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紐約時報》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其實這篇報道還是很嚴肅的,數據内容都很詳盡,雖然對白蓮花有些玩笑的口吻,但那些玩笑基本是善意的。崇拜成功者、崇拜英雄、尤其是崇拜高智商的成功案例,這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大習性。
緊接着,就是《洛杉矶時報》的追蹤報道。美國的報界很有特色,具有全美影響力的報紙不少,但全國性的報紙卻絕無僅有。一直到1982年,後來達到全美發行量第一的《今日美國》才出現,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紐約時報》和與其媲美的《洛杉矶時報》,他們全都是地方性報紙。
既然是地方性報紙,那麽《紐約時報》竟然搶先報道了我們洛杉矶本地的公司,而我們《洛杉矶時報》又怎麽能無動于衷呢?因此,《洛杉矶時報》報道的角度就有些不同。
在那篇報道中,除了介紹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更主要介紹了白蓮花的基本資料。什麽40幾年的悠久曆史啦,美國郵寄協會的最早成員啦……,文章最後,突然點出,毫無疑問,白蓮花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就是在公司換手之後,而這一系列的動作,也肯定是白蓮花的新老闆所爲。那麽問題就來了:那個叫Jing Jian或者布蘭布爾的華人老闆究竟是誰?而且很明确,這位華人絕對是中國人,并不是香港或者寶島,而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另外,這位布蘭布爾先生真的是UCLA的注冊學生嗎?
在正式合同和公司注冊文件中,荊建當然隻能用自己護照上的真名。順便說一句,這一次,也是他真實姓名在媒體上的首次曝光。
這樣一篇報道,同樣引起了相當多的注意。一位來自紅色中國共産主義國家的私人老闆?并且還在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燈塔國搞得風生水起?這絕對就是一件趣聞。甚至連那位脫口秀節目的柯林先生,也爲此調侃了幾句。
随後,一些洛杉矶的地方報紙就采訪了UCLA的校方,得到的回答是無可奉告。美國還是挺注重個人隐私,校方也不會随便透露學生信息。但這樣的回答,其實已經等同于公開承認,要不然,校方隻要簡單的說一句“沒有”,還有什麽不可以“奉告”的呢?
然後,另一家大報《華爾街日報》也不甘示弱。作爲偏向于财經的報紙,當然要有自己的特色。他們邀請了幾位專家,大膽假設、小心驗證,開始對整個案例進行了全面的“解剖”。
不得不說,能被《華爾街日報》邀請的專家,多多少少都有幾把刷子。萬事就怕認真這兩字,在不斷的假設和拼圖後,居然真的把整件事複原了八九不離十。
首先就是白蓮花悄悄的逢低吸納,現在已經能肯定,白蓮花已經預測到比爾蓋茨的億萬富翁效應。随後就是神來之筆,在感恩節之夜,一邊50美元要約收購,把微軟徹底的炒熱;一邊卻突然跳空,一下子突破了40美元的獲利盤陷阱。如果之前是靜如處子,現在就猛然變成了動如脫兔。
随後,開始了一連串眼花缭亂的組合拳。徹底炒高股價,超過300美元,并且把流通股快速的抛售。然後利用抛售的市場恐慌,又170多美元要約收購限售股,一個教科書般的T+0套利。
自此,白蓮花非但是沒花錢,就成爲了微軟的第四大股東,而且套利現金也肯定在1000萬美元之上。完全成爲了股市上的經典操作之一。
随後,開始利用這一事件,對白蓮花公司本身進行“悲劇人物式”炒作。而白蓮花一下子從默默無聞變成了全美皆知,其知名度一躍成爲了全美郵購公司第一!雖然不可能得知白蓮花目前的經營狀況,但據華爾街的專家預測,現在白蓮花的公司品牌價值,就絕對不會低于500萬美元。而在幾個月前的收購中,洛杉矶市政府的公開備案,僅僅是26萬美元。
到此爲止,其實還沒完,成功引導起計算機IT界的大辯論,搖身一變,俨然成爲高科技的領軍人物之一。可笑的是,白蓮花在計算機IT行業已經相當著名,使得許多人還以爲,白蓮花就是家高科技公司,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家郵購公司。
可以預見,以後白蓮花在投資高科技企業中,會有多大的便利?甚至融資轉型爲高科技公司,會得到投資者多大的青睐?……
其實後面的這些,荊建真還沒想那麽多啊!
而在整個事件中,無論是股市上的投資者,還是比爾蓋茨、喬布斯那樣的計算機IT界大拿,全都被那位疑似ULCA的名叫布蘭布爾的中國人玩弄于股掌之間,像是提線木偶般操縱着一舉一動。讓人驚歎,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這三家有着全美,甚至全世界影響力的報紙争先報道,其威力絕對是無與倫比。
先說白蓮花,獲得新貸款後,白蓮花首先就提高自己的硬件系統,把自己的訂購電話系統擴容了10倍,沒想到就這麽幾天,再次達到爆滿的程度。肯特已經準備,把訂購電話系統再次擴容一倍。
新租借的兩座倉庫已經完全不夠用。商品再次脫銷,而坂藤商社運來的第一批近30萬美元的東瀛商品同樣是一搶而空。在驚喜之餘,坂藤商社一方面在北美緊急調貨,另一方面急電東瀛國内,讓那邊加緊發貨。
公司緊急招聘,員工已經超過百人。短短幾天,幾乎又超過一倍。爲了鼓舞士氣,在聖誕節前發了一筆獎金後,再次發了相當于兩周周薪的獎金。不知不覺,白蓮花竟然成爲了北美銷售商之中的一匹黑馬。
但帶來的混亂也同樣有,有管理上的,也有人事上的,把肯特急得幾乎七竅生煙,他駐着拐杖,已經幾乎天天都泡在公司。
另外有個小花絮,那位德隆老闆的包裝廠和印刷廠也已經三班倒,并且正準備購買機器擴大生産。幸好,他招聘的基本上全都是黑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