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崇祯皇帝先後喝退了王铎和張爾岐、高弘圖三人,仍讓自己主持大典,曹化淳一面爲皇帝心思不可捉摸而感歎,一面也是将全部身心放到大典事宜上。
剛才若崇祯皇帝直接啓用他們三人繼續主持,曹化淳無話可說,但心下總歸還是有些不願意,畢竟才剛作爲主持喊了一句,直接下位,實在是笑談。
方才那麽一小會兒的功夫,曹化淳已經跟西廠下面的幾位千戶、檔頭通了氣,一大堆大典所用的文冊搬到一旁,這句話他是一邊看一邊說出來的。
畢竟,皇帝信任,那這件事自己就要用全部身心做好。
聽見曹化淳這第一句話,下面衆人都是寂靜下來,隻聽他又尖着嗓子喊道:“遵東奇捷之首功,當屬三屯營總兵楊禦藩,楊禦藩何在!”
“末将在!”話音即落,一員粗漢在衆人羨慕的眼光中跨步而出。
“此戰,爾率三屯營兵馬,身先士卒,爾部衆志成城,在朝廷援師未至之時,抵擋建奴主力,堅守城防一整日,左臂因此被斷,功不可沒!經兵部驗功核定,枭首一萬七千七百零八,勇冠三軍!”
“茲令:封楊禦藩爲大明靖邊候,世襲罔替,賜券,加封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雲騎尉榮勳!”
“謝皇上,臣定爲國朝盡心竭力,靖衛邊陲,死而後已!”楊禦藩表現出來的樣子十分中肯,既不見多激動,又看不出半分不尊敬。
他抱拳半跪在地上,用渾厚的聲音喊出這句話,沒有一丁點不得體之處。
待他說完,崇祯皇帝起身道:“楊禦藩此戰,身涉險地,臨危不退,打出了我大明朝廷的威風,打出了大明本來就該有的樣子!”
“日後,全軍奉靖邊候所部爲式,該打的時候,就算被砍斷了左臂,也要咬牙硬撐下去,就算戰至最後一人,也要拼命打下去!讓那些建奴看看我漢家的骨氣!”
“朕希望,我大明這樣的将士更多一些,如果這樣,朕不介意再多封出幾個靖邊候!”
楊禦藩爲遵東奇捷此戰的首功,這是當時參與戰事的許多将領都有目共睹的,就連蔺養成都不得不服,看到周圍将士目光中深深的敬畏和佩服之情,曹化淳松了一口氣。
很顯然,這個首功,足以令他們信服。
“寬河所副總兵蔺養成何在?”
蔺養成剛還在羨慕楊禦藩取得的成就,心下贊歎,楊禦藩正面對抗多爾衮的兩白旗精銳,壓力定然比自己面對的多铎要高得多,一臂被斷,仍堅守城牆,不知自己有沒有那個勇氣。
忽然聽到叫自己名号,他心下激蕩,趕緊站出來喊道:“末将在!”
“雖先失喜峰口,罪罰一級,然爾臨危受命,壓陣三屯營,戴罪立功,未有絲毫退卻,陣斃三名建奴僞郡王,經兵部核實,枭首一萬兩千二百零三,爲此戰次功!”
“茲令:封蔺養成爲大明東平伯,世襲罔替,賜券。擢爲寬河總兵,加封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少保,武騎尉榮勳!”
相比方才楊禦藩不疼不癢的樣子,蔺養成就誇張得多,他面色漲得同紅,穿着粗氣直接雙膝跪地,大聲喊道:
“臣謝陛下天恩,必定窮盡此生,爲國朝上刀山、下油鍋!”
說來也是令人驚歎,蔺養成本是襄陽之戰敗于黃得功之手的大順降将,投降之後被委任爲喜峰口參将的要職,卻又吃敗仗被鞑清入了關,在去年剛剛遭到降級。
然而就是這等開局,他竟然帶着十二名騎兵,在三屯營之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死戰不退,血戰城頭,手下十二名老營戰死七人,成爲遵東奇捷的次功,實在是意想不到。
蔺養成是靠實打實的戰績取得次功,枭首清虜一萬兩千餘級,這等戰績,在場諸多官銜比他隻高不低的大佬們也是遠遠所不能企及。
說起來,隻怕從前他縱橫中原這麽多年加起來都不如這一戰的收貨,若李自成得到這個消息,自己從前部将在朝廷建立大功,怕是會氣的吐血而亡。
蔺養成之後,下一個會是誰?
就在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的時候,曹化淳開口了,他們此前對太監雖然談不上煩,但也是根本沒甚麽好感,從沒有聽太監的聲音,是如此的和藹可親。
“烏爾邁何在?”
當曹化淳喊到的時候,烏爾邁這邊的兀良哈鎮蒙古人都在對這邊指指點點,其中甚至有不少披着羊皮大髦,穿着衣襖的女人和孩子。
他們都非常想知道自己會在如此盛大的叙功大典上,占據怎樣的席位。
然而,就連烏爾邁都沒有想到,幸福居然來的如此突然,他眼中閃爍着晶瑩的淚珠,出列用生硬的漢語喊道:“臣烏爾邁在!”
“爾部兀良哈鎮騎兵,率先殺入清陣,馳援三屯營城守軍,功不可沒。”
“此戰,爾部騎兵爲國朝諸邊之刃,擊潰烏真超哈營,奮死前驅,生擒建奴漢軍副都統兩人,陣斃蒙古都統達延古,追斃郡王四人,貝勒六人,赫赫武功!經兵部核實,實枭首八千四百七十二人,爲此戰從功!”
“茲令:冊封兀良哈地區鎮守将軍烏爾邁爲傳命遼國公,朵顔三衛世襲指揮使。”
遼國公,烏爾邁一時愣住,國公!!?
喊話謝恩的時候,烏爾邁滿腦子還是懵的,他一直都想不明白,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此戰首功的楊禦藩都隻是個靖邊候,自己爲第三從功,竟然直接授了個國公,還是遼國公!
皇帝對楊禦藩和蔺養成的升授都是一大串各種官爵名号,到了烏爾邁這則非常簡單,遼國公,升授朵顔三衛世襲指揮使。
首先遼這個字眼,對于蒙古人的意義很大,其次,朵顔三衛地界自古就是兀良哈諸部的駐牧地,隻是被建奴占據和迫害,他們才内遷進入關内。
這次崇祯皇帝升烏爾邁爲三衛世襲指揮使,相當于官方公布烏爾邁爲兀良哈諸部和朵顔三衛地界的首領。
除此之外,這也是告訴全體兀良哈的蒙古人一個訊号,那就是大明朝已經接納了他們。
這個消息出來以後,很多漢人将士不懂,都是互相議論,少數人露出不服不忿的神情,不過很多人還是心服口服。
畢竟兀良哈人自内遷以來,每戰必定當先,烏爾邁幾乎次次都是率領騎兵頭一批沖入敵陣的,并且他們騎兵的戰鬥力,的确是時下最強勁的一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