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準如下:如果用腳蹬開弩機,射到八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四十步以外的目标。
如果是用車弩,射到一百五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六十步外的目标。
用槍的标準是以進退習熟爲合格。不講究花式套路,也不會讓人隻攻不守。
衛所軍每年都要抽調一部分人來京城考核,成績好的升官,成績差的降級。如果你是一個軍官,那光你自己成績好也不行,手下的人成績都要好,如果有一半的士兵不及格,那你的武藝再好也要被降級。
正是因爲有着一套嚴格的訓練體系,所以洪武永樂年間的明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戰鬥力,橫掃千軍如卷席。
哈密軍的騎兵沖到了兩百步以内,朱楧手按重劍,面色凝重的大喝一聲:“開炮!”一門門神铳車炮和攻戎炮開始居高臨下的發出一陣陣怒吼,将一枚枚帶着仇恨火焰的鉛彈射向了敵軍的騎兵陣營中。哈密王也不是富得流油的土财主,沒有财力給他的每一個騎兵都配上重甲,隻能給少數軍官裝備。哈密的騎兵基本都是穿的皮甲,對火炮的防禦力有限,因此在朱楧的密集火力打擊之下,迅速傷亡了數十騎。
由于大将軍炮這樣的火器實在是太沉重了,攜帶十分不便,所以朱楧這次沒有帶來,否則場面更加壯觀。
剩下的騎兵不顧傷亡,依然大呼大叫地沖向朱楧的陣地,沖到一百步時,朱楧的擡槍開始發揮威力了。
擡槍是古代殺死力很強的一種兵器,俗稱九頭鳥,需要兩個人才能操作,一人将擡槍固定在三腳架子上,另一人瞄準射擊,同樣報銷了不少哈密騎兵。
朱楧的人雖然少,但是勝在占盡地利,在一個小山坡上居高臨下的射擊,殺人如點名,十分方便。前面的騎兵雖然躲過了神铳車炮和攻戎炮的火力範圍,但他們還可以攻擊後續的敵軍,形成覆蓋火力,讓哈密的騎兵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血的代價。
哈密王納忽裏想要趕在明軍的救援部隊到達之前拿下朱楧,因此心急了一點,沒有考慮騎兵攻擊山坡上的明軍是仰攻,十分難受,而且目标太大,容易變成活靶子,就都派了出去,這下子嘗到了苦頭。還沒摸到敵人的邊,就在朱楧一千多門火炮擡槍的輪番打擊之下,傷亡了數百人。
按照老朱的部隊編制,朱楧的一萬人中是沒有這麽多火炮的,隻不過是因爲瞿能害怕王爺殿下有閃失,就多留了一些火器兵給朱楧。
安克帖木兒見己方損失嚴重,氣的嗷嗷大叫,他本來想着靠着這一仗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以便爲将來的事情做準備,沒想到打成這個樣子,這讓他臉上頗爲無光,揮舞着馬刀大喊道:“勇士們,都給我沖,他們的火炮射速很慢,隻要沖過去我們就赢了!”
他手下的哈密騎兵也持相同的觀點,在他們的認識裏,步兵完全就是騎兵的下酒菜,隻要騎兵沖過去,突破他們的陣型,那這些步兵就會立即變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不顧傷亡,口中“烏拉烏拉”地喊着各種口号,拍着馬向前沖去。
沖到五十步的時候,朱楧的弓箭手和弓弩手開始發威了,按照老朱的編制,弓箭手和弓弩手占全軍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朱楧的一萬人中,有三千名弓箭手和弓弩手。朱楧在正面部署了一千五百名弓箭手和弓弩手。
他們躲在戰車和盾牌的後面,齊刷刷地向敵軍射出了一排排弓箭,弓箭的射速要比火炮快的多了,頃刻間就給哈密的騎兵造成了數百的傷亡。
騎兵騎在馬上,無法使用步兵常備的大弓,隻能使用騎射專用的角弓,這些角弓的威力很弱,要在三十步以内才有殺傷力,因此哈密的騎兵們還需要再加一把勁兒。
在付出了一成的傷亡之後,哈密的前排騎兵終于殺到了距離朱楧三十步之内,他們開始憤怒地大叫着,彎弓搭箭,将複仇的弓箭射入明軍的陣中,好讓對方也吃吃苦頭。
然而,接下來他們就發現,這并沒有什麽卵用,首先他們是仰攻,從下往上射箭,十分不方便,很多箭矢都被明軍的戰車和盾牌擋住了。
其次,他們的騎兵雖然有一萬騎,但沖到三十步以内的也就是最前面那一排,所以箭矢并不是很密集。
最後,明軍的身上是有盔甲的,根據《明會典》記載,老朱規定自洪武十一年起,全國的兵工廠每年都要給他生産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套盔甲,這個數據一直持續到景泰二年。
依照這個速度算下來,到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一共生産了二十多萬副盔甲,加上之前明軍就有的,就算扣除折舊,明軍的披甲率還是不低的。
這些盔甲肯定是首先裝備了爲大明防禦蒙古的八十萬邊防軍,而作爲朱楧的護衛親軍,他們的裝備肯定是要比一般的衛所軍還要豪華。
由于沒有查到有關于明初藩王護衛軍的披甲率的史料,因此筆者在這裏杜撰一下朱楧的護衛軍的披甲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有哪位大神查到了準确的數字,請一定給我留言,謝謝。
百分之五十的披甲率,再加上戰車和盾牌的保護,以及地形的優勢,使得明軍對哈密騎兵用角弓射出的箭矢的防禦力大大增強。哈密騎兵一排箭射下來,并沒有對明軍造成多大的傷亡。
反觀他們,騎馬爬坡本來就十分不便,使騎兵的速度大大降低,再加上暴露在野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使他們不得不以血肉之軀硬頂明軍的火器和弓箭,在如此近距離的情況下,明軍的火铳手也能對他們造成很強的殺傷力,因此哈密騎兵的傷亡率陡然增加。
安克帖木兒十分不甘心,依然揮舞着大刀督促着騎兵猛沖,勢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圖破明軍的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