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羅南可以說深有體會,最爲典型的就是太平洋對岸皮克斯動畫長片的反響,沒有最差,隻有更差。
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電影,在太平洋對岸就沒有一部市場反響好的。
即便大名鼎鼎的《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和《機器人瓦力》等等,也總出現一種曲高和寡的态勢。
羅南也沒指望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作品,能從相對論娛樂的手裏,在太平洋對岸有爆發。
那明顯不可能。
兩邊動畫市場天差地别的實際情況,決定了這一切。
太平洋對岸的電影市場上,動畫片是名副其實的幼兒消費品,成年人很少進影院去看動畫長片。
偏偏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長片,從來都不是拍給幼兒群體看的,年齡稍小的觀衆群體也看不懂。
成人化的主題或者内容,可以說是皮克斯動畫電影在太平洋對岸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約翰-拉塞特不止一次對羅南說過,皮克斯工作室希望給更多觀衆帶來歡樂,而不是僅僅給孩子歡樂。
相比之下,曾經的照明娛樂和夢工廠動畫工作室,以低齡、賣萌、合家歡路線取勝,太平洋對岸的觀衆明顯更加買賬。
羅南大緻有過印象,好像到了2010年以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也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太平洋對岸的票房能夠上億。
這裏的單位是軟妹币。
對于橫掃全世界電影市場的皮克斯工作室來說,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但這就是市場的差異性。
皮克斯工作室的這幫人,以約翰-拉塞特、安德魯-斯坦頓、布拉德-伯德、彼得-道格特和李-昂克裏奇爲代表,他們的思想并不頑固,也不是純粹的藝術理想主義者,深深懂得把握市場與藝術的平衡。
這部《超人總動員》可謂其中的典型。
《蜘蛛俠》和《X戰警》大熱,《蝙蝠俠:開戰時刻》又大獲成功,布拉德-伯德和皮克斯工作室敏銳的把握到了超級英雄題材潛在的巨大市場,确定了《超人總動員》這個項目。
但這不是簡單的将超級英雄故事動畫化。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超人總動員》,或許這一句最爲合适——一場用動畫包裝的中年危機。
好萊塢生産商業電影的原理與萬花筒差不多,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張紙片,不過稍微轉一轉,就變出一個新花樣,永遠讓人目不轉睛。
以超級英雄爲主人公的電影是好萊塢近幾年熱賣的類型片之一,《超人總動員》乍看上去眼花缭亂、氣象萬千,但仔細回味之後,不難發現它也是漫畫英雄片這個萬花筒變出的新花樣,因爲那裏裝的小紙片仍然不外乎“具有超能力的英雄”“陰謀”“壞蛋”“英雄受困”“邪不壓正”。
《超人總動員》隻不過動了動對超人的理解,故事便煥然一新。
你以爲超人沒有煩惱?實際上超人比普通人還煩!
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不難發現,盡管其中有三個孩子,貌似也很搞笑,但《超人總動員》真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電影。
這足夠有新鮮度的故事,加上皮克斯的技術能力和品牌效應,帶來的自然是成功。
《超人總動員》如同皮克斯工作室過往所有的動畫長片一樣,口碑隻能用爆棚來形容。
首映式結束之後,Cinema Score公布的數據顯示,現場觀衆爲影片平均打分爲“A”,權威媒體綜合評價MetaCritic收錄四十二家媒體平均打分90分。
使館影業發行的影片,在爛番茄上面也難得有了較爲正面的反響,在爛番茄收集到的60多篇影評人影評當中,好評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
相比之下,IMDB的評分稍微低一點,《超人總動員》上映首日之後,IMDB隻有8.5分。
不過,這樣的口碑足以保證《超人總動員》擁有足夠強大的市場競争力。
哪怕同一個周末上映的影片當中,還有一部超級力作——由索尼哥倫比亞影業發行的最新一部邦德電影《007大戰皇家賭場》。
這是皮爾斯-布魯斯南推出詹姆斯-邦德系列之後,最新一部的007電影,新任邦德還是曾經的丹尼爾-克雷格。
《007大戰皇家賭場》在北美上映後的反響隻能說是一般,很多詹姆斯-邦德的影迷,還沉醉于皮爾斯-布魯斯南的翩翩風度之中,對于硬橋硬馬的詹姆斯-邦德有點接受無能。
甚至,在很多網站評論當中,丹尼爾-克雷格被無數影迷稱之爲“有史以來最屌絲的邦德”。
詹姆斯-邦德系列的風格劇烈變化,受到了《諜影重重》的明顯影響,但它畢竟與《諜影重重》不同,過往擁有足夠長遠的曆史,風格的劇烈變化,必然會有一個或長或短的陣痛期。
《超人總動員》與《007大戰皇家賭場》正面相撞,不過兩者的觀衆重合度并不算高,其實也沒有太多激烈的競争。
兩者的制片成本也相差極大,《007大戰皇家賭場》制片預算高達1億5000萬美元,而《超人總動員》隻有9000萬美元。
當初羅南看到最終的制片花費的時候,還有點難以置信,皮克斯工作室的挂逼們,也有節省的時候?
但實際花費的錢款數據擺在面前,也由不得羅南不相信。
相比于夢工廠動畫工作室的《鼠國流浪記》,皮克斯工作室的《超人總動員》可以說性價比極高。
得到了相對論娛樂行銷渠道的全力支持,《超人總動員》也堪稱是如虎添翼。
《超人總動員》以4192家影院在北美開畫,因爲題材和分級的優勢,比《大戰皇家賭場》的開畫多了近500家影院。
衆所周知,索尼哥倫比亞影業的發行能力,本來在好萊塢六大當中,就處于相對偏弱的那種。
在相對論娛樂最近幾年憑借一部又一部影片打造的品牌效應面前,索尼哥倫比亞影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事實也證明,院線方優先選擇動畫長片和PG級别的影片是正确的。
北美上映首日,《超人總動員》以2366萬美元的票房,輕松壓過《007大戰皇家賭場》的1474萬美元,登頂周五單日票房冠軍。
後者相比于1億5000萬美元的巨大制片預算,首日票房成績并不理想。
詹姆斯-邦德的風格變化,陣痛難以避免,融合《諜影重重》的風格,從長遠方面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丹尼爾-克雷格帶給詹姆斯-邦德的,是一種與皮爾斯-布魯斯南截然不同的硬朗氣質。
英國演員,與沙海娛樂簽訂長約的亨利-卡維爾,在前幾年的新任007演員試鏡中,擊敗了所有競争對手,是試鏡最後的勝出者,按照通常的規則,他可以确定是以後的詹姆斯-邦德了。
就像在超人試鏡中最後莫名其妙的輸掉一樣,這位英國演員在來到沙海娛樂之前,可以說一直在走背運。
亨利-卡維爾因爲過于年輕而被放棄,劇組最終選用了外貌和氣質上更加具有滄桑感的丹尼爾-克雷格。
年輕,往往是男性演員的天敵,很多男角色都是越老越吃香。
不過,丹尼爾-克雷格的滄桑感,并不能幫助《007大戰皇家賭場》在北美赢得更多觀衆認可,北美上映的第二天,《007大戰皇家賭場》沒有任何要爆發的趨勢,周六一天收入1541萬美元。
這一成績,隻能讓《007大戰皇家賭場》繼續待在北美單日票房榜的第二位。
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超人總動員》。
這部動畫長片受到周六的休息日效應加成明顯,周六票房比起周五上漲了接近百分之三十,再收3075萬美元。
盡管周末三天尚未結束,皮克斯工作室和使館影業卻完全可以對外宣布,《超人總動員》已經獲得了成功。
各大媒體方面也是一片贊譽。
《洛杉矶時報》認爲,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視覺體驗;《娛樂周刊》盛贊,影片美麗的耀眼,有趣,且意味深遠;《華盛頓郵報》力捧,《超人總動員》有着罕見的電影質量,同時讓人感到時髦和經典,它輕易的成爲本年度最好和最亮的家庭電影。
《首映》雜志更是将《超人總動員》與《鋼鐵俠》并列:2006年誕生了兩部真正的超級英雄大片,一部是《鋼鐵俠》,另一部不是《超人歸來》,而是皮克斯工作室的《超人總動員》。
這些媒體的稱贊,也進一步吸引更多觀衆進入影院,觀看《超人總動員》。
開畫周末三天過去,《超人總動員》延續了皮克斯工作室動畫長片的一貫強勢表現,在北美4192家影院裏面,拿下7891萬美元,輕松登頂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寶座。
排在第二位的是《007大戰皇家賭場》,但4083萬美元的數字,比第一名的票房少了近4000萬美元。
上映第三周的《電鋸驚魂4》位列第三,這部恐怖驚悚片在前兩個周末消耗了太多熱度,本周末票房開始跳水式下滑,本周末隻有644萬美元進賬。
不過,《電鋸驚魂4》的北美票房累計已經超過了7000萬美元,名副其實的以小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