣圖推演衍生而出的一種陣法,而八陣圖和八卦陣之間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這些陣法多少還是有一些聯系的。
李翔曾經和李靖在沙盤上一攻一防,李翔作爲攻擊一方,而李靖則是以六花陣以不變應萬變。
如今,窦固所用的,就是李翔當初在沙盤演練之時,對付六花陣的辦法。
六花陣有七軍,中軍居中,右廂前軍、右廂右軍、右虞侯軍、左虞侯軍、左廂左軍和左廂後軍六軍在外,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各陣營相連,一處被人創造,周圍的兩軍皆可進行包抄。
八卦陣則是共有九軍,一軍居中,餘下八軍在外。
李翔當初所用的辦法,就是主力集中突破,兩翼兵力沖擊周圍的兩部兵馬,阻止陣法的流轉,在更遠處的幾陣兵馬調動之前,率先嘗試殺破一陣。
當然,那一場演練,最終,以李翔的失敗告終,或者說,不僅僅是失敗,而且是大敗。
李翔臨陣指揮的本事,不見得會比李翔差了,但他對陣法的研究,卻沒辦法和李靖相比。
可雖然李翔的這種方法失敗了,但窦固依舊還是用了李翔當初用的辦法。
孫膑版本的八卦陣,而且還是和田單、苗訓這些大才交流,再次提升完善之後的八卦陣,或許不比六花陣差,但問題是,高懷德他們沒辦法和李靖比啊!
而且,李翔的那個破陣思路并不算錯,在最初的時候,确實給李靖造成了很大的麻靖,但李靖卻扛住了壓力,撐到了六花陣其他三陣的兵馬調動而來。
由此,前面有多難,後面就變得有多輕松。
那一場演練,畢竟是一場演練,雙方手中可調動的力量都是有定數的。而如果李翔當時調動的力量能更多一些,或許這結果會不同也說不定!
因此,雖然那一次李翔的這個破陣方法并沒有成功,但依舊不妨礙窦固抄一抄。
李靖能夠扛得住李翔前面的猛烈攻勢,但可不代表,對方能夠扛住他前面最猛烈的攻勢。
高行周的攻勢很猛,在窦固幫他控制住了左右兩側的時候,高行周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占據了優勢。
兩萬人馬,但卻分成九陣,高行周現在所面臨的部隊,其實比他也多不了哪裏去。
“懷德兄!梁竹将軍怕是快撐不住了!”位于大戰正中間的潘美着急道。
高懷德這個時候也急得滿頭大汗,孫膑版本的八卦陣厲害是厲害,可是,他在指揮運轉起來卻吃力無比。
而此時此刻,趙匡胤也親率一萬鐵騎殺向了趙雲所部。
騎兵不比步卒,沒有那麽多觀察的機會,雙方積蓄好馬力之後,直接就是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厮殺。
不是我把你砍于馬下,就是你把我穿成一個血糖葫蘆。
趙匡胤就算是用一萬兵馬打趙雲六千兵馬,但卻依舊完全處于了劣勢之中。
趙匡胤雖然親自上陣來鼓舞全軍的士氣,這個效果也确實有效,但卻依舊無法讓他們恢複到巅峰的狀态。
而反觀晉軍,雖然人數較少,但戰馬卻更加優良,将士們的裝備不說超前,但勝上半籌還是可以的。
最爲關鍵的是,趙雲的這部分将士,都有過和北方草原作戰的經驗,在騎兵戰的經驗上更加占優。
反觀趙匡胤的騎兵,就沒有這麽多騎兵戰的機會了。
雙方在騎兵上的綜合素質上,不管從哪方面來講,趙雲手底下的那六千人,都是要超過趙匡胤手中的那些部隊的。
因此,就算是人數少,但趙雲依舊憑借着六千兵壓着趙匡胤的一萬騎兵打。
趙匡胤簡直被打的憋屈無比,明明自己占據了兵力優勢,但雙方的戰損比,分明卻至少被打到了一比二。
不過,徐州軍之中猛将衆多,雖然戰死了趙昱和夏魯奇,但趙匡胤的身邊,卻依舊還有着五極戰神。
趙昱和夏魯奇如果不是因爲荊嗣的鶴襲技能的話,他們在各方面,還真沒辦法和五極戰神相極。
這五個人,可是趙匡胤手裏下的兩大打手團之一。
趙匡胤前期面對袁聖這樣的高手的時候,所依靠的,可就是他的兩大打手團。
趙雲雖強,但也畏首畏尾,不敢和這五個人正面交鋒。
每次碰上這五個人的時候,雙方戰馬保持沖鋒的狀态,過上一槍,趙雲就憑借着靈活的走位,順着沖鋒的鐵騎錯馬而過,不給對方糾纏住自己,進而圍殺自己的機會。
當然,這也是因爲,五極戰神之中,真正在戰場上到處搜尋着趙雲的,也就隻有其中三個。剩下的兩個,都保護在趙匡胤的身邊。
沒得辦法,士氣低落,趙匡胤不上陣都不行,隻能依靠這種辦法激勵起士氣。
趙匡胤雖然也是一名猛将,但比起趙雲這種高手來還差的遠,趙匡胤親自上陣的情況下,就怕被這趙雲抓住機會,被人家繞過己方的大将擒賊擒王了。
因此,五極戰神這才留了兩個人來照應趙匡胤。
反觀是敵将田弘,被趙雲抓住機會,斜刺着一槍,刺于馬下。
趙雲部鐵騎的猛打猛殺,悍不畏死,給趙匡胤所部的騎兵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這隻原本士氣低落的敵兵,雖然在趙匡胤親自以身作則,手持盤龍棍沖陣的情況下士氣被拉升了很高一部分。
但是,這種勉強被拉起來的士氣,卻是不可持久。如果要是打順風仗的話,這種狀态當然沒有問題。可一旦陷入苦戰之中的話,時間一長的話,就會有被打回原形的風險。
因此,就算是以寡敵衆,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戰局的優勢一點點地不斷向趙雲率領的晉騎偏轉。
趙匡胤雖然急,但好歹還能夠穩下心來。畢竟,還沒有到了最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