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嚴格下旨,今日無論是誰,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絕對不見,孫承宗盧象升,以及戶部禮部尚書或者是一些重要朝臣,帶着各自急迫的目的幾次求見,都被他堅決地擋在了門外,但卻獨獨下密旨招見鴻胪寺卿王友仁。
之所以召見他,因爲這時候的崇祯心情是複雜的,複雜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剛剛鴻胪寺轉來了議和文書,在這個合議文書裏,皇太極做出了最大的讓步——第一點,撤掉國号,去掉帝号,懇請崇祯封自己爲遼東王,納貢稱臣,自己将派三子進京作爲人質,宣誓永不背叛。
對等的條件就是,兩方以現在的交火線爲界,以東以北地區,劃歸皇太極這個遼東王管轄,國朝不得派任何官員入住,作爲藩王,皇太極将每年向大明王朝,納貢遼東特産,人參鹿茸貂皮東珠等等若幹,作爲回贈,國朝應向遼東王每年賞賜,白銀200萬兩,捐帛200萬匹,,生鐵200萬石,還有其他各種物質等等。
第三點,雙方處罰各自掀起這場戰争的罪魁禍首。大明朝,交出呂漢強,盧象升,王大壯,陳亮,許傑,等等等等。
而遼東王,也交出杜度,蘇克薩哈,楊古力三旗旗主,以及以下各級将佐。
這個議和條件,在崇祯看來是相當公平的,同時現在人家已經兵臨城下,他皇太極還能提出這樣低三下四的條件,可見皇太極議和的心是多麽的誠懇。
其實這場皇太極家族與大明國朝的戰争,已經打了幾十年了,大明朝爲之損失無數,大敗連連,就爲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争,差一點将整個大明帝國拖入崩潰,走向滅亡,雖然最近幾年在呂漢強的努力運作下,大明朝走向了中興,但依舊被這場戰争所拖累,在崇祯的意識形态裏,如果将現在投入到這場戰争的錢,轉而投入到國内,大明朝早就河晏海清了。
還有一點,也是崇祯皇帝深深懊悔怨恨,那就是呂漢強的崛起,在崇祯的邏輯裏,呂漢強的崛起是跟遼東戰争有着直接關系的,如果沒有遼東戰争,呂漢強就不能掌握軍權,他隻能做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不管他怎麽折騰,都要白白的爲自己勞心勞力,而隻要某一天自己不需要他了,隻要派出三五衙役一道聖旨,就完全可以讓女呂漢強,步入萬劫不複之地,何必出現現在這個狀狀況,培養出了一隻老虎,一直對皇權一隻虎視單單的老虎?
一切都是這該死的遼東戰争,這個戰争早就應該結束了。這次皇太極能夠俯首稱臣,甘心議和也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謂天下大吉,也正好,用這種辦法,剝奪呂漢強的兵權,徹底的鏟除呂漢強的所有勢力,而讓天下無言以對。
現在,在崇祯的心中,議和兩個字一再轟響,在他看來,隻要議和,一切的矛盾都将迎刃而解。
崇祯雖然有這樣的心思,但這時候卻無論如何這句話不能從他的嘴裏說出來,因爲這個大明國朝中原曆史上曆屆王朝不一樣,這是一個最有血性的朝代。
這個王朝對叛亂,可以接受容忍,可以允許那些叛亂的流寇接受招安投降,因爲在明朝的所有皇帝内心裏,都還存在着一份根深蒂固的農民情結,在他們的心中,這些百姓不管怎麽樣的造反,畢竟都是大明的子民,隻要放下武器投降,那就依舊是大明的臣民,在這一點上,在後世崇祯表現的最爲優秀,農民軍都挖了他家祖墳,這個在普通百姓都絕對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最終崇祯卻隻是下了罪己诏,然後這些挖祖墳的兇手,在懇請投降的時候,崇祯也欣然接受。
而大明朝的曆代皇帝對于外敵,卻表現出了決死的鐵血與不屈。且不說大明帝國開創了天子守國門的先例,就是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英宗皇帝被俘,蒙古瓦剌榮膺中來要挾大明朝廷,讓大明納稅稱臣,結果,大明朝廷竟然緻被俘的皇帝不理,幹脆在國内再推一個皇帝,直接将英宗推爲太上皇,那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你手中的已經是太上皇了,你願意殺,願意養着随你便。
當瓦剌大軍打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大明的首鋪于謙親自披挂上陣,集結軍民22萬,列陣京師九門,全城百姓,更是全家上陣,最終大敗瓦剌聯軍,然後發起決死的反攻,即便瓦剌将英宗皇帝綁在大陣之中做擋箭牌,卻依舊不能阻擋大軍的推進。
有這樣的鐵血血統,如果這時候崇祯同意和滿清議和,那他就開創了大明朝列祖列宗的最壞的先河,無論他以前和以後會取得什麽樣的輝煌業績,千古罵名,這個鍋他是背定了。
既然這個罪名自己不想背,那就必須找一個人來背,于是,他相中了鴻胪寺卿王友仁。
王友仁是鐵杆兒的東林黨人,平時好大言,總作标新立異之論,也算是把東林黨人爲反對而反對的精髓,發揮到了極緻,也就是說,在總的效果上看,他是繼袁崇煥楊鶴之後,大明朝的第三個大嘴巴。
大嘴巴也有大嘴巴的好處,那就是他們都有一批被他洗腦了的擁護者,所以這個王友仁在朝堂上下,頗有一幫擁護者。
最主要的是這小子有前科,從他當官那天開始,就對這遼東戰争多出反對之言,有時候言辭激烈到與人動手的程度。
但在那個時候,他的言論還不被大家所接受,爲此,他自己還常常感歎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天下皆醉他獨醒。
好了,這次機會來了,那就由你來提出這件事情,然後我做個順水推舟吧。
接見了鴻胪寺卿王友仁,少不得溫言撫慰一番,然後崇祯就提出了這次滿清過來議和的事情,征求這位鴻胪寺卿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