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公到!”
林沖望着緩步而入的趙皓,滿臉錯愕的表情。
在他的想象中,魯智深崇拜有加的靖安公,至少也得三十歲以上,如今出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
就在他遲疑間,便聽得衆錦衣衛喝道:“靖安公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束手就降!”
林沖怔怔的望着趙皓,聽得衆錦衣衛的喝聲,這才如夢初醒,蓦地推金山倒玉柱,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原禁軍槍棒教頭,罪民林沖,拜見靖安公!”
趙皓哈哈一笑,大步向前,一把扶住林沖:“林教頭不必多禮,教頭昔日受盡高俅那厮父子欺壓,不得已而上梁山,此非教頭之罪,乃高俅之罪孽也!今幸得高俅父子已伏誅,教頭冤屈已解,何不與諸位好漢,一同歸順,報效國家!”
林沖緩緩的轉過身來,望着那些全身是血的梁山好漢們,張了張嘴,卻什麽也說不出來。
“種老将軍到!”
就在此時,随着一聲洪鍾般的呼喝,引得衆人紛紛望去,卻見得是一名須發斑白的老将軍緩緩的走了進來。
小種相公!
衆梁山将領心中一跳。
趙皓官階雖高,近來風頭雖勁,在衆梁山将領心目中終究是比威震西羌、大名鼎鼎的小種相公差了點。
種家軍世代戍守邊疆,上百年的聲望,這些梁山将領都是武人,豈能不知?
隻見種師中朝衆人一拱手:“諸位好漢!”
衆梁山軍将領急忙還禮。
隻聽種師中緩聲道:“靖安公乃大宋宗親,天潢貴胄,入仕雖隻一年,便斬高俅父子,懾服童貫閹賊,節制蔡京老賊,朝中正直之臣無不敬服;又曾率三百輕騎,穿越千裏遼地,助金軍大破十萬遼軍,令女直人敬畏,禮送而歸,獻上國書,三軍無不心悅誠服;又于兩月前,以一己之力化解京西災患,令京西數百萬黎民得以拯救,其後更是怒斬貪官惡吏百餘人,天下人無不交口稱贊。今諸位被逼上梁山爲寇,靖安公有好生之德,憐惜諸位一身好本事,何不就地投降,歸順朝廷,爲國效力,光宗耀祖,不負此生!”
衆人聽得種師中這般說,神色各異,齊齊望着吳用。
吳用緩緩的從人群中走出,徑直走向趙皓,蓦地拜倒在地:“願降靖安公!”
衆人一見,不再猶豫,紛紛扔下兵器,納頭拜倒:“願降靖安公!”
趙皓大喜,急忙向前,一一将衆人扶起。
“吳用,武力35,智力92,政治82,統率72,健康89。”
“索超,武力89……”
“徐甯,武力86……”
“史進,武力84……”
“燕青,武力83……”
“孫立,武力82……”
“李應,武力81……”
就在趙皓喜滋滋的查詢衆将的屬性時,種師中的眼中卻閃過一絲奇怪的神色。
衆梁山将領明确說的是“願降靖安公”,卻不是降朝廷,這對趙皓來說,誠非什麽好事。
……
八百裏水泊梁山。
後世的洞庭湖乃至鄱陽湖,方圓也不過一百多裏,所以許多人根本就不信在山東之地,還有一個八百裏的湖泊,都以爲是施耐庵杜撰的。
其實,在宋時,水泊梁山還真是方圓八百裏差不離兒。
五代後晉開運元年,黃河在滑州(今河南滑縣東的舊滑縣)決口,河水東漫數百裏,積水環繞着梁山,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
北宋天禧三年,黃河再次在滑州決口,“曆澶、濮、曹、郓,注梁山泺”,水泊面積繼續擴大。熙甯十年,河決澶州曹村,東彙于梁山泺。
元豐五年,河決鄭州,溢入禮金陽武溝刁馬河,歸納梁山泺。
慶曆七年韓琦出知郓州,路過梁山泊,有詩描寫水鄉澤國的浩淼,與《水浒傳》的叙述已經能夠相互印證:
“巨澤渺無際,齊船度日撐。漁人駭铙吹,水鳥背旗旌。
蒲密遮如港,山遙勢如彭。不知蓮芰裏,白晝苦蚊虻。”
隻是後來黃河回歸故道,水泊梁山便逐漸萎縮,最終便成了後世那般模樣。
寬廣湖面上吹過的晚風,給這個炎熱的夏夜帶來一絲涼爽。
那杆巨大的“替天行道”的大旗之下,座落着梁山軍的議政中心——聚義廳。
隻是昔日英雄好漢濟濟一堂的聚義廳,此刻卻零落了很多。
聚義廳内,幾盞巨大的牛角燈将廳堂内照得通亮,隻是那數十把交椅卻隻坐了寥寥數人。
宋江神色黯然,端坐在正中的虎皮大椅之上,旁邊盧俊義的座位空着。
兩旁分别爲柴進、關勝、呼延灼、扈三娘、花榮、張清、張橫、石秀、張順、阮家三兄弟、朱武等人。
宋江面前的案幾之上,放着一封開口的信箋。
眼見得衆人已坐定,宋江緩緩的擡起頭來,望着衆人,聲音晦澀艱難的說道:“如今我軍數敗于官軍,被俘的諸位兄弟大都已降服于靖安公,就連軍師和盧頭領都降服了,現靖安公派人下書到朱貴處,傳到寨裏,意欲招安我等,不知諸位兄弟意下如何?”
衆人一片鴉雀無聲,你望我,我望你,心思各異,卻無人開口。
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梁山軍兵力折了一半,精銳和主将更是折了六七成,死的死,降的降,而且在外面的地盤全失,隻能退縮于梁山水泊。
幸得宋江率衆突圍而出,路上遇到佯裝正面進攻項城的柴進,兩軍合并到一處,退往了水泊梁山根據地。否則若是再被宋軍趕上了柴進那一支三萬餘人的兵馬,恐怕整個梁山水泊的兵馬就隻剩下萬餘人了。
對于關勝、呼延灼、柴進、花榮和張清等人來說,他們原本就是官軍,如今官軍來招安,再回去也沒什麽。而且聽說靖安公爲人極其公正,且平易近人,若是回去說不得還能大展宏圖,混個品官,光耀門楣,自然是願意的。
隻是那些出身江湖的好漢們,便不是這麽想的。
短暫的沉寂之後,衆人便小聲的商量起來。
許久,隻見關勝騰身而起道:“連盧頭領和軍師都降了,不如我等也招安了罷,如今那邊自家兄弟也成了官軍,難道還和自家兄弟厮殺不成?”
話音未落,便聽一人拍案而起,怒聲道:“昔日我等歃血爲盟,結爲兄弟,如今他等既已降,便是情分已盡,他日若是兵戎相見,便再無兄弟之情!如今朝廷無道,我等尚有四五萬兵馬,又有八百裏水泊天塹,宋軍就算插翅也難飛過來,與其投降狗官軍看人臉色,不若守着水泊逍遙快活!”
宋江一看,正是船火兒張橫。
再朝那邊看時,可見得浪裏白條張順、混江龍李俊、阮氏三兄弟等一幹水軍将領,個個臉上都是不服。
衆人争論了一番,奈何那幫水軍将領大都來自江湖,過慣了逍遙日子,又欺趙皓此行盡皆陸戰之兵,并無水軍,堅決不肯降。
衆人争論歸争論,終究是不肯傷了自家兄弟和氣,隻得不歡而散。
……
梁山水泊,波光千裏,一望無際。水上不時有幾隻水鳥遊過,空中也有漫天的白鶴在翺翔,正是一片絕美的水鄉畫面。
隻是平時會在湖面上有漁舟往來,不時傳來一陣洪亮的或者嬌脆的漁歌聲,此刻湖面上卻是空空如也。
因爲湖岸邊,站了黑壓壓一大片披甲士兵,正是大宋靖安公趙皓的平寇兵馬。
雖然招安書信已然傳出,趙皓自然不會就在項城傻愣愣的等着宋江前來投降,在項城休整了數日之後,便一路向梁山水泊進發而來。
趙皓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梁山水泊,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此大的湖泊,沒有大量的船隻便隻能望湖興歎,就算明知梁山軍躲在湖中,也無可奈何。
功德系統到目前爲止,尚不能制造船隻,就算能知道,來的都是馬步軍,均不習水戰,萬餘兵馬駕船闖入情況不明的水泊之中,恐怕也會被那以漁民爲主的梁山水軍鑿穿了船底,喂了王八。
他緩緩的轉過身來,望向吳用,眼中充滿凝重的神情,問道:“如今宋頭領處尚無消息,不知軍師可有妙計,勸得諸位兄弟前來受招安?”
吳用眼中露出痛苦的神色,緊緊的盯着趙皓,卻見對方眼神清澈,絲毫沒有避讓躲閃的意味,心中稍安,終于緩緩、艱難的說道:“末将再修書一封,定可讓諸家兄弟來降。”
PS:今日更新晚了點,總算雙更未食言,主要原因是辭職了,不但工資還沒拿到,連應給的報銷款都沒拿到,還要守在公司讨債,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