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中國)傳媒雖然暫時是空殼公司,荊建那個藝術總監也僅僅就是挂名,但他還是抽空上門一次。并不是荊建實在太悠閑,而是曹海燕糾纏了他整整幾個晚上。
女人就是有那種文青傾向,對于“藝術”有種盲目的熱情。未來網絡時代,信息将完全公開化,而娛樂圈呈現在大衆面前,照樣是撕逼、惡鬥、八卦、炒作玩下限,人民群衆早已經是百毒不侵。
然而現在?總覺得是那種高大上的殿堂,仿佛一進入,就能脫胎換骨般的成仙?因此曹海燕就死纏爛打着荊建,甚至放下話,就算不做管理,光跑腿也行。就是爲了多認識幾位人民藝術家。
這裏的人民藝術家倒不能打引号,這時期還是有不少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的。不像後來就變成濫竽充數,演藝圈演變成了全娛樂化。
被纏的實在腦瓜子疼,荊建就順口答應了。所以在那一日,荊建就領着曹海燕和她的小跟班賈紅一起,來到了那間簡陋的辦公室。
内心裏,别看這次準備的資金相當龐大,但傳媒集團并不是荊建最爲重視的部分。由于前世的經曆,對華清羨慕嫉妒恨的那種複雜感情,因此在今生,他喜歡的是那種實體化企業、科技化企業、前瞻性行業,甚至隐隐抗拒前世發家時的國企改制和房地産業。
當然,徹底割裂也完全不可能。比如:與不少國企成立了合資企業,産業的擴張也購入不少不動産,甚至囤積的地皮已經到了一個很驚人的數目。但荊建會盡可能的減少其中的弊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盡量不裁員,并且爲了分流多餘人員,興辦了不少非營利性的附屬産業。
所以說,男人其實同樣有文青傾向,就是荊建的夢想與其他人不怎麽一樣。
因此荊建心裏就在暗笑,既然曹海燕喜歡,以後種子(中國)就交給她管理。如果再加上賈紅輔助,隻要不偏離自己規劃的方向,未來肯定就是國内的娛樂巨頭之一。
就是想到“種子”那個名字,多少有點苦笑懵比。當時就是想玩個梗,以爲就是個用過就棄的小娛樂公司,沒想到現在居然成長爲大傳媒集團,“種子”也成爲的著名品牌,根本就不可能更改。隻能對不起以後的那些網絡“藝術片愛好者”了,搶注了他們一個心愛名詞。
……
來到公司後,發現門口剛挂牌,裏面的工作人員也并沒有幾個。會客室裏倒有客人,隔音條件很差,裏面隐隐傳來了很粗的男人嗓門。于是荊建笑問臨時前來幫忙的丁升:“阿升,情況怎麽樣?”
丁升搖頭苦笑:“不習慣你們内地的做法。消息放出去後,問的人多,真正開展的項目少。主要是聽話的編劇難找,你說的那幾個類型的電影電視劇,有名的那些國内編劇根本就不肯寫。給錢都不得。荊少,要不要我去香港找幾個?”
“你們香港的好編劇都去當導演啦!”荊建開了句玩笑。香港的好編劇本來就不多,尤其是現在港片風行的時候,千軍萬馬都在當導演,連大賣片的編劇都沒有放過。
而且荊建曾經見識過好萊塢的編劇組,香港的編劇實在是活太糙。兩張紙就敢開拍,台詞由拍攝現場現編。真佩服那些香港電影人,居然還能拍出不少經典?不得不承認,當年的這批人确實有天賦、有追求,在壓力困境中,闖出一片天地。
當然,随着同樣這批人大舉北上圈錢,他們已經完全忘記初心。除了追求錢,在電影上根本就堕落到毫無追求,帶來的是一次次的大爛片、一次次的票房慘敗,除了被港資侵入的媒體,一次次的吹噓什麽香港新天王、新天後,實際上在内地觀衆心裏已經與小鮮肉是一個等級。
别說這裏寫的憤青,港台電影人起碼要有個敬業态度吧?都回歸那麽多年了,難道連個普通話都說不好?好萊塢電影中,同樣有着英倫口音、澳大利亞口音、紐約口音等等,爲了扮演角色,那裏的演員都會主動找培訓班學習,你們港台演員學個普通話就那麽難嗎?所以别怪内地觀衆,你們的演技就算飙上天,一開牙就是股港台味,讓人特别的出戲,又怎麽能讓觀衆買賬呢?
當然,這時期國内編輯的專業水平比較高,但同樣清高的可以。堅決拒絕定制文,更拒絕那些偶像劇、搞笑劇、肥皂劇等等,一定要帶入思想性,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自己感動?
好吧!文人就喜歡玩性格,就是一群神經病!暫時也沒什麽好辦法,不過不怕花錢的話,早晚也能找到。
然而想到這裏,荊建就有了想法:“阿升,海燕,你們聽好。在好萊塢的時候,我和CAA鬧過不愉快,但他們的經營方式卻有着可取之處。以後獨立的經紀公司,不僅要簽下導演、演員等藝人,還要簽下編劇、燈光、道具、服裝等幕後。如果人不夠的話,我們可以自己開培訓學校培養。不是演員那種培訓學校,而是幕後技術工種的培訓學校。幕後的提成不需要太高,就是收個管理費。目前就先找找那些新手,劇本根本不需要文采,學校剛畢業,沒經驗的都行。先把那幾個劇組盡快組建起來,如果做事的過程中新發現什麽問題,咱們再一個個來解決。”
荊建的那十多億并不是全部花在拍攝上。否則國内那麽低的拍攝成本,難道一下子拍出上百部的影視劇嗎?就算有那麽多的劇本和演員,也沒那麽多的專業人員,更沒有那麽大的市場。難道一窩蜂的上映,自己與自己打擂台嗎?
因此除了新劇組的啓動資金以外,其他的投資有三項,一項就是影視基地的建設。除了魔都影視基地,荊建還準備在京城遠郊新建一座,畢竟京城是未來娛樂業的中心。
另一個就是未來種子(中心)的總部大樓。不過這要等到明年政策開放以後。最後一個就是這個培訓學校。荊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一次采訪可以改變藝術院校的教育方向。所以有些問題就自行先解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