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經過了一晝夜的連續推進以及緊張的作戰,神經緊崩着都快麻木了。
所以這“閃電戰”有時并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麽拉風,爲了能夠搶在敵人做好準備之前趕到他們的防線,士兵們更多的時候是在緊張和疲憊中渡過的。
隻不過每一個士兵心裏都知道,緊張和疲憊也比要面對敵人完備的防禦工事要好得多。
第21裝甲師對此倒是有些習慣了,因爲他們在非洲軍團時就常幹這樣的事。
兩小時的時間幾乎是一眨眼就過,秦川感覺自己才剛在牆角和衣睡下,尖銳的哨聲就響了起來。
“以連爲單位到後勤官那領彈藥!”傳令兵叫道:“二十分鍾後出發!”
如果你以爲還有二十分鍾的休息時間那就錯了,這個時間隻是恰好将彈藥從軍需官那領來然後發放下去,如果你的動作慢一點,那麽抱歉,可能就要帶着快要打空的彈匣走上戰場……沒有人會希望這樣,因爲這對于一名士兵來說基本意味着無法保障自己的生命。
第一步兵團的彈藥補給會複雜一些……原因是第一步兵團使用的是MP43。
其它沒有使用MP43的部隊隻有兩種彈藥,一種是步槍和機槍使用的步槍彈,另一種是沖鋒槍和手槍使用的手槍彈。
而第一步兵團就有三種彈藥:步槍彈,中間威力彈,還有手槍彈。
這使第一步兵團在領取彈藥的過程中超時了兩分鍾,但這并沒有造成什麽影響,因爲第一步兵團本身就是要走在第一坦克團的後頭。
從韋爾佳奇開始,德軍的行軍路線就不再是往北,而是改向往東。
就像之前說的頓河在韋爾佳奇附近有個大灣部,韋爾佳奇就是拐點,所以在這個部位頓河與伏爾加河的距離是最近的,隻有55公裏。
德軍的戰略計劃是,從頓河起橫穿至伏爾加河,這樣就可以像蘇軍一樣以頓河和伏爾加河爲防護在斯大林格勒以北構築起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會将斯大林格勒與其北部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一分爲二完成對斯大林格勒的三面包圍。
一開始秦川還以爲沿着這條線前進會很困難,因爲蘇軍不會坐視自己被一分爲二被包圍的。
但是踏上這條路時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德軍一路都沒有碰到蘇軍的防禦,隻是偶爾有幾個散兵遠遠的看到德軍上來胡亂的打幾槍就撤退了。
究其原因,秦川認爲這與蘇軍沒有摸清德軍的戰略方向有關……蘇軍以爲德軍一路往北進攻,到達韋爾佳奇後還會繼續往北,沒想到德軍會突然轉向。
另一方面,就是蘇軍後方的兵力嚴重不足。
蘇軍兩個方面軍的主力分别沿着伏爾加河、頓河以及兩條河之間的通道布防(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主力沿頓河上遊布防,東南方面軍沿伏爾加河及兩河之間的通道也就斯大林格勒布防)。
如果是按正常的作戰方式,德軍層層推進蘇軍層層後退,那麽蘇軍的後方防線就不會出現無人防守的情況,但德軍卻不走尋常路線,抓住一個機會就突入蘇軍防線後方以極快的速度攻營拔寨,此時毫無疑問的突入其大後方也就是原本蘇軍判斷基本不可能會遭遇敵人進攻的斯大林格勒北面。
這種想法原本是沒錯的,因爲按常理,德軍要是能打到斯大林格勒北面,那整個斯大林格勒就該落入德軍手裏了。
于是,德軍十分順利的就趕到了科特盧班,在這裏隻遭遇到一個營的蘇軍以及一些被臨時組建起來的融合了警察、工人以及一些不知身份的百姓的阻擋。
這樣的部隊當然無法抵擋德軍的進攻,他們隻用了半小時就占領了科特盧班……将坦克從科特盧班西面開往東面差不多就需要這些時間。
科特盧班是這條防線的中間支撐點,它往西距頓河26公裏,往東距伏爾加河29公裏,對德軍防線十分重要,所以德第297步兵師留下一個團在此駐守等待第6集團軍的部隊趕來增援……第6集團軍的部隊因爲需要渡過頓河所以動作會比較慢一些。
第21裝甲師繼續往東進軍,這半段的畫面就有些不一樣了,但這也并不是指蘇軍的抵抗……這半段的确有部份蘇軍,但這些蘇軍在德軍的坦克和飛機的雙重進攻下幾乎不值一提。
一路上德軍看到更多的是在戰壕裏修築防線的百姓,有老人、女人以及小孩,穿着各種各樣的衣服,渾身泥水,不遠處還有供他們生活夜裏休息的帳蓬以及用幾根鐵棒支起的一口鍋。
當德軍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從他們臉上的震驚可以看到他們對眼前這事完全沒有準備,幾個或許是監工的蘇聯士兵趴在地上已經被德軍給控制了。
這讓德軍士兵有些無法想像,德軍都打到面前了而這些百姓卻還在旁若無人的構築似乎是對付他們的戰壕。
不過這其實很正常,蘇聯人就連軍隊的指揮都一片混亂,再加上落後的通訊設備,沒能及時通知或是漏了通知哪些在前線構築工事的百姓撤退算不了什麽事。
“我該拿這些百姓怎麽辦?”維爾納不由問了聲。
“很簡單!”埃伯哈德的回答:“讓他們繼續幹,隻不過方向要略有改變,不是面對西面而是面對北面,明白嗎?”
這當然沒有什麽不明白的,這些戰壕的主人已經變了,原本是用來防禦德軍的現在就用來防禦有可能從北面來的蘇軍了。
但這些并不是第21裝甲師要做的,他們把俘虜等交給随後趕到的第297步兵師,然後就繼續往東推進。
就像之前在計劃裏說的:“一直到看到伏爾加河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