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林回來之後,接過他遞過來的電報,又把剛剛寫好的停戰通告交給他,并且命令道:“讓新華社把這個立刻廣播出去,登在明天的報紙上面。”然後又點了一支煙,開始讀起蔣介石在政治協商會議上面的開幕詞。讀得很細,有的段落讀過去之後又回過頭重讀一遍,并且還在最後一部分上面用紅筆劃上了一道鮮豔的紅杠。
“主席在嗎?”就在這個時候的門外突然傳來了一句帶着濃重四川口音的問話。
立刻站起大聲說道:“是總司令呀,快請進,快請進!”
朱總司令走了進來,他穿着一身灰布軍裝,頭戴一頂灰布棉帽,笑眯眯地對說道:“主席啊。你身體才剛好一些。不能太過勞瀾!”
點點頭說道:“是啊,我們都應該注意身體健康。我已經告訴了阿裏諾夫斯基,讓他們用從蘇聯剛帶來的醫療器械,爲你、少奇、弼時還有幾位年老體弱的同志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稍停之後,又說道:“總司令你來得正好啊,恩來和國民黨的談判已經初步達成了停止沖突、恢複交通的協議,還要在北平設立一個軍事調處執行部,我正準備和你商量呢!”
“停止得了麽?”朱總司令不滿地嘟囔道,“現在全國各地都還在打呢。昨天,東北的國民黨13軍一部占領了熱河的建平。今天又在攻打淩源、平泉,華北的國民黨16軍、92軍正在沿平承路北進,94軍第5師也由唐山出動,看來是想北出喜峰口進攻承德……”
“我軍情況如何?”趕緊問道。
“我軍第7縱隊占領了濟甯。第4縱隊攻占了侯馬,目前正在向北發展。看來我們在東北和承德地區的兵力還不夠,失利較多。”朱總司令面帶憂色地回答到。
“這可不行!”的神色頓時嚴肅了起來,“在停戰令生效之前,我們已經占領的地方絕對不能失去,已經失去的,無論如何也要奪回來。”
“停戰令何時生效?”
“13日晚上12點。”
“那我立刻去命令部隊。”朱總司令說着就站起了身。
“别急啊,我的總司令。”苦笑着說道,“你先坐下來,還有個軍調部的問題呢。我已經同意恩來提出的意見,讓劍英去擔任軍調部代表,你看怎麽樣?”
朱總司令立即表示同意:“劍英熟悉國民黨那邊的情況,也有跟他們打交道的經驗,當然再合适不過了。”
“那好,咱們的意見又保持一緻了。”高興地說到。
朱總司令立刻起身告辭,不過卻堅持要送他到門口,邊走邊對朱總司令叮囑道:“告訴各部隊,目前的形勢情況很複雜,既要保住地盤。又不能讓人家抓住小辮子,一抓住可就被動喽。”…,
“好的!”朱總司令點點頭,轉身朝山坡上面的窯洞走去。
就在下達停戰命令的同時,蔣介石也以國民政府主席的身份電令部隊:“自即日起執行停止沖突、恢複交通之命令,規定期限自即日起開始。至遲不得超過本月13日午夜12時,此令務必在全國各地完全實施。”
蔣介石對于國共雙方簽訂的停戰協議采取的是一種低調處理的方式。隻是将其告知部隊,而并沒有把它大肆宣傳。但是方面卻截然相反,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式一結束,代表團就宣布當晚将在紅岩村13号的辦事處舉行記者招待會。這不,記者招待會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30多名中外記者興奮地等候在接待室裏面。紅岩村13号位于化龍橋嘉陵江西岸,在1938年小日本占領武漢的時候,八路軍就在重慶設立了辦事處,以周總理爲首,成立了由董必武、林伯渠、葉劍英、鄧穎超、吳玉章、王若飛等人組成的南方局,長駐重慶工作。代表團經常在此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應該說,紅岩村13号對于重慶的新聞記者們來說是一點也不陌生的。趁着記者招待會還沒開始,在接待室等待的記者們就已經三三兩兩地議論開了。
“各位快過來看看啊,這是中央剛剛發布的停止内戰沖突的通告,他們的動作可真快呀。”一名記者拿着一份剛剛油印出來的材料興奮地招呼着他的同行。
“哦,是以中央主席的名義簽署的!”一位女記者接過油印的材料,開口念道:“《中國中央委員會關于停止國内軍事沖突之通告》,中國各級委員會、解放區各部隊首長、各級政府同志們:本黨代表與國民政府代表,對于停止國内軍事沖突之辦法、命令及聲明,業已成立協議,并于本日公布在案,凡在領導下之一切部隊,包括正規軍、民兵、非正規軍遊擊隊。以及解放區各級政府。各級委員會,均須切實嚴格遵行,不得有誤。
全中國人民在戰勝日本侵略者之後,爲建立國内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已獲得重要之結果。中國和平民主新階段即将從此開始。望我全黨同志與全國人民密切合作,繼續努力,爲鞏固國内和平,實現民主改革,建立獨立、自由、和平、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
中國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潤之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十日”
“據說已經成立了軍事調處執行部,從13日起實行全面停火。”有記者說道。
“快過來看。這裏印有《軍事調處執行部的組織》,裏面詳細介紹了軍調部的情況。”
于是記者們都湊了過去,隻見一張油印的材料上面寫着:“《三人會議就軍事調處執行部的組織機構問題緻蔣委員長備忘錄》:關于停戰的指令經閣下與主席贊同後,緻使軍事調處執行部有義務立即進行工作。軍事調處執行部爲了方便和加速工作起見。應使其組織越小越好。
業經被任命爲軍事調處執行部的美國委員羅伯遜先生最初不得帶同四個以上的随員,即政治顧問一人,副官一人,錄事一人及翻譯一人。
在洛克菲勒上校指揮之下的執行小組,必須包括必要的人員,以便在危險地區設置各個分部,維持交通,供應必須的辦公處所及室内需要等等。執行組的美國部分于開始時,計劃中大約将包括美官二十六人,士兵六十八人及中國籍的雇員三十人。…,
附件即是洛克菲勒上校拟訂的執行組美國部分的組織形式。情形緊迫。請閣下派遣一個規模相仿的組織,作爲執行組的國民政府部分的人員。
洛克菲勒上校将于1946年1月11日去北嚴成立軍事調處執行部,并集合美國方面的人員。羅伯遜先生于1946年1月13日可準備就緒,啓程前往。如果國民政府方面的委員與方面的委員能準備同時啓程,則最爲便利。寇蒂斯将軍将以其私人專用的飛機c-54運輸機供應使用。
軍事調處執行部與執行組的人員,應立即組織起來。國民政府方面與方面的人員,至少在開始時,雙方各不得超過軍官四十人與士兵九十人。
在這些人員到達之前,準備給予适當的便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議凡參加執行組的人員應按預定計劃。于1月15日開始到達北平,至少有半數人員應于1月19日前到達北平。其餘人員到達北平的日期,至晚不得遲過1946年1月26日。
同樣的備忘錄正在遞送延安毛潤之主席
張群周總理喬治?寇蒂斯
1946年1月10日于重慶”
“有了這個軍調部,就能夠保證停戰協議的實行嗎?軍事沖突會不會停下來?”有的人不禁問到。
“我看不一定,”另外一個記者說道。“這個軍調部還不是各方人員受各方的支配!說不定會上演一場好戲。”
就在這個時候,門口處突然安靜了下來。敏感的記者們立刻猜到可能是記者招待會就要開始了。所以頓時都不再開口說話,屋子裏面一時之間鴉雀無聲。果然,周總理走進了接待室,逐一和30多名中外記者們握手問好。從今天早上開始,周總理又是出席政協開幕式,又是和喬治、張群進行談判,又是參加簽字儀式,又是向延安發電報,整整忙了一天,但是人們卻很難從他臉上找到倦容,周總理仿佛永遠都是這樣精力充沛,他的目光永遠炯炯有神,臉上從來不曾出現過倦意。
“各位記者先生們,歡迎你們前來參加這次記者招待會!”随着周總理的開場白,記者們手中的筆開始刷刷刷地劃動,接待室裏面的鎂光燈也不時閃耀。周總理的目光全場掃視一周,然後又接着說道:“今天國共雙方共同的公報發表了,這是大家所關心、所歡迎的。公報的重要内容大家已經看到,我毋須多說。雖然這僅僅隻是停戰命令的公告,隻是停止内戰的開始,但這卻是極不容易的事情。中國國共兩黨的軍事沖突,斷斷續續已達18年之久,其間雖因抗戰而停止沖突一個時期,但在抗戰之後又發生了沖突。像這次公開發表停戰命令,還是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我想這個成功,主要應歸功于全國人民的要求與督促,同樣地應歸功于同盟國人民的要求與希望。在合乎國内外人民要求之下,我們代表團提出了無條件停戰的要求,杜魯門總統發表了聲明,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發表了協議。同樣在這基礎之上,我們看到了寇蒂斯将軍的大力協助,我們看到了政府代表的努力,最後也顯出了蔣委員長的決心,而完成這個停戰命令的頒布。”(。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