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定次郎購得此批珍寶後,迅速運回國分類整理,擇精品53件發往紐約,精心策劃第一期天上藝術至寶——恭親王秘藏”專場的拍賣會。
書中的高古陶器、青銅器、瓷器、玉器、鼻煙壺、漆器在紐約一面世,便引起收藏界極大轟動,被認爲是極品收藏,最終拍賣會成交破紀錄的27萬美金收官。
可以這樣說,十件流失國外,或是上拍的寶貝,最少有五件都直接或是間接跟山中家族有關系!
比如去年佳士得紐約藤田美術館珍藏專拍,以34億元成交的南宋畫陳容《六龍圖》也是經過山中商會之手流到島國。
山中商會在倫敦舉行拍賣的銷售情況,上面記載着賣家信息,當中 baur就是阿爾弗雷德鮑爾,也就是瑞士玫茵堂的創始人之一。david就是大維德爵士,即後來的大維德基金會創始人。
927年清乾隆禦制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現身山中商會拍賣,以7000英鎊成交,在當時算是高價,被鮑爾競得。
最近一次拍賣是在2005年蘇福比,以5億港币成交。據《庚子大事記》記載:八國聯軍時期,西洋商人僅花一元墨西哥銀元,就買到圓徑三分之珊瑚珠百餘顆!
魯善工拿起一塊北派名家作品,腦中閃過各種信息,瞬間吸收轉化成經驗,現在的他好似武林高手,一眼能看透招式武功。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偶然有一縷靈光乍現,令篆刻水平逐漸升華。
楊蘭傑在旁邊細心觀察,魯善工看的很快,普通作品随手拿起很快放下,隻有偶然一些精品才停留片刻。
雖然對方才二十出頭,可天賦之高絕對乃百年一遇!
自從上次見過他的作品,楊蘭傑越品位越有味道,甚至有些念念不忘之感。這對于英古齋大掌櫃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從他身上,居然能看見齊白石,吳昌碩,甚至趙之謙的影子。不光是影子,連精氣神都如出一轍,這也是主動上門請求合作的最大原因。
君子禦物,而不制于物!
飛快看過上百枚印章後,魯善工心中升起一陣明悟,海派幾大名家已經爛熟于心,達到信手拈來的境界。
這次又吸收不少北派名家力作,南北大碰撞,徹底融會貫通,整個眼界再次開闊,特别是其中幾方,獨辟蹊徑,令他也眼前一亮。
突然拿起一方印石,執刀如筆,行雲流水,随心從容,短短十分鍾不到,印成!
“這是……”
“趙之謙的二蝶金堂!”
楊蘭傑趕緊拿起來,滿臉震撼,這枚印章是英古齋用來交換達摩,也是珍藏百年的精品,把玩過無數次,自己不知道有多熟悉。
如果不是親眼見證篆刻過程,以他的眼力居然看不出絲毫破綻,不,應該說甚至比趙之謙的原作還氣勢磅礴!
“好!”
“好!”
“好!”
楊蘭傑猛地站起身,雙手捧着印章,激動不已,這次親眼見證魯善工的篆刻實力,令人震撼。
“大事可成!”
“大事可成啊!”
終于冷靜下來,拿出珍藏的清代八寶印泥,小心翼翼按于紙上,跟印譜仔細比對後,驚歎道:“老弟的手藝,天衣無縫!”
魯善工放下刻刀,這句話聽過無數次,從锔瓷開始一直在說,能不能換個别的?
對于自己來說,水平再高還是在臨摹别人,還沒有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上下幾千年文明熏陶,出過無數風流人物,才情兼備的天才,結果能在曆史上留名的不過寥寥幾人,可見成神的難度之大。
積累是一方面,博覽衆長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那一絲靈光乍現,臨門一腳才能成就自立門戶的大師地位。
好在年輕,有的是可能性,更何況有金手指,這段時間體會到藝不壓身的快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自己的最大優勢。
廢話不多說,又拿起一方印石,很快刻下吳昌碩的七十老叟,楊蘭傑再次比對後,絲毫不差,不但形完美重合,就連神都一脈相承。
看完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才是神形兼備的最高境界。
趕緊站起身,從保險櫃一口氣拿出來三大盤子印石,足足七八十塊,都是四大名石,其中幾塊精品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這些都交給老弟,放手幹!”
魯善工看着對方如同打雞血的狀态,搖搖頭,仔細挑選出十方印石,提醒道:“島國人崇尚吳昌碩和趙之謙,這十方我準備六方按照英古齋印譜刻吳昌碩之印,剩下刻趙之謙。”
“第一次交易謹慎點好,放長線釣大魚,既然那個小鬼子着急,咱們急什麽?”
“對,對!”楊蘭傑一拍腦門,懊悔道:“你看我,哎,主要是終于有機會坑小鬼子,放心,我會好好計劃。”
魯善工點點頭,楊蘭傑也是關心則亂,冷靜下來畢竟是見慣大場面的老掌櫃,對付敗家子應該綽綽有餘。
反正這次善工堂隐藏于幕後,全部讓英古齋出面交易,錢是小事,主要是有機會坑小鬼子,這點楊家跟自己未來的計劃不謀而合。
難得有人出頭頂雷,自己還能積累經驗,一舉兩得的好事。帶着印譜和印石離開,回到家,這兩天開始閉關,好好琢磨,把大刀磨鋒利,狠狠讓小鬼子出出血!
這種造假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反而有種民族使命感。對于曾經的侵略者來說,無論用什麽方法拿回咱們老祖宗自己的東西,都是四個字:
天經地義!
戰亂時期民不聊生,社會上出現很多仿制品,最出名的是譚敬。可還有很多人高仿,但前者的目的是謀利騙人,而有種高仿不一樣,出發點居然是愛國!
高仿指得并不是一個人,而是當時民國時期一個組織,古玩收藏界和藝術界秘密成立的抗日組織。原因很偶然,可謂被逼無奈,但瞬間席卷全國,成爲文人名家對付侵略者的一場戰鬥。
他們用的不是槍炮,而是手裏的畫筆和手藝,以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冒着生命危險,保護華夏文明千年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