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三人在大墳口人和良渚文化洞穴博物館内轉悠了有好幾個時辰,其中又有了許多新的發現。總結爲以下幾點:
1.摩西選擇研究華夏曆史是有很深的考慮的,華夏曆史一脈相承,階段明顯,呈現出明顯的階段特點,工具的發明創造是一步步延伸的。
2.圖畫和甲骨文的資料很多,包括也大量的實物,有器物、遺迹、遺址等。
3.世界四大文明,是指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當人們蓦然回首,發現四大文明剩下中國的華夏文明,依然在傳承着文化精髓,而其它三大文明卻被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
神學評價華夏文明有神的護佑,曆史學家認爲中華文明是以漢文化爲主體的,漢文化的基礎是農耕經濟,農耕經濟要求和平穩定。相比較其它文明,它是溫和的柔性文化,外來文化的沖擊它可以包容并吸收,而不是破碎。而中國相對封閉的地形和足夠強大的自保能力使得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完整地被傳承了下來。22世紀科幻小說家則認爲,華夏文明的祖先來自于外太空,他賦予華夏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李真俊走過一個個有着珍貴曆史價值的壁畫和古迹,腦袋在不斷尋思,他希望能将所有的線索串聯起來,得出一個結論,但苦于沒有發現文字資料進行他猜測的支持,一路都不敢對百變女郎說出自己的判斷。畢竟華夏早期的文字以符号和甲骨文爲主,他們能依稀猜測出大概的意思,但殘留的文字圖案卻是殘缺不全,頂多也就幾十個符号,不具有連貫性,隻能表明那個階段發生的事情,不是他們想找的東西。
(注:史學界普遍認同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莊橋墳遺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這些刻畫符号将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刻畫符号相對于甲骨文更加簡潔,筆畫不超過五筆,卻初具系統文字的要求。)
在博物館的盡頭,他們三人在拐角的一處牆壁找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文字符号依舊是拓印上去的,和之前的殘破的符号文字相似,年代也接近,最完整無缺,鋪滿了一整面大牆壁上,一眼估計至少有幾千個字,而字體文字發着微微的金光,顯然放了些類似閃光粉之類的塗料方便來者閱讀,來看最多的人應該是摩西,這不是李真俊的猜測,而是文字的最下層,有一段醒目的中文:“過去屬于神明,未來屬于自己。---摩西。”
“這個摩西,是那個摩西麽?”古妮薇爾也看見了最底下的文字,聲音激動地都有些顫栗了,那人可是傳說中最恐怖的存在,她從小各種媒介都形容他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人,沒有之一。其邪惡和狡詐堪比童話故事中的狼外婆。
盡管符号文字來源于至少4500年前,但它依舊是象形文字的範疇,仔細辨析,還是能知道其中大概的意思,三人同時貪婪的閱讀其中的含義,百變女郎要更爲謹慎,一般閱讀一邊在牛皮地圖上翻譯。
翻譯稿如下:
我是一顆來自太空中的種子,乘着飛行器在浩瀚的宇宙中旅行,旅行的目的地是未知的,飛行器導航系統選擇在哪顆合适的行星停留,哪裏就是我的歸宿。
運氣似乎出氣的好,一顆湛藍的星球出現在眼簾,藍色和白色交織的景象畫面是我最喜歡的,藍色代表有孕育生命的水源,白色的雲層表示這座星球有抗輻射的紗衣,是調節生态機能的衛士。
飛行器降臨、高溫中燃燒、彈射出生存艙、投入大海的懷抱、水嘩啦啦的作響,代表着種子萌芽階段啓動程序開始。
長期的星際旅行需要将能源消耗将至最小,爲了安全落在一個合适的星球,我們需要将形态微縮的比一顆塵埃還要小,這樣生命的存活的幾率也就更大,當然,種子不止我一個。有數不清的種子保存在生存艙之中,在漫長的宇宙旅程中,種子間也在競争,在不斷會生存奮鬥,精神力不斷強化,而真正落在這顆水星的時候,存活下來的隻有我一個,作爲種子,一顆也就夠了。
進化的成長過程不算漫長,我從天際而來,在海水中生長,緩步走向陸地,我行的很緩慢,周邊的生物由浮萍進化爲長約幾丈的大魚,在我眼裏隻是滄海一粟。
海洋之中許多大型海洋生物選擇同我一般從海洋逃離到大陸,它們在痛苦的進化中得道成長,很好的開始,海水的溫度和氧氣的供給已經不足以提供它們愈發龐大的身軀,改變不了環境的生物,唯有改變自己,假如連自身都不願意改變,唯有滅絕這一條路。
他們很怕我,有着很好的直覺,我的肩膀與山齊高,皮膚猶如太陽般刺眼照耀,生物懂得懼怕,才會懂的生存,我慶幸這座水球中的生物是有着起碼的本能反應。
但本能離智慧還有很遠的距離。
生物大緻在我們星球分作二種,一種是習慣沉迷于大海,他們是對生命本源的眷戀。一種是習慣仰望星空,這是他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遐想。一心想突破囚籠的生物,他們有的不是勇氣,是智慧。縱觀生物的進化,凡是想了解星空的生物,都會在漫長進化的曆程中,了解自身,探尋萬物的規則,最終從一個星球飛向第二星球,從一個宇宙到達另一個宇宙,從一種生命形态進化到另一種生命形态。而一切種種都從仰望星空開始。
大陸之上有一種雙腿直立的生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沒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卻懂得用削尖的骨頭和石頭作爲武器,沒有強壯的體格,卻會用獸皮抵禦寒冷,模仿學習别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缺憾,這是一種特别的天賦,他們終有一天會憑借這種天賦走向食物鏈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