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渭南,長壽塬上哪……那裏面盛産哪蘋果小麥……每當我哼着根據東北二人轉,自編的歌曲,來到渭南的時候,遠遠便會看到一條氣勢磅礴,碧波蕩漾的水庫——尤河川水庫。
該水庫座落于渭南的南大門,渭南城區向陽辦蔣家村西南5公裏處。這個水庫建設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未期,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爲主,兼顧防洪和農業灌溉等爲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
該項目自建成以來,爲渭南市城市供水,農田灌溉,城市防洪等方面,發揮了具大的作用。取得了非常豐富的社會經濟效益。
近年來,随着渭南經濟的高速騰飛,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城市供水需求逐漸變得日趨嚴重起來。再加上近段時間幹旱少雨,企業生産生活用水浪費嚴重,緻使水庫存水不足,嚴重影響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成爲目前市區急待解決的問題。
與此不同的是:在距離該水庫不足三十公裏之處,還有一個澗峪水庫。該水庫位于渭(臨渭區)華(華州區)交界處的華州區高塘鎮界内。
該水庫建設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先後曆經十年之久,先後動用了幾十萬的人力資源,及物質資源。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該項目才開始運營工作。
在我兒時的記憶之中,當時建設此工程之時,正逢國家困難之中。在我們當地,幾乎每個生産隊都抽調出了一部分,參加了該項目的建設工作。
我們村六十多歲以上的男性村民,大部分都參加過水庫的建設工作。當時那個時候,由于本人年齡幼小,很遺憾未能親眼目睹該項目建設的生産場景。
該水庫在建設初期,曾經爲當地的生産生活條件的改變,帶來了非常具大的作用。近年來,由于庫區水源逐漸減少,加之生活用水壓力逐漸加大,該庫區目前已成爲全市最大的生産生活供水基地。
該庫區位于渭(臨渭區)華(華州區)交界處的華州區高塘鎮界内。這裏風景秀麗,山明水秀,水源非常豐富,而且水質非常清潔。
最近幾年來,該庫區不但成爲了旅遊聖地,而且成爲了全渭南市最大的供水基地。年供水量高達2255萬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高達1300多萬立方米。占全渭南市所有供水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建設于本世紀初期的澗峪至渭南城區供水管道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全長30餘公裏,途經華州區高塘鎮,以及臨渭區橋南鎮,崇凝鎮,線王鄉(現已并入崇凝鎮),豐原鎮,向陽辦,站南辦等地區,進入了渭南市區。
該管道年供水量高達600多萬立方米。其中豐原鎮北雷村至向陽辦西張村5公裏左右,穿越于氣勢磅礴,綿延不斷的龍尾坡中,其上下遊水位相差300多米左右,之中孕育非常豐富的動能。隻可惜一直未被利用。
随着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咱們渭南市的經濟面貌,呈現出了曰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城市規模也日益發展壯大起來。
伴随着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電力需求也變得日益增長了。
尤其是近斷時期以來,全市成功地實現了煤電改革。如此以來,電力需求變得更加炙手可熱起來。伴随着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新能源開發,小型動力發電,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新興産業也成爲了熱門話題,成爲了有識之士開發研究的對象。
鑒于澗峪至渭南供水管道這一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本人便大膽設想了“引澗入尤”這一個戰略宏圖。該項目建設起來以後,既可以解決尤河水庫供水不足的影響,又可以起到發電,供水,灌溉,蓄水及調節庫存水量爲一體的惠民工程。該水利工程建設起來後隻需以下兩個步驟:
一.更改管道。要想建設成爲一個既能發電,又不影響城市供水與灌溉的惠民工程,必須更改下遊管道的輸送方式。個人認爲應該從龍尾坡垃圾處理廠附近斷開供水管道,然後将供水管道引入尤河水庫。下遊供水管道全部改由尤河水庫供水就可以完成。(部分改動有可能造成下遊自來水廠水壓減小,需要更改部分自來水廠壓力設備。)
二.建設電站。完成管道改道工程以後,就可以在尤河水庫附近修建一個小型水電站。至于電站的具體建設方案,必須得等到引澗入尤這一戰略宏圖通過以後,方可另行設計。
引澗入尤, 造福于民, 功在千秋。此舉既可以有效解決尤河水庫存水不足的局面,又可以緩解國家電力不足的影響,帶動産業經濟的高速騰飛。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美好的未來。
天留觀景
(該文系作者轉載孫益儉先生的美文。孫益儉先生不僅詩文精辟,尤喜遊山玩水。而且每到一處,觀景過後,便詩興大發,吟詩作畫,信手拈來,别具一格。特轉此美文,供讀者們欣賞。
天留山,上初中時就知道了,那年學校支援農業,組織學生開荒種田,就是在橋南的天留山鳳凰山麓開墾的。以後還知道了鳳凰山周邊的山峰都面傾鳳凰主峰,就有了“百鳥朝鳳”的傳說故事。
後在橋南工作,常去天留村,但始終未深入進過天留山。退休後的某年,西南鐵路正在建設,天留山護林誠邀寫拱門标語隻進去半截,坡路不好沒有上頂峰。天留山打造森林公園上去過。也在黑虎潭與朋照像,不畏驚險攀索上了梯子崖,景區還在打造建設中。随着時間的推移,愛好旅遊的我,耳聞目睹天留山已是今非昔比,天留村被建造爲省級美麗村莊,雖在省内外遊了一些地方,總以爲天留山近在身邊,遲早會有機會的。新冠肺炎疫情後,年齡在催促,觀念在改變,緊迫感排上了“議事日程”。
那一天,突接保全友電話,說想出去轉一下,他說的另一地方,山路遙遠,怕跑不下來,最後就确定下去天留山,半天時間當作一天,漫步悠閑觀山看景。等了幾天,選擇了一個天氣合适的日子,他駕車我們就起程了。
從豐原鎮出發半個小時,很快就到了天留村,我還聯系了花園兩個朋友,把他們接上來同爲遊伴,花園朋友中占穩還拿着他專門攝影的相機,爲旅程錦上添花。來到天留山天留村,擡頭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座蒼黛挺立的山峰,雲煙缭繞,峰頂上一亭孤零零的站在那裏,顯得寂寞,可在空靜的天幕中又覺得獨特,平添了一道風景,山的半腰“山水橋南,富美臨渭”八個紅色大字,鮮豔奪目。思之爲亭配詩一首:
蒼黛擁立入雲端,
腑瞰大地舞蹁跹,
炎日風雨經攷驗,
遙望弱軀杞人憐。
我們在天留山天留村轉悠流連,這完全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山莊景區,天留村掩映在綠樹花草中,整潔漂亮的柏油水泥路,縱橫交錯,把村莊集居和周邊崖頭坡畔散落的住戶連在一起,彎彎曲曲,幽境環繞,别有風味。天留小院,清爽舒适,小橋流水,仙境而居。村裏的人衣服穿得幹淨利索,人人都顯得有精神。我在腦子裏努力的搜尋往昔的蹤影,已是面目全非感歎變化真大,打探幾個過去相熟的人,有的已經作古,有的人在年邁,想想發已灰白的自己,爲亡故者惋惜,爲健在者祝福,這就是如夢的人生!天留村是我幾經涉足的地方,今之面貌應留詩一首。
綠樹花草掩映中,
搜索難尋往昔影,
白屋潔路進幽境,
天時地利潤心靈。
村子周邊土地全部栽植了果樹和花卉,打造成漂亮的采摘遊玩觀賞區,有一種花草規模種植特别耀眼。這種花草叫薰衣草,孤陋寡聞的我,競首次聽到這個名字。問當地群衆方知,這薰衣草是一種香料價值很高的花卉,用途很廣,制作香包,裝枕,洗衣等等。已有說法:“來天留村,就是看薰衣草,沒看薰衣草,就等于沒來天留村。”說的人驚呼,虧我們今天看了,沒留遺憾。爲此,也留下了詩章。香包佩身映眼簾,
入枕甜夢伴君眠,
靜卧田園随觀賞,
繁花盛果作奉獻。
看罷天留村向南,就進入天留村的後院天留山。在天留山古香古色,雕梁畫棟的山門前,首先是巍然雄偉的西南鐵路騰空而過。站在鐵路下,橋墩的壯美,讓人心頭爲之一振,不禁爲祖國樹木點贊。鐵路橋與山門交相輝映,遊人至此,無不留影作念,不是景點就是一個景點,首先給遊人一個心靈的洗禮。天留山門口兩尊武士,手持器械站立兩旁,既是護衛,又是迎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增強了人的遊興。
鐵龍巍然空中騰,
感歎壯美遊趣增,
勇士華門迊佳客,
神秘古城催步行。
從山門到山腹谷地,古城有景區車接送,票價單程二十元,據說顯得有些貴,大部分人都選擇步行,幾輛車寂寞的停在一旁。随遊人一起緩步而上,經過幾道武士守護的山門,在緣茵和各種石器陪伴中,倒不覺意到了山中古城景區。
(美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