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宮從外形上看和華夏的故宮非常的像,應該就是模仿故宮而建造。
當然了,用料和規模上就沒辦法和故宮相提并論了。
很快,就有朝鮮的官員将楚江秋一幹人迎接進了王宮之内,然後在王宮之中拜見朝鮮國王李淵。
幸好來之前楚江秋請教過相關禮儀,倒也不至于失态。
雙方見過禮之後,朝鮮國王李淵不由問道:“兩位天使,不知哪位是楚才子?”
楚江秋微微愕然,朝鮮國王居然知道我的名字?難道哥們的名字已經傳到朝鮮來了嗎?
楚江秋起身颔首道:“我便是!”
李淵不由起身向楚江秋行禮道:“本王代表朝鮮人民,向楚才子緻敬!”
“若不是楚才子一力發動這次剿匪行動,将海上的倭寇幾乎剿滅一空,我朝鮮子民,必定會遭受那些倭寇得襲擾!”
霍,原來知道我的名字隻是因爲剿匪這一件事情而已,楚江秋不由得大失所望。
接下來,就聽李淵接着說道:“其實本王在很久之前就聽聞過楚才子大名了,爲天地立心,爲生命立命,爲往聖續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本王對楚才子的才學是極爲敬佩的!”
其實這時候的朝鮮對大明還是極爲關注的,聽說過楚江秋的事迹倒也不足爲奇。
就聽李淵接着說道:“不但如此,就連楚才子一手創辦的大明日報,我們朝鮮都是每期不落的都買了回來。”
“楚才子,本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三種新型農作物能不能傳播到我們朝鮮來呢?”
其實就算不問楚江秋,他們通過自行購買,也能夠買到三種農作物的種苗。
不過李淵判斷楚江秋不太可能拒絕他的這個請求,所以倒不如直接提出來的好。
尤其是李淵現在非常看好楚江秋,準備極力拉攏楚江秋。
當李淵得知來使居然是楚江秋的時候,别提有多高興了。
而楚江秋聽了李淵的請求,根本就沒有拒絕,當場就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就聽李淵接着說道:“楚才子真是大才啊,大明日報上關于農業方面的學問,對我們朝鮮的農業發展也非常有幫助。”
“對了,楚才子所寫的紅樓夢,小女看了之後,忍不住贊歎紅樓夢爲千古第一奇書呢!”
其實紅樓夢擱在現代,的确就是千古第一奇書,位列四大名著之首。
不過這種稱贊楚江秋都是不好直接接下來,連忙謙虛地說道:“謬贊,謬贊,這個萬不敢當!”
李淵正色說道:“哎,楚才子不必謙虛,小女銀姬一向不曾妄言,若不是楚才子寫的真的好,小女是萬萬不會這麽說的。”
咦?這個李淵一再在哥們面前提起他女兒,到底幾個意思啊?
不過朝鮮多美女,李淵作爲國王,妃子肯定不會醜到不能見人,也就是說,他女兒也絕對不能難看。
楚江秋現在倒是真想看看這位國王的女兒長什麽模樣了。
不過這種想法也不過是在腦海中YY一番,就被楚江秋主動過濾掉了。
這一次來朝鮮,主要還是要朝鮮出兵,至于其他的問題——請問他楚大才子是個見了美女就走不動的人嗎?
額,好吧,其實這個問題主要取決于美女。要是美女走的話,估計他也就走了。
總之,正事要緊。
大概每個男人聽到有美女,尤其是多才多藝的女才子的時候,大概心裏都會産生想要見上一面見識一番的念想。
楚江秋也不例外,不過凡事以大局爲重,再加上現在楚江秋也不太願意招惹感情債,因此隻是在心裏想想,并沒有多想。
否則的話,就憑錢雨柔對他的癡情勁兒,你當楚江秋看不出來?
隻要他想,早就吃幹抹淨,這會子隻怕連寶寶都懷上了也未可知。
從這一點上來看,楚江秋倒真是個謙謙君子。
當然了,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他沒辦法拒絕的哪一步的話——咳咳,也隻能捏着鼻子認了!
交談了一番,賓主盡歡,然後下面就進入了朝鮮國王設宴款待大明使者的環節。
楚江秋和陳近南被請到客座上,至于那些随從,就不可能全部安排到這一桌上,由國王親自作陪了。
他們被帶了下去,另有安排。
很快,就有一幹宮女行雲流水般地将美食一一呈現上來。
對于朝鮮的美食,楚江秋感覺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其中的幾道,比方說墨鬥魚、參雞湯還有豬血米腸,口感還是非常好的。
至于其他的,就是一些海鮮了,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泡菜。
當然了,說實話,也就隻是不錯而已。
不說别的,和天然居裏面的菜肴想必,那就根本沒法相提并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楚江秋忽然問道:“國王殿下,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句話當講不當講這種話,通常不會用在這麽正式的場合上。
并且以楚江秋的身份講出這種話來,給人很不禮貌的感覺。
幸好李淵沒有這麽想,他覺得楚才子說出這種話來,必定是有他的理由的。
很快,李淵就猜測到楚才子說這句話的原因來了。
李淵不由說道:“楚才子有什麽話直說便是,在座的都是我朝鮮重臣,不論楚才子說了什麽,本王保證不會傳出去。”
而李淵的一番話,則是讓在場的朝鮮大臣俱都爲之一震。
感情這兩位天使出使朝鮮另有目的,倒是不知道他們是爲了什麽而來。
就聽楚江秋說道:“國王殿下,扶桑一直以來都和你們比鄰而居,也是你們最大的威脅。”
“并且扶桑人有極大的野心,從來都未曾安分過,隻要他們稍有實力就想着向外擴張之路。上一次若不是大明出兵的話,恐怕現在朝鮮已經亡國了。”
“國王殿下,說句大不恭的話,如果我大明來不及出兵呢?或者說,大明被其他方面的戰事給糾纏住了,不能及時出兵呢,将會有什麽後果?”
楚江秋這番話說的極重,重到一幹朝鮮大臣包括國王在内,臉上都挂不住了。
不過楚江秋要的,也正是這種效果,如果不将事情的利害關系講清楚了,他們是不會選擇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