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嘴上雖然沒說什麽?但心裏已經認可了李浩的分析。
馬上回答:“我現在就聯系八路軍總部,把你的意見報過去,讓他們盡快研究給出具體解決方案,保證整個運輸行動萬無一失,武器彈藥安全到達我們的戰士手裏。”
然後盯着李浩繼續問道:“你的藥廠打算怎麽辦?”
“半個月後設備就會到位。制藥廠廠址選在哪裏?具體生産什麽藥品,還有招聘工人, 都要盡快确定下來。”
“說實話,我本來對你建藥廠,自己生産藥品不抱任何希望。”
“現在看到這個意外之喜,我有信心了。相信藥廠肯定能在你的主持下建立起來,生産我們自己的藥品,自給自足。”
李浩趕緊回答:“首長放心,所有事情都在按計劃發展,我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八路軍總部。
看到通訊參謀送過來的電報, 副參謀長就好像吃了蜜糖, 臉上全是笑容。
找到副總指揮就報告道:“好消息!”
“還記得守備團剛送過來的火箭筒嗎,李浩同志不愧是我們的福将,住院期間不僅研發出了火箭筒這種反坦克利器,還用這款武器的生産圖紙給我們換回來大量武器裝備!”
副總指揮一時沒有明白過來,眉頭擰了一下回答:“火箭筒我知道。”
“守備團送到總部後專門進行試射過,威力大,輕便,非常适合我們八路軍。”
“唯一的缺點就是生産武器的原材料很難湊齊,特别是幾種稀缺的原材料,不然我肯定命令八路軍下屬的所有兵工廠全力生産。”
“到時候每個營裝備幾門,小鬼子辛辛苦苦修建的炮樓,碉堡,還有他們在戰場上勢如破竹的坦克,裝甲車,都會如同紙糊的一樣被我們摧毀。”
看到副總指揮臉上一閃而逝的失望表情, 副參謀長趕緊安慰道:“放心!”
“我已經下命令, 動員所有根據地搜集生産火箭筒和火箭彈需要的原材料,全力支持兵工廠生産火箭筒。”
“雖然達不到每個主力營都裝備幾門的标準, 但隻要時間足夠,每個主力團裝備兩門的标準還是能達到。”
“日軍華北方面軍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本來就不多,直接用來對付我們八路軍的就更少了。”
“一個團裝備兩門,足夠對付這些坦克和裝甲車。”
“但現在我說的不是這件事!”
“這是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剛剛發來的電報,而且還是加密電報。”
“李浩同志拿火箭筒做文章,又爲革命立下一個大功。”
“戰場上,日本人除了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三樣武器對我們的威脅最大。”
“分别是飛機,火炮,戰車。”
“有了火箭筒,小鬼子的戰車威脅算是解除了。”
“如今李浩又幫我們把飛機威脅也給解除了。”
“李浩同志用火箭筒生産圖紙和美國人進行交易,一共換回來五百挺防空高射機槍和三百萬發配套子彈。”
“另外還有價值十萬美元的緊缺醫藥,一個中型制藥廠的全部設備,十萬美元資金,總價值近一百五十萬美元,也就是三百萬大洋。”
“其中武器彈藥和藥品都是直接給我們八路軍的。”
“辦事處來電,要求我們抽調總兵力不低于一個團的精兵強将,以送戰俘的名義前往重慶,把這些武器彈藥運回根據地。”
“電報上還專門提了:這個辦法是李浩想出來的,還包括幾條具體建議。”
“護送部隊一定要是軍政部認可的主力部隊,穿正式軍裝,佩戴軍銜,裝備最好的武器。”
“帶隊幹部也要是軍政部認可的将軍。”
“這樣運輸過程中,我們的麻煩會少很多。”
副總指揮是從血海中走出來的沙場老将,什麽大風大浪都碰到過。
但是面對副參謀長報告的好消息,他仍然被吓了一大跳。
蒙了好長時間才反應過來。
然後就接過參謀長遞過來的密電,看完一遍看第二遍。
整整過了五分鍾才開口:“好啊……日本人越來越重視我們八路軍,專門對付我們八路軍的飛機和重炮也越來越多。這批放空武器的到來,對我們八路軍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雪中送炭。”
“參謀長你說的對,李浩同志就是一個福将,到哪裏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高射機槍集中起來使用的防空效果最好。一般情況請,十八挺可以編成一個防空營,組成一個防空陣型。”
“李浩同志一共搞回來五百挺高射機槍,那就是整整三十三個防空營。差不多每個根據地都能分上一個。”
“有了它們,小鬼子飛機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嚣張,在我們頭頂爲所欲爲了。”
“參謀長,我們必須把這批放空武器完好無損運回根據地。”
“李浩同志的建議非常好,我完全贊同。”
“去重慶的這個團不僅要是軍政部認可的主力團,還要是加強團。”
“另外,除了這個團的運輸部隊,沿線各根據地,遊擊區也要行動起來,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這批防空武器的安全。”
說完,副總指揮就把目光轉移到地圖上。
在幾個距離重慶最近的根據地中間來回掃視。
“命令:守備團出動一個加強營,太嶽出動兩個加強營,陳司令親自帶隊,裝備最好的武器,以送戰俘的名義,急行軍前往重慶,執行秘密押送任務。”
“他們都是軍政部認可的主力部隊,打過大仗,全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副其實的英雄部隊。讓他們去押送這批武器彈藥,肯定能震懾不少宵小。”
“還有陳司令,出了名的戰将,在重慶那邊也有不小的威信。”
“他親自出面,肯定能事半功倍。”
副參謀長馬上回答:“這絕對是精兵強将,我完全同意!”
“現在就去安排,順便把我們的決定通報辦事處,請他們做好接應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