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通這經驗豐富的向導領路下,衆人自是從山勢坦緩的南段進入,這裏也是賀蘭山的窄處。其北寬南窄、北高南低,如果北部是頭的話,那賀蘭山從天空上俯瞰而下望去,就形似一隻頭大尾小的斟斟;而如南部似頭的話,則形似一把蓬松的馬尾。
賀蘭山山間有多個東西走向的山谷,如賀蘭口、蘇裕口、黃旗口、馬蓮口、赤木口等,王通帶領周瑜等人所走的乃是赤木口。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但到赤木口時卻徒然平緩下來,山口地勢十分開闊。這裏也是賀蘭山北高南低的界點所在,自赤木口以北的山高,赤木口以南的山則坦緩。
這條山口乃是從西側穿越賀蘭山進入河套地區的重要通道,在後來的宋朝時期,這片地區乃是西夏王朝的所在地,賀蘭山更是作爲西夏都城興慶府的天然險阻屏障與西夏王陵的所在地。其王陵位于賀蘭山東麓,便在赤木口的東北約四十餘裏。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時,便是把赤木口作爲突破口,兩方在此展開大戰,最後蒙古軍攻破關口,兵鋒直指西夏都城,兵臨興慶府城下。
明朝時期。這裏是邊關前線所在,爲抵禦蒙元殘部數朝和瓦刺,明王朝特由青銅峽至賀蘭山修築了一段長城,并于赤木口修築了堅固的關隘防禦工事,與此段長城相連接。
這所關城從東子西設三道關隘,因有三關,故此以後,赤木口便被别叫做了三關口。在華夏諸多名山中,沒有一座像賀蘭山這樣幾乎一直處于戰争承領狀态中。秦及漢初期,這裏被匈奴所占據,乃是匈奴人與中原文明抗衡的一座基地。直至漢武帝時,衛青率軍北上抗擊匈奴,才第一次将中原王朝的軍事力量延伸到賀蘭山地區。後來漢将匈奴逐出河套地區後,漢武帝于賀蘭山東麓設立了廉縣,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
因賀蘭山長久以來被匈奴所占據,後來的曆朝曆代中也先後被胡虜所據有,鮮卑、柔然、突厥、吐蕃、回訖、黨項”幾乎一直是處于異族手中,所以南宋抗金名将嶽飛的那首《滿江紅》中才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之句,以賀蘭山代指異族胡虜的所在,表達了自己要驅逐胡虜的壯志。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嶽飛這首詞中并沒特指他聳時對抗的女真與金國,而是以賀蘭山代指,以胡虜和匈奴泛稱,表示了他的志向并不僅在于抗擊金國,驅逐女真,而是要驅逐所有侵犯國土的胡人異族。
行走在賀蘭山中,周瑜也難免不由自主地便想到了嶽飛的這首詞。猶記前世第一次知曉與聽說賀蘭山時,便是于課本上嶽飛的這首《滿江紅》中。當時年少不谙世事,卻也被詞中豪壯之氣所感,尤其便是“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及其後的那兩句,當真是壯懷激烈。
自漢武帝驅逐匈奴,開疆拓土,設立郡縣後,賀蘭山一帶雖仍屬邊疆,但因匈奴被逐,此後西漢也一直軍威強盛,故而這一帶一直疆域安甯,平靜無事。但到西漢末年王莽之亂時,這裏又重燃戰火,羌胡反叛,戰亂四起。到東漢建立時,北境的羌胡叛亂也仍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一直困擾着東漢政府。
因羌胡之亂,北地郡一再内徙,其所轄之縣也跟着内徙,原有轄境廢棄,賀蘭山東麓一帶也早已又成了羌胡、匈奴、鮮卑等外族的遊牧之地。自安帝永初五年北地郡内徙始,直至現在,北地郡再也沒有恢複舊土失地,一直寄窩在馮胡郡境内。
現在的賀蘭山東蔫一帶,主要是羌人的勢力,活動在黃河以西的西套平原。隔河相對,則是南匈奴的勢力範圍。而因鮮卑勢大,南匈奴的活動範圍日漸被壓縮,現基本被壓制在長城以北、黃河以南的前套平原;黃河以北的後套平原則已是鮮卑人的牧馬之地與活動範圍。
河套的前套、後套、西套正好被匈奴、鮮卑與羌人所分别占據。三胡皆是恃勇好鬥之輩,雖有黃河相隔,但仍常有沖突,互相攻伐劫掠,争鬥不休。
三胡中以鮮卑勢力最大,其次匈奴,最後羌人。但鮮卑這時正處分裂,活動于後套地區的這一部鮮卑并非鮮卑合族整體,與江河日下的南匈奴實際上處于伯仲之間,隻是稍強一些。
這三族在河套地區的勢力其實也都非其族整體,匈奴是南匈奴,羌人也隻是羌族中的幾支,羌族主體及大部主要還是聚居在涼州。不過賀蘭山有麓這一帶,原本也就是涼州屬地。
北地郡在西漢時屬朔方刺史部,但到東漢時,光武帝于建武十一年省朔方而入并州,将北地郡劃歸到了涼州管轄。所以,北地郡還在原地未内徙時,賀蘭山東麓這一帶也是涼州的屬地。
涼州的羌人主要受韓遂和馬騰的轄制,賀蘭山東麓這一帶雖原也屬涼州,但北地郡早已内徙,這裏距隴右又相隔過遠,其間又有黃河、讓嶺相隔,故而韓遂、馬騰也是鞭長莫及,管不到這裏,這裏的羌人是各部自治。
周瑜一行人等在王通的帶路之下,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在暮色之時橫穿了賀蘭山,抵達了賀蘭山東麓的赤木山口。
這條山口乃是從賀蘭山西側穿越賀蘭山進入河套地區的重要通道,羌人也知其重要性,雖未在此修築堅固的關隘要塞,卻也設了關卡與簡易的防禦工事,并派兵把守。周瑜等人一出現,立即引起了羌人士兵的警覺與敵視。
“什麽人?”刀兵出鞘與弓弦拉緊之聲中,有人大聲喝問。,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