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改革,或者說是變法,駱天明有自己的理解。
他認爲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掌握軍權。
隻有軍權在手,才可以保證讓别人聽話,而不是想怎麽搗亂就怎麽搗亂。
也就是現代正治課上說的,權力就是強制的力量,軍隊就是權力的保障。
有宋仁宗站在改革派這一邊,且事先将必要的軍權交到了駱天明手上,所以在廂軍軍官搗亂時,輕易的就被鎮壓下去了。
對于駱天明殘酷的鎮壓廂軍,文官們都幸災樂禍的看着,沒人出來反對。
倒是跟駱天明親近的那些将門,對駱天明的行爲非常不滿,覺得他這是在撅将門的根。
将門可不隻是楊家、折家、種家這些顯赫的家族,更多的是那些官職不高,但世代相傳的家族。
他們或許隻是不起眼的都指揮使,或者是團練使,但他們的數量太多了,關系也是盤根錯節,甚至有不少事楊繼業、楊延昭的老部下,找關系都找到了楊府。
太多的老部下找到老上司求情,頂尖的将門自然都無法置身事外,也都對駱天明不滿起來。
可惜和駱天明帶給他們的利益相比,老部下的情誼也就不算什麽了。
關鍵是這些老部下們不占理,個個都被駱天明抓住明明白白的錯處,以及實實在在的證據,處置的光明正大,其他将門來求情,就是要駱天明徇私枉法,駱天明拒絕起來也就理直氣壯。
駱天明毫不客氣的拒絕了,其他将門也就救無可奈何。
他們不偃旗息鼓,難道還和駱天明翻臉不成?每年至少幾十萬貫的利潤不要了?
因此,在駱天明的巨大影響力之下,廂軍的改制問題還是比較順利的,讓朝廷甩掉了一個大包袱。
在處理了廂軍之後,駱天明還不罷休,又把手伸向了禁軍。
禁軍和廂軍完全不同,廂軍隻不過是爲了收納難民而建立的,軍事化管理的難民營,禁軍才是真正的戰鬥部隊。
但戰鬥部隊不等于戰鬥力強,吃空饷、讓士卒去做工賺錢之類的事,也不少見。
駱天明的解決辦法是,建立軍校!
古代的朝廷,一向對兵法的傳播非常謹慎,不是非常信任的人,根本不允許學習,就怕學的人多了,萬一出現叛亂,無法可制。
但在駱天明的勸說下,宋仁宗才知道軍隊裏有太多的門道,不是學幾手兵法就能玩兒的轉的。
首先是統一訓練方式的問題,将禁軍中的基層軍官抽調出來,輪流進入軍校學習,大家接受的都是同樣的教育,回去之後也用同樣的方式練兵,大宋的兵卒也就差不多一樣了,也就避免了“将不識兵,兵不識将”的問題;
其次是在基層軍官上軍校時,可以教導他們忠軍報國的思想,讓他們懂得什麽是爲國爲民,什麽是亂命。在爲國征戰時,能不惜性命,萬一被人帶着謀反,也知道這是不能遵從的命令;
再次是基層軍官懂得練兵,就可以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将兵力分的更散,每一兩百人就可以自成一體,獨自進行訓練。萬一有哪個大将叛亂,在沒有兵符的情況下,想要依靠個人威望集結大軍就不容易了,避免了武将亂政的危險;
還有,以精兵代替臃兵,大量的節省了錢糧不說,叛亂的軍隊想要效仿也非常難,因爲叛軍不可能有太好的後勤,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撐,兵練的再精也發揮不出威力。
總之,軍校的好處非常多,讓宋仁宗忽忽悠悠的就瘸了,同意了駱天明的建議。
用軍校來對禁軍進行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效果的,需要很多年才行。
于是在改造禁軍的時候,其他改革也沒放松。
但駱天明力主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改革,或者說是溫水煮青蛙也行。
主要的方法,就是支持商業的發展,降低士大夫的重要性。
宋朝不禁止土地兼并,而且對士大夫的土地不征稅,這就給了士大夫輕而易舉成爲大地主的方便。
駱天明大力支持商業發展,就能極大的降低土地的利潤率,讓土地兼并成爲賠本生意。
支持商業的舉措主要有三條,一是建立皇家銀行,二是支持手工業和工業的發展,三是在大力開路架橋的同時,取消其他各種關卡,讓交通更加順暢。
宋朝本就商業發達,朝廷再這麽支持,立即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規模非常可觀。
而手工業和大型作坊的建立,也吸納了大量的人口,一下子就将種地的雇農搶走了大半。
雇農少了,士大夫就算占據再多的耕地,沒人種又有什麽用?
于是士大夫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遏制商人,借口商人卑賤,不應該大力支持,實際上是想讓做工的人口返回土地上;另一派則是轉換思路,将土地賣了也去經商。
經商比種地賺錢多,這是誰都知道的,既然朝廷支持商業,爲什麽還要守着土地不放?
士大夫的分裂,讓改革的壓力一下子少了大半,因爲經商賺到錢的士大夫們,站到了改革派這一邊,替駱天明、範仲淹、富弼分擔了大部分壓力。
有了這些盟友,駱天明終于答應将改革的進程加快一些了。
三臃當中,臃官和臃政是緊密相連的。
宋朝爲了分散官員的權力,構建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官員體系,不是混官場的,根本就搞不明白裏面的門道。
而官職多了,需要的官員就多了,也就出現了臃官;而多個官職的職能重疊,讓一件事有好幾個衙門有權管,于是有好處的事大家都争,沒好處的大家都推,就出現了臃政。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官制。
可要是将官制改革了,勢必有很多官員會被撸下去。
如果犯了錯誤被撤職,也還罷了,可沒犯錯就被撸了,自然誰都不願意。
沒想到駱天明又别出心裁,将職責分的更細緻,然後分别由不同的官員來掌管。
比如一個縣當中,以前都是縣長掌管一切,集合了現代的縣長、公安局長、法官、稅務等等權力于一身。
現在駱天明将這些職能都分開,也就有足夠的官職容納所有官員了,大家還都有實權了。
這樣的改制,如果還有人反對,那就不好意思了,你肯定有問題,回家吃自己去吧。
在兵權的強勢壓制下,改革也就順利多了,終于讓窩囊宋有了雄起的可能。
而作爲改革派首領的駱天明,也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