魈人點點頭道:
“沒錯,與其說是中毒,倒不如說是感染。
金人像身上是藏有很多秘密的,它們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由許多複雜的東西組成,你中的毒就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你擅作主張将金人像帶回皇宮占爲己有是十分草率的行爲,不過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已經中了計,完完全全掉進了我之前所說的局裏。
如果我今晚不來找你,那麽用不了兩天,你的皇宮内外不是屍橫遍野就是怪物一堆了,根本不會有半個活人。自然而然,你趙宋的天下不也就跟着瓦解了,這就是所謂的昙花一現。
所以要不要跟我做交易你就自行決定吧,如果不答應,我即刻轉身就走。不過我一走,你的江山就得拱手送人了,皇宮也會生靈塗炭。”
趙匡胤還是半信半疑,他顧慮的問:
“如若朕答應跟你做交易,你又能保我大宋朝到幾時?你說過有一個将會自稱‘元’的王朝等着接替我大宋的位置,那你保我大宋江山就是逆天而行了,會出現什麽也的後果呢?你确信能對抗天,對抗神?”
魈人答:
“作爲神的棋子,如果我族人反抗,神便無子可下了。可是,光光逃脫束縛是不夠的,爲了這場棋局不再進行下去,我們得把下棋的人給找出來,然後砍掉其雙手,棋局也就不會再有了。
況且,此神非彼神,天上的神我們無力反抗,但掌握棋局的神,無非不過是得到了一本棋譜從而才能雞犬得道罷了。”
趙匡胤揣測:
“你的意思是,你們獨足鬼一族不僅要砍掉神的雙手,而且還要奪得棋譜?”
魈人點頭:“以我帶頭的族人是這麽打算的,但我弟弟卻另有打算。我跟他因爲達不成一緻意見而分道揚镳了,而他,也先我一步開始行動了。”
“……你的弟弟?”
“沒錯,你已經見過他了,我弟弟就是一年多前擡着金人像來見你的那個魈人。當然,不是喬裝普貴的那一個,而是給你施加了幻覺的那個魈人。”
趙匡胤心想原來如此!
“那麽,你的弟弟就算是個保守派了吧?他還是主張繼續擔任神的棋子是麽。”趙匡胤問。
“不,他是第一個站出來主張反抗神的人,隻是,反抗的方式和目的跟我截然不同,我們才會發生分歧。總之,無論反抗與否,神和我弟弟的部族都是想要瓦解宋朝的統治的,如果想保住你趙家的江山,你就隻有跟我合作。”
趙匡胤又道:“你依舊沒有回答我之前的問題,如果我答應跟你合作了,你能保我宋朝多久。”
“至少我活着其間,能保你宋朝相安無事。”魈人答。
趙匡胤啧啧作态:“你活着期間?你才能活多少年,不劃算。”
結果魈人從容不迫,不卑不亢道不急不慢道:
“我确實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極限在哪裏,隻記得我繼承魈人天字派宗主的時候,李世民剛剛登基,他龍椅下方的腳踏是我用最好的陰沉木爲他打造的。”
趙匡胤一聽便驚呆了道:“什麽!李世民?!李世民可是幾百年前的人物了,你的意思是說你已經活了至少有三百年了?!”
“即将突破四百年了。”魈人淡淡的點頭說。
趙匡胤大吃一驚,心想秦始皇一生都在求取不死仙丹,最後卻被丹藥毒死。這魈人一族天生長壽,卻一心想要擺脫這種别人求之不得的體質和命運。魈人到底還有多少秘密能讓人瞠目結舌呢,趙匡胤暗暗搖頭。
“好吧,就讓我知道作爲交易人,你想讓我爲你們獨足鬼一族做些什麽吧。”趙匡胤道。
魈人說:
“不僅是爲我族,也是在爲你趙家的江山進行自我救贖,因爲金人像是你親手帶回來的。”
“好吧好吧,夜越深,我這身體感覺就越沉,趁我的感官都還能運作,快告訴我或者我的子孫該怎麽做吧。”趙匡胤有氣無力的無奈道。
魈人重新将面具戴在了臉上:
“你要做的事情其實不難,但卻漫長……”
莊元慶說,吩咐趙匡胤在天亮之後就得去庫房檢查金人像,然後命令護送金人像回宮的随從們再将金人像火速送回貴州。到貴州後找到取出金人像的山洞,洞口自會有人接應。
随後,接應的人會将金人像按順序送進洞底的大坑處,并放回穴壁上的洞口,再在大坑裏點上火,以對金人像進行燒制。
燒制過程中,護送金人像的随從不可以離開貴州,但除了專門負責燒制工作的魈人以外,任何人也不得進入山洞窺探。
每一尊金人像需要耗時最短七七四十九天,最長不可估算的燒制時間。燒制完成後,魈人便會從洞中取出金人像融化後形成的東西,并交到随從手上。
這時,随從就得按照魈人給出的方向,将東西以最快最平穩的方式運送至目的地去,然後再折返回貴州,取出第二,尊金人像燒制後留下的東西,再送往魈人給出的地址。如此周而複始,直到九尊金人像都送到目的地爲止。
魈人強調,此工作切不能斷,而且随從們得保證由九尊金人像燒制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原封不動完整且準确的送到地點才行。否則,一旦有什麽閃失,大宋的江山保不住不說,還有可能讓天下生靈塗炭。
結果十分有人情味的皇帝趙匡胤一聽金人像還有可能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就問了這金人像到底是什麽東西。
魈人回答趙匡胤說,他之前就已經說過了,關于金人像到底是由什麽組成的,有什麽秘密,獨足鬼一族也幾乎是什麽都不知道的。
不過金人像很神秘,也許趙匡胤按照魈人說的做了,九尊金人像被分開送往不同的地方了,答案興許就會出來了。隻是,即将天命所歸的趙匡胤恐怕是等不到真相來臨的那一天了。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